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6 10: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前60回。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冯老兰
梁 斌
冯家大院,是在明朝时代用又大又厚的古砖修造起来。经过几百年风雨的淋洒,门窗糟朽了,飞檐倾塌了,檐瓦也脱落了,墙山很厚,门窗很笨,青砖地面、墙面上长出一片片青色的霉苔。一进院,就会闻到腐木和青苔的气息。这样的房子,冯老兰却住惯了,他成天价钻在大瓦房里,晴天白日点起油灯,写账簿打算盘。这天听得朱老忠还乡的消息,他不写账,也不打算盘,只是趴在桌子上发呆。
三十年的时光,也在冯老兰身上留下显著的标记:他已经是六十开外的人了,肩膀已经弓了起来,花白了头发,也花白了胡子。脸上瘦得凹下去,两只眼睛却还很有精神。
他提起长烟袋,把烟灰磕在地上,吊起眼珠慢吞吞地走出来。经过三层大院,走到场院里。在往日里,他一走到场院,就会感到骄傲:锁井镇上,只有冯家大院配住这样的高房大屋。屋舍虽然老朽,样式毕竟与别家不同!想着,他的骄傲情绪又在心上蠢动起来,伸出右手捋着他的长胡子。
场院里有喂十几条牛的牛棚,有喂十几只猪的猪圈,有一棵高大的槐树,枝叶繁密得像伞盖一样遮住太阳。他走过牛车、井台、土堆、粪堆,到了黄土围墙下,站在绿树荫里。往日里他就爱站在这儿,回忆胜利的往事……
当他的两只老眼掠过广阔的柳林,掠过苇塘,掠过池塘上的清水波纹,看见对岸坡上站着两个人:一个是严志和,那个新拿败的对手,并不放在他的眼里;当他看到另外一个像朱老巩模样的人,心里说:“也许,那就是未能剪草除根,而又死灰复燃了……”想着,又撅起他的长胡子。自言自语:“唔!一只虎没杀绝,三只虎回来了!”登时,他觉得办错了一件大事情,一时急躁,气喘起来,胸膛急骤地起伏,那颗心几乎要跳出来,怎么也装不到肚子里,头脑晕眩起来。他提起大烟袋慢慢走回来。走到大门口,门角上那对石狮子龇着牙咧着嘴,瞪出大眼珠子看着他。他耽搁了一刻。又走过三层宅院,走上高台砖阶,走回他的黑屋子,唉声叹气地坐在大木椅上。这时他的二儿子冯贵堂走进来。
冯贵堂高高身材,穿着袍子马褂,白光脸蛋,满脑袋油亮的长发。他上过大学法科,在军队上当过军法官。上司倒了台,他才跑回家来,帮助老爹管理村政,帮助弟兄们过日子。这几天他正有一件心事,看见他的老爹唉声叹气,他问:
"爹!又有什么不舒心的事情,惹得你老人家烦恼 "
冯老兰说:“提起来话长呀!就是跟东锁井朱老巩家那件事情。我费了多少年的筹谋,费了多少心血,才把大铜钟砸碎,把四十八亩官地抠在咱的手心里。这还不算,最主要的是根据阴阳先生的推断,有那座铜钟照着,咱冯家大院要家败人亡。如今咱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升发起来,继承祖宗的事业,成了方圆百里以内的大财主。”
冯贵堂说:“这就好了,朱老巩死了,他儿子也没了音讯,该你老人家高枕无忧了!”
冯老兰憋住口气,摇摇头说:“不,朱虎子昨儿又回到锁井镇上,还带回两个大小子,我估计他不会跟咱善罢甘休!”
冯贵堂噘起嘴来,闷着头在屋里走来走去。他倒背起手考虑了老半天,才说:“我早就跟爹说过,对于受苦的,对于种田人,要叫他们吃饱穿暖,要不的话,谁给你种田,谁给你付苦 在乡村里,以少树敌为佳。像朱虎子一样,树立一个敌人,几辈子不得安宁呀!”
冯老兰听到这里,把黄脸往下一拉,拍着桌子说:“你花的那洋钱,摞起来比你还高,白念了会子书,白在外头混了会子洋事儿。又不想抓权,又讲‘民主',又想升发,又不想得罪人。怎么才能不树立敌人 你说说!在过去,你老是说孙中山鼓吹革命好,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倒,天无宁日!清朝手里是封了粮自在王,如今天天打仗,月月拿公款,成什么世界 还鼓吹什么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闺女小子在一块念书。我听了你的话,把大庙拆了盖上学堂。如今挨全村的骂……”
冯老兰这么一说,像揭着冯贵堂头上的疮疙疤。他不等老爹说完,抢上一句说:“这就是因为村里没有‘民主'过,要从改良村政下手。村里要是有了议事会,凡事经过‘民主’商量,就没有这种弊病了!咱既是掌政的,就该开放‘民主’。再说,你又上了年纪,又是村政又是家政,你一个人揽着,怎么管得过来 怎么不落人的埋怨 就说那铜钟吧,本来是四十八村的,你不通过村议会讨论,一个人做主卖了。把好事办成坏事,惹出一场人命案,使你老人家一辈子不舒心,多么不上算。”又说:“听我的话吧,少收一点租,少要一点利息,叫受苦人过得去,日子就过得安稳了。这就是说,要行‘人道’,多施小惠,世界就太平了……”
冯贵堂不知跟老头子说了多少遍,冯老兰总是没有回心转意。冯老兰看冯贵堂还是不注意朱老忠还乡的事情,垂下脖子不高兴。
(节选自《红旗谱》,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展现了在当时社会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历史背景下,锁井镇上朱、严两家同冯家的激烈矛盾斗争。
B.小说的开篇写冯家大院的飞檐墙山、青砖霉苔,富有乡土气息与民间风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C.冯老兰“觉得办错了一件大事情”的情节,体现了他对当年没有斩草除根的悔恨,以及对朱家后人的忌惮。
D.阴阳先生说大铜钟对冯家不利,冯老兰便费尽心血将其砸掉,后来家族的兴发让他坚信这一做法是正确的。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冯老兰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精明、贪婪、顽固自私的性格特点。
B.小说描写门角上那对石狮子龇着牙咧着嘴,瞪出大眼珠子的神态,彰显了冯家在锁井镇的显赫地位,衬托了人物的心情。
C.小说在情节发展中采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叙述节奏张弛有度,最后才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引人入胜。
D.小说的情节设置平地波澜,静水流深,通过父子之间平常的谈话,让现实和回忆相互交织,展现了宏大的时代变革主题。
3.小说呈现了哪些矛盾冲突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人物语言的特点。(6分)
二、课内知识考查(共10小题,20分)
完成5~14题。
5.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①罔民而可为也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批大卻,导大簌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莫之能御也 ⑦盖亦反其本矣 ⑧失其所与,不知
A.①③④⑤⑧B.②④⑤⑦⑧C.①②④⑦⑧D.①③⑤⑥⑧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杀人如不能举(列举)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
B.大礼不辞小让(责备) 谨庠序之教(慎重办理)
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扎)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
D.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罚)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为长者折枝 B.吾见其难为
C.视为止,行为迟 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邻之厚,君之薄也
D.良曰:“长于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因其固然 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C.今者有小人之言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无以,则王乎 B.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C.朝秦楚 D.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1.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以其无礼于晋 ③欲呼张良与俱去 ④刀刃若新发于硎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⑦是寡人之过也 ⑧沛公安在
⑨百姓之不见保 ⑩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①⑨/②④/③⑤/⑥⑦⑩/⑧ B.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
C.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⑩ D.①⑨/②④⑧/⑥⑦⑩/③⑤
12.对于“鸳鸯抗婚”的情节,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鸳鸯是个“家生子儿”,是贾母的红人,但她自重自爱,从不以此自傲,仗势欺人,深得贾府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
B.好色的贾赦想强娶鸳鸯为妾,而邢夫人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以求自保,才将自己变成了“尴尬人”,甚至是“愚蠢人”。
C.面对婆婆邢夫人的说求,凤姐不仅为她彻底解决了难题,更将自己巧妙地置身事外,可见凤姐在处理与长辈关系上游刃有余,八面玲珑。
D."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群像。如一味顺从贾赦的邢夫人,坚定不屈的鸳鸯和荒淫无耻的贾赦。
13.曹雪芹在构建人物体系时,往往采用两两对照的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用这种对照的方式看黛玉和宝钗的诗才,以下选项中人物和才华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林黛玉:替宝玉作诗,被元春评为四首之冠(第18回)
B.薛宝钗:帮宝玉改诗,道“绿蜡”来历(第18回)
C.林黛玉:作《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第27和45回)
D.薛宝钗:菊花诗夺魁,教香菱学诗(第38和48回)
14.晴雯在其主子的住处,可以看到的景象是(2分)
A.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B.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
C.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D.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三、古诗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共3小题,9分)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截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日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煮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领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寐,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寐,子为赍粉夫。”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 衣以文绣,食以刍叔①。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②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③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选自《庄子·列御寇》,有删改)
【注】①刍:刍草。叔:同“菽”,大豆。②徵:同“征”,应验,可信。③之:代指外物。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B.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C.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D.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益车百乘”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益”字含义不同。
B.闾,里巷,住处,也指户口编制单位,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文中是前者的意思。
C.“吾葬具岂不备邪”与“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备”字含义相同。
D.《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其中许多寓言想象奇特、语言瑰丽。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商得到赏赐的车辆回到宋国之后,就去嘲笑庄子,说庄子穷得靠织草鞋为生,饿得脖子干瘪,面黄肌瘦。
B.有人从宋王那得了十辆车子,就向庄子夸耀。庄子跟他讲了穷人得珠的故事,意在说明得车未必是件好事。
C.庄子拒绝弟子对他的厚葬,认为把天地当棺椁,把日月当双璧,把星星当珍珠,把万物当殉葬品,就是最好的葬礼。
D.神人可以顺应自然并得到验证,愚蠢的人往往被外物驱使,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还依靠他的偏见看待人事。
(二)课内文言文语句翻译
18.翻译下面的句子。(共2小题,10分)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5分)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共2小题,9分)
萤·张舜民
江皋萤火故焊焊,仍解穿帘夜点衣。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我”欣慰于流萤多情,它们读懂“我”的心意,穿帘落在“我”的衣襟上。
B.结尾“我”嗔怪流萤无情,它们明知“我”将离开却偏来牵惹愁思,加重离乡感伤。
C.诗人将个性风采和主观感彩融入物象流萤之中,使诗歌物我交融,情志深沉。
D.诗人虽流露迁客之意,但更对社会人生多有思考,思想闪烁理性光芒,给人启迪。
20.这首诗中的流萤形象丰富鲜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默写(共6小题,12分)
21.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语句。
(1)“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六国论》中说明齐国随着其他诸侯国灭亡而灭亡的句子是“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 , ”两句话谦虚地表达自己不能承担礼乐治国的重任。
(3)《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指出统治者必须重视民心向背的两句是“ , ”。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 , ”两句也可以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埋怨早有预料。
(5)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化静为动,使静止的桥具有动态之美。
(6)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出诗人眼见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2~23题。
近期,广东多地频现七彩祥云,很多人停下匆匆脚步,拍照记录这美好瞬间,朋友圈也被云“刷屏”。为什么祥云会有吉祥的寓意呢 古时,交通信息闭塞,罕闻寡见,出现这种绚烂夺目的七色云彩必定会立即引起轰动。古代皇帝也多利用这种现象自我神化,以表示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史记·鸿门宴》中刘邦之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此“五采”便是七彩祥云。后世百姓看着身披祥云的刘邦,化险为夷,终成一代帝王,①。
看似神秘的七彩祥云, ② 。七彩祥云是指太阳光线与云彩中的冰晶结构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典型的“日华”现象。太阳光必须要与云构成一个合适的角度,由上室云彩内的水汽将其光谱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云彩产生折射和反射作用,最终才能散射出七色光芒。
出现七彩祥云,需同时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大气洁净,透明度高。褪去神秘面纱的七彩祥云,虽然无法预示未来发生何种祥瑞,③ 。
当我们邂逅七彩祥云,驻足慢慢欣赏,就是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这些自然美景的出现,也是在提醒我们更加珍惜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2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为以“七色光芒”为主语的单句。(6分)
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训,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准则、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或可以作为准绳的话。许多古训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到现在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对一些古训有了新的理解。比如,对于“沉默是金”这一古训,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你对“沉默是金”这一古训有怎样的认识呢 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