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6 09: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ChatGPT是一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一经上线便引发关注。不同于以往广受诟病的“人工智障”,它能够深度理解上下文的关联,完成写文章、邮件甚至是敲代码的复杂任务。于是,便有了一些大学生借以写出的高分论文。但这不是作弊吗 依靠ChatGPT创作对孩子们的培养有好处吗
不止一个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因此,ChatGPT处境尴尬:一边因其强大的学习辅助功能而“横扫”各大学校园,成为学生眼中的“作业神器”;一边却被多所高校列入黑名单,遭受强力封杀。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谭旭东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担心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写作。“ChatGPT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和我们几千年来依靠的书本、图书馆并没有两样,基于这样强大的知识工具,孩子们应该学得更好。”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撰文指出,面对ChatGPT,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作出重大调整。他建议: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要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要更加关注学习的品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徐偲骗也对学生使用ChatGPT撰写论文持开放态度。他认为,一个好问题,既是年轻用户与ChatGPT对话的起点,也是校园学子做好学术研究的开端。他告诉同学们,要学会提出新奇选题,研究真问题,而非“杜撰”问题。
(摘编自刘胤衡《ChatGPT“横扫”校园缘何遭封杀》)
材料二:
在前不久组织的一次科普座谈会上,有专家表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会给科普创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因为随着大规模语言模型的日趋成熟,普通读者可能难以区分哪些作品是由人工智能生产出来的。当然,在科普作品的情感方面,也许人工智能还不能比肩人类,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仍然不能忽视。实际上,随着人工智能产品不断融入甚至是侵入生活各个角落,有关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挑战的讨论也日渐多了起来,当然也有人会担心它会让很多人失业。
从研发者的视角来说,至少应该把“科技向善”作为一个终极目标,在最大的范围内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引导人工智能产品释放最大的人性之善,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产品需要以为人服务为宗旨,不能脱离开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个基本目标。我们有必要关注和研究新技术应该保持在一个什么样合理的范围内,才更符合全体人类的发展利益,这其实是一种立场和价值导向的问题,当然这应该是全人类共同持有的一种警觉。
(摘编自王大鹏《ChatGPT“狂飙”引担忧》)
材料三:
信息茧房,是指在信息传播中,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茧房无处不在。为喜欢的视频点赞,会刷到越来越多相关类型的作品;购物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展示商品;社交媒体会根据用户喜好,过滤掉不感兴趣的内容。
ChatGPT的出现,成为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一次革命。作为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聊天程序,它能够打破信息茧房吗
从使用场景来看,ChatGPT的运作模式与搜索引擎最为接近,但区别也非常明显。首先是数据来源。搜索引擎的数据来源是互联网的数据池。ChatGPT使用的数据则来自训练模型,它不具备联网功能,最初上线时的数据仅截止到2021年。二者的交互方式也不一样。搜索引擎只是将与搜索关键词关联性最高的内容展现给用户,而ChatGPT可以理解自然语言,有逻辑地与用户进行“交流”,交互能力更强,输出的方式也更多元化。没有了基于个人习惯的个性化定制,ChatGPT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搜索时代的信息茧房。
但与此同时,ChatGPT也将在未来建起新的信息壁垒。正如Sam Altman所说,GPT在迭代过程中必然存在“偏见”,它不可能保持完全中立。GPT生成答案是个性化控制的结果,迭代的过程则是更精准地控制个性化的过程。
(摘编自瀚星《马斯克“忌惮”的ChatGPT,让人类更聪明还是更愚蠢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ChatGPT与以往广受诟病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不同,它具有人类的创新创造能力,能够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
B.在谭旭东看来,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沉重,他们如果利用功能强大的全新的知识工具ChatGPT进行写作,是可以理解的。
C.由ChatGPT的飞速发展来看,科技固然可以帮助人类提高工作效能、减轻工作负担,但对其放任自流有可能威胁人类发展。
D.ChatGPT虽然没有了基于个人习惯的个性化定制,但是在其迭代的过程中必然受到精准化控制,所以很难受到信息茧房的束缚和影响。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ChatGPT上线后在高校的处境,介绍了上海大学两位教师、上海教委一位领导对ChatGPT的积极态度。
B.材料二介绍了有的专家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给科普创作带来挑战的担忧,有的人甚至担心其会让很多人失业。
C.材料三认为ChatGPT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搜索时代的信息茧房,所以不会为消费者提供基于个人习惯的个性化定制。
D.材料一针对现实介绍不同看法,材料二基于问题提出远景建议,材料三介绍信息茧房的知识后分析了ChatGPT的特点。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ChatGPT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对于相关人群而言,怎样迎接ChatGPT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地雷大搬家
魏 巍
一连几天,连长郭祥很恼火。敌人的地雷很厉害:跳雷能凌空而起,造成大范围杀伤;照明雷能发出强光,给他们的夜间活动带来很大的麻烦。
他和老模范开了一次支部委员会。结论是:不能依靠工兵,不能消极等待,因为工兵在后方运输线上的任务太繁重了。郭祥提议,他带一个班,先去“摸一点儿经验”。
“杀鸡不用牛刀,咱们掏耳屎用不着大马勺嘛!只要找一个当过民兵的,埋过地雷的,带上一两个人,取回一个研究研究,就行了。”齐堆说。
“讲了半天,你不就是说自个儿吗!”郭祥嘿嘿笑着说。齐堆扑哧笑了。郭祥又笑着说:
“现在的妇女,觉悟真高,一来信就是:‘我不缺吃不缺穿,就缺一张报功单。’齐堆,说实话,是不是来凤又向你要立功喜报了 "
“这个,就用不着向领导详细汇报啦。”齐堆笑嘻嘻地说,“人家那信,比你说的丰富多喽!”任务就这样落到齐堆手里。
齐堆觉得,办这个事人不能多,时间不能晚。他和小钢炮提前吃了晚饭,扎好伪装。太阳斜照着对面山头,正是敌人不便观察的时候。齐堆让小钢炮和自己拉开距离,两人在一人多高的草丛里小心翼翼向前摸。这时,偶尔有两声冷枪冷炮,颇为宁静。突然一阵响动,原来是两只野山羊被惊起,可刚刚跑到山坡上,只见火光一闪,接着轰隆一声,就被地雷炸飞了。
齐堆忽然觉得脚上有感觉。原来是一根葱绿色的细铁丝。顺着铁丝一看,只见一裸幼松下,埋着一个扁圆形的绿铁盒子。这齐堆自称是“老”民兵,实际当时年龄很小,没有真正摆弄过地雷。按他事后的说法,他蹲下身子,给这个洋玩意儿“相起面”来。铁盒子上,凸起一个一寸多高的雷帽,有墨水瓶盖那么大;雷帽上面一个小铁环,铁环上系着牵往各处的铁丝。齐堆轻蔑地笑了笑:“今天,你就是老虎,我也拔你的牙!"
齐堆让小钢炮离自己再远一点,全神贯注地研究。连着绊雷丝的铁环,一定是发火的地方。得先把铁丝弄断。他一只手轻轻捏着铁丝,一只手掏出钳子去咬。几根铁丝先后咬断,他不禁松了一口气。可是,敌人为什么把地雷埋一半留一半 他慢慢扒开地雷周围的土,试探着往下面摸,没碰到什么。
旁边不远有交通沟。齐堆把地雷端着放在沟沿上:“你只要一冒烟,我就把你推沟里去!”
雷帽衔接处是螺丝口,得把它拧下来。他转过脸说:
“小钢炮,你还是先到那边待一会儿,我一会儿从左往右拧;要是出了错,你再起一个,倒过来拧。今天,无论如何得把它破了。”
小钢炮翻了排长一眼,说:“一到节骨眼,就把我支开了。”
“唁,工作需要嘛!要是都炸住了,咱们俩就在这儿休息吧,甭想完成任务了。”小钢炮只好离开。齐堆挽起袖子,瞪大眼睛,等把雷帽拧下来,衬衣已黏黏糊糊地贴背上了。
他长长地吁了口气,看看雷帽,里面装的是弹簧和撞针;再看看雷体,雷管和底火还附在上面。他一遍一遍地察看雷管和雷体的衔接,试着拔了几下没拔动,心想,拔不动,那就是拧上去的。接着轻轻一拧就拧下来了。
最后,只剩下雷体了。他还不放心,就抱起它向空中一扔,地雷像一块石头,咕咚一声落在地上,并没有爆炸。他几乎兴奋得喊出来:
“美国佬!你们的看家法宝完蛋了!”
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两个人的紧张烟消云散。像在地里挑瓜似的,他俩不一会儿就起了十几个各式各样的地雷。时间还有点早,起出的雷有点多,他们在敌人出没的洞子周围埋上好几个,哼着歌回来了。
训练班办起来了,从入学到结业,不到一个钟头。下午,郭祥抽了两个班,区分了作业地区,分别去起雷。月落乌啼时,大家背着满满的几口袋地雷回来了。
“起作用了!”小钢炮一进门就喊,“那个洞子进不去人了,黏糊糊的到处是血,我摸进去,结果找着敌人的一条大腿!"
洞子里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周政委来了电话。郭祥把起雷的情况讲了一遍。政委很高兴:
“你们不但要自己搞好,还要帮助友邻。从明天起,派出十个教员,带着地雷到各部队讲课。”郭祥连声应诺,耳边又传来政委严肃而亲切的声音:
“郭祥同志!你们搞的这个‘地雷大搬家’,发挥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有些方面,你们落后了……”
郭祥耳朵一支棱,咽了口唾沫,把耳机攥得紧紧的。
“比如说现在的冷枪冷炮活动,有些连队打得好啊!你听说过‘狙击兵岭'吗 ”
"没听说过。"郭祥回答.
“哦,这个连队可了不起!在一个多月内,光用冷枪冷炮就打死敌人四百多名,够一个营了!你们怎么没有取得这样的战果呢 ”
郭祥涨红了脸。政委在电话里问:“郭祥,你有什么意见 ”
“没有意见。”郭祥说,“政委,请你报告师长,我们坚决把敌人打到地底下去!”挂上耳机,郭祥擦了把汗,长长吁了口气,说:“唁!现在这个形势,稍微不注意,就落后了!”“政委怎么说呀 ”齐堆问。郭祥笑着说:
“嘿,他这政治工作就是有两下子!你刚轻松一点,就有新任务,叫你想骄傲都没时间……快快,快去找指导员开支委会吧!"
(节选自长篇小说《东方》,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祥之所以很恼火,是因为敌人的地雷造成很大杀伤,而照明雷发出的强光对我军战士的眼睛造成很大伤害。
B.为解决地雷问题,郭祥和指导员老模范开了一次支委会,表现出人民军队发扬军事民主,遇事不等不靠的主动积极的战斗作风。
C.郭祥对齐堆的调侃,表现出他对同志个人情况的了解及同志之间亲密无间的战斗情谊,也流露出对其抢功的些许不满。
D.政委对郭祥他们的起雷战果感到非常满意,但为了提醒他们不要骄傲,提出要搞好冷枪冷炮活动的新任务。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堆没有直接请战,而是说“杀鸡不用牛刀,咱们掏耳屎用不着大马勺嘛”,表现出机灵调皮的性格,语言鲜活而饶有趣味,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B.齐堆并没有真正摆弄过地雷,结果却能顺利拆雷;文中详写了拆雷的过程,凸显了他的胆大心细和机智勇敢。
C.在本文中,波澜壮阔的场面和感人至深的细节交替出现,情节起伏跌宕,由遇到难题到解决难题再到出现新问题,可谓扣人心弦。
D.文中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外貌描写,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志愿军指战员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
8.小说中称指导员为“老模范”,后面又借郭祥之口称他为“指导员”,这样称呼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本文表现出浓郁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请就齐堆带小钢炮排雷的情节进行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自新传 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苏州昆山人。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榮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此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书为 ”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 ”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 ”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赞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
(节选自《震川先生文集》)
[注]①轻儇(xuān):轻薄浮滑。②归子;作者自称。③俦(chóu)人:伴侣,朋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
B.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
C.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
D.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紫,本为古时公卿的官服(古代按官职品级高低对官服颜色有规定),借指高官显贵。
B.“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吾妻归宁”(《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宁”字含义不同。
C.“未尝视人颜色”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两句中的“颜色”一词含义不同。
D.“殊不为意”与“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殊”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自新自幼聪明,对古代经书中的疑惑随口而答,但因不修边幅而遭嘲笑;他家庭生活困难,母亲想让他中断学业,他没有接受。
B.张自新蔑视有权势的大人物,对吴中学生轻浮调笑的行为视而不见;学官向张自新索要礼金,他因拿不出而受辱,后暴病而终。
C.本文选取典型事件以歌颂张自新的品格,如用灯檠投掷睡着的同窗、涕泣长跪求母亲、为兄代过受责等,其中的细节颇为感人。
D.这篇人物传记描写了一个正气凛然、自信满满的封建时代官员的形象,表达了对传主张自新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痛惜之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2)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 ”
14."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这一句写张自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联系本段,可以看出张自新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 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篇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屋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者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注]①姜夔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韵脚填写本词。②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③使君:指辛弃疾。④金鼓: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开篇,点出英雄遗迹,写江山依旧,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作古。
B.“数骑”三句与辛词同位句“舞榭”三句表意略同,都寄寓了江山壮丽、时势雄进之意。
C.下片“楼外”三句,词人转而写远方的景色,点明了京口的重要性,为后文抒情作铺垫。
D.全词慷慨激昂,笔力雄健,虽刻意效法辛词的风格,却也突显了词人清刚、疏宕的特色。
16.本词的下片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的《蜀道难》想象丰富,充满神奇色彩,其中“ ”一句写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一句写了太阳神的车驾的神话。
(2)《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用高度凝练的笔法,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的两句是: , 。
(3)“乌”和“鸦”,即乌鸦,在古代诗文中多次出现,以表达反哺、爱惜人才、寂寞寥落等情感,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黄纬禄带领技术人员在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导弹落水深度试验”开展。南京是我国“四大火炉”之一,模型导弹里的温度40摄氏度以上,年过半百的黄纬禄坚持和大家战斗在第一线,他鼓励同志们说:“解放军是虎,固体导弹是翼,有了它,解放军就_①。”
我国导弹潜射试验在公海进行。发射后导弹窜出海面飞向天空,正当大家都以为发射成功时,不料仅仅过了数十秒,它却像天女散花一样在空中自爆了。这个打击对他们实在太大,黄纬禄茶饭不思,几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短短的半个月里,体重降了11公斤。
黄纬禄和团队夜以继日地查找原因,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满怀信心的黄纬禄立即向北京的领导小组负责人张爱萍报告,请求立即进行第二枚导弹试射。可是,首次发射失利的阴影还没有驱散,发射基地指挥部里空气显得十分凝重,领导小组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双方 ② 。到了后来,人们面面相觑,③ 地看着张爱萍,等待他的表态。张爱萍深思了好长一阵,斩钉截铁地说:“按照前方的意见,打!”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而今,全国各地健身热潮涌动,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科学的运动健身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① 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
游泳、跳绳、跑步、打球、太极……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如果_② ,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反而会“伤身”。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虑多项维度,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可以解决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所以每个人_③ ,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健康的重要性的 你认为这样论述的好处是什么 (3分)
22.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一则记录某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视频,冲上了热搜。据该校图书馆馆长介绍,“发呆区”与学习阅览区相邻,互为配套,学生们可以在“发呆区”远眺遐思、说话交流、自由走动、饮食休憩,还可以欣赏远处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中央商务区)的风貌。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认知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