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Gin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3分)
1.(3分)科学课上,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显示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
A.3℃ B.7℃ C.﹣3℃
2.(3分)夏季开空调制冷,健康又省电的温度应设( )为合适
A.低于20℃ B.不低于26℃ C.高于30℃
3.(3分)体温计的使用是利用了____的热胀冷缩性质。( )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4.(3分)在常温下,温度计从被测量的液体中取出,它的液柱会( )
A.继续升高 B.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下降后升高
5.(3分)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6.(3分)生活中没有利用热胀冷缩的事例是( )
A.压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复原
B.铁轨连接时保持一定问隙
C.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
7.(3分)冬天水管冻裂是因为水在特定温度下有( )的性质。
A.热缩冷胀 B.热胀冷缩 C.蒸发
8.(3分)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是因为( )
A.乒乓球内气体热胀冷缩 B.塑料变硬了
C.塑料变软了
9.(3分)用水壶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应( )
A.装的满满的 B.装一点点 C.不能装满
10.(3分)如图所示,将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出现如图2现象,则这杯水是( )
A.冰水 B.常温水 C.热水
11.(3分)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两分钟,停止加热后,水的质量( )
A.不变 B.减少
12.(3分)试管中装有10毫升冰,融化成水后水面高度却没到10毫升,这说明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3.(3分)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D.先上升后下降
14.(3分)为了防止雪糕融化,你会把它放在( )
A.纸盒里 B.泡沫盒里 C.铁盒里
15.(3分)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 )
A.会鼓起来 B.越来越瘪 C.没有变化
16.(3分)妈妈做饭时会看到锅的上方有一些白雾,这些白雾是( )
A.雾霜 B.液态的水 C.水蒸气
17.(3分)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
A.不合理,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
B.合理,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带走热量,气温会降低
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
18.(3分)把三杯等量的水分别放在下列三个地方,其中放在( )的水蒸发得最快。
A.冰箱里 B.房间阴凉处 C.室外阳光下
19.(3分)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只在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发生
C.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比较剧烈
20.(3分)下列对露珠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植物枝叶中渗出来的
B.从天上掉下来的
C.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21.(3分)自然界中的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后形成降水又回到大地。 (判断对错)
22.(3分)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吹热气,冰块就会慢慢融化。 (判断对错)
23.(3分)给铁轨留缝,是为了防止铁轨热胀而损坏。 (判断对错)
24.(3分)在没有水温计的时候,也可以用体温计来测量水温。 (判断对错)
25.(3分)水、冰、水蒸气虽然形态不同,但它们都是水。 (判断对错)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12.5分)
26.(12.5分)究究在实验课上既动脑又动手:
(1)如图的甲、乙两图是究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他发现水在加热过程中,内部产生了大量的 ,其中图 的水温更高。
(2)水烧开时的温度一般是 ,我们常说的水“烧开了”在科学上叫作 。
27.(12.5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水蒸发”实验。
(1)他们把水擦到手上,观察到水慢慢变少变成 ,飞散到空气中,同时还感觉到手 (选填“凉”、“热”或“不变”)。
(2)根据上述手的感觉,你认为他们会提出哪些探究问题?请选择并把下列相应探究问题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A.水蒸发对周围的温度有什么影响
B.水“跑”到哪里去了
C.水“跑”的时候你能看见吗
D.水蒸发快慢跟什么有关
(3)为了探究水蒸发时周围温度的变化,他们设计了实验(如图1所示),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第2分钟的实验数据应该是 。
时间(分钟) 0 1 2 3 4
温度 22 19 16.5 16
A.21
B.20
C.17
D.15
(4)为了进一步研究怎样让水蒸发的更快,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此实验是探究蒸发跟 的关系。
A.空气流动
B.水的表面积
C.水的温度
(5)根据课堂上探究的结果,在生活中要把湿衣服尽快晾千应该采取的措施(至少三条)是:
① ;
② ;
③ 。
2023年06月14日五华县黄冈实验的小学科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3分)
1.【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我们要确定好刻度表上每一个小格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这样读数才会准确。
【解答】观察图中的温度计,一个小格代表1℃,液柱在0刻度以下过3个小格,是零下三摄氏度,写作﹣3℃。
故选:C。
【点评】结合对温度计使用的方法解答,注意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2.【分析】节约能源,不仅是对地球资源的爱护,而且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解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主人,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我们小学生也有节约能源的责任。必须使用空调时,夏季使用空调时设置的合理温度一般是不低于26°C,既能保证人体舒适,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节约能源,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分析作答。
3.【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
【解答】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度计,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4.【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常温下,温度计从被测量的液体中取出,温度计上的液体会蒸发,液体蒸发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它的液柱会下降。
故选:B。
【点评】了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分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操作失误影响测量结果。
【解答】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选项B的操作符合要求;选项A温度计液泡触碰容器壁,操作不正确;选项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操作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结合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解答。
6.【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压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复原是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利用了热胀冷缩;铁轨连接时保持一定间隙是因为铁轨具有热胀冷缩的原理,利用了热胀冷缩;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膨胀的缘故,不是利用了热胀冷缩。
故选:C。
【点评】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是解答此题都关键。
7.【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水在0℃﹣4℃之间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解答】水在0℃﹣4℃之间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冬天水管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在特定温度下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故选:A。
【点评】了解水在0℃﹣4℃之间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热胀冷缩。
故选:A。
【点评】了解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水在4℃以上时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会溢出来是因为水受热膨胀。所以用水壶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应不能装满。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
10.【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答】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且现象比较明显,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将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水中,不一会儿气球鼓起来,说明这杯水是热水,热量传递给瓶子里面的空气,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而让气球鼓起来。如果是冰水或常温水,不会使空气的体积膨胀,也就无法导致气球鼓起来。
故选:C。
【点评】结合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解答。
11.【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
【解答】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当水达到沸点时,便开始沸腾,被汽化成水蒸气,这时,烧杯中水的质量减少。所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两分钟,停止加热后,水的质量会因为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而减少。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水的沸腾。
12.【分析】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
【解答】固态的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零摄氏度时就可以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态的水,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变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冰融化,然后依据课本内容作答即可。
13.【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解答】冰在常温下会逐渐融化成水,当冰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然后温度才会继续上升。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即可作答。
14.【分析】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空气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解答】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减缓热传递,应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它们导热慢、散热慢。为了放置雪糕融化,就是减缓热传递的速度,可以把它放在导热性最差的泡沫盒里,这样能够有效减缓热传递。铁盒是热的良导体,导热快,不利于雪糕的保存。纸盒虽然是热的不良导体,但是保温效果不如泡沫盒。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物体的导热性和热传递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5.【分析】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
【解答】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是100℃)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如果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塑料袋会鼓起来。
故选:A。
【点评】结合对水沸腾现象的认识解答。
16.【分析】水蒸气是气态形式,无色无色无嗅,具有流动性,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解答】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妈妈做饭时,可以看到锅上方有白色的“白气”,这个“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是液态是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凝结现象的认识。
17.【分析】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解答】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夏天气温高,人们往院子里洒水,水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得气温降低,所以这种做法是合理的。
故选:B。
【点评】结合对蒸发吸热的认识解答。
18.【分析】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温度越高、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解答】温度越高、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所以把三杯等量的水分别放在下列三个地方,其中放在室外阳光下的水蒸发得最快,因为室外阳光下比冰箱里和房间阴凉处温度高,并且空气流动快。
故选:C。
【点评】了解影响水蒸发的快慢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水的这种现象叫蒸发。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解答】A、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液体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A的说法错误。
B、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水的这种现象叫蒸发。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所以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只在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发生。B的说法正确。
C、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水的这种现象叫蒸发。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所以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比较剧烈。C的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现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分析】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
【解答】秋天的清晨,会看到植物叶子上有露珠,这些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AB错误。
故选:C。
【点评】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露珠的形成,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21.【分析】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这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解答】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自然界中的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后形成降水又回到大地。题目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水的三种形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
22.【分析】液态的水结成固态的冰以后,水微粒(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间隙变大,致使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大。当冰块的温度高于0℃时开始融化,融化的过程吸热,周围温度越高,融化越快。
【解答】冰块吸热温度达到0℃开始融化。冰块融化快慢与周围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融化越快。用吸管向冰块吹气冰融化的速度变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热量是促使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冰融化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不留有缝隙,夏天铁轨会受热膨胀、弯曲,所以给铁轨留缝,是为了防止铁轨热胀而损坏。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了解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分析】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解答】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它的量程为35℃~42℃,其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水温变动的需要,不能用它来测量水温,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对温度计选用的认识解答。
25.【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
【解答】水在自然界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态,它们是一样的物质。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水的三态变化,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12.5分)
26.【分析】水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点是0°C,即水在0°C时结冰;冰的熔点也是0°C,冰融化时的温度会维持在0°C不变,直至冰完全融化。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100°C,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
【解答】(1)读图可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水在加热过程中,甲、乙两图烧杯内部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其中图乙中的气泡大,气泡多,由此判断乙图烧杯中的水温更高。
(2)水烧开时的温度一般是100°C,“烧开了”在科学上叫作沸腾。
故答案为:(1)气泡;乙。
(2)100°C;沸腾。
【点评】该题难度不大,正确理解水的沸腾现象和条件,容易给出正确答案。
27.【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温度高、空气流动得快、蒸发面积大,水蒸发得快。
【解答】(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把水擦到手上,观察到水慢慢变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同时还感觉到手凉,这是因为蒸发吸热。
(2)根据上述手的感觉,水蒸发后手为什么感觉到凉呢,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对周围的温度有什么影响。
(3)为了探究水蒸发时周围温度的变化,他们设计了实验(如图1所示),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开始时的温度计示数为22℃,第1分钟温度下降到19℃,第3分钟下降到16.5℃,那么第2分钟的实验数据应该在19和16.5之间,给出的选项中17℃符合。
(4)为了进一步研究怎样让水蒸发的更快,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把湿毛巾展开,用电风扇吹,此实验是探究蒸发跟空气流动的关系。
(5)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风力越大,蒸发的速度越快。在生活中要把湿衣服尽快晾千应该采取的措施是:①放在阳光下;②展开晾晒;③挂在通风处。
故答案为:
(1)水蒸气;凉;
(2)A;
(3)C;
(4)A;
(5)①放在阳光下;②展开晾晒;③挂在通风处。
【点评】结合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解答。
第3页 共6页 ◎ 第4页 共6页
第1页 共6页 ◎ 第2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