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绿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绿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6 15: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
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3.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
朗读、想象、体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你知道哪些带“绿”的诗句?
2.你能读好这些表示绿色的词语?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艾青的脚步走近现代诗《绿》,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齐读课题《绿》。
二、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一)【感受绿的色彩丰富】
1.课文中写绿色的词语后面是省略号,你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绿?
2.此刻,你们感受到绿的色彩有什么特点?(色彩丰富)谁能读好这句,读出绿的不同与色彩的丰富?请你读。(读前两个词语语气微微上扬,读最后一个词语时语气轻点,读得慢一点)
3.请你把第二小节完整地读一遍,其余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绿色的景物?绿的色彩可真是丰富,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找找这些绿吧!用上各种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浅绿色的--------翠绿的-----淡绿的----
4.请你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机勃勃、充满生机)
5.绿的深浅浓淡都不一样,这样的画面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请你读标红的语句。(绿的发黑、绿的出奇)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惊奇)绿是大自然的景象,也是诗人的独特感觉。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第二小节。
(二)想象绿的空间
1.在诗人艾青的眼中还有哪些景物也是绿的。(请你读第三小节)
2.平时,你们看到的风雨阳光也是这样吗?为什么诗人这样说呢?(播放视频:一阵风拂过,一树的嫩叶是绿的;一束阳光射进来,茂密的树林是绿的;小溪潺潺流过,树木的倒影是绿的;一场雨飘落,雨中的草地是绿的。)
诗人置身于绿间,看到了许多景物有着不同色彩的绿,于是他有了这份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首诗中的绿不仅有大自然的景象,更有诗人独特的感受。
3.你发现第三小节的句式有什么特点?(排比)读好这一小节,你觉的语气要怎样变化?(由弱渐强)请你读一读。听,最后一句中哪个词语要重读?请你再读这一小节。
4.假如,现在的你也置身于这绿间,你觉得什么是绿的?请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写。
5.看,此刻整个空间都变成了绿色,难怪作者说——(请你读第一小节)。
6.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感受?哪一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处处是绿的,被绿包围了?(请你用重读“到处”的方式再读这句)
7.这一小节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哪写地方都是绿的呢?请你的目光由远及近、由高到低,说一说你眼中的绿。(借助图片:连绵起伏的青山、翠绿的森林、碧绿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广阔的原野、奔流的江河、连绵的山峦是绿的)
(三)感受绿的密集
1.好一个绿色的世界啊!绿色扑面而来,目之所及皆是绿色。所以作者有了这种独特的想象——(引读第1小节)现在,这些绿集中在一起,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读第4小节,其余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绿色的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挤、重叠、交叉”这几个动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密密麻麻,层层叠叠)
(四)感受绿的勃勃生机
1.请你轻轻地闭上眼睛,现在你走进了春天的田野,踏着碧绿的小草、抚摸着嫩绿的枝条,放眼望去,近处有有翠绿的竹林、远处有苍翠的森林,一阵春风吹来,-------(师读第5小节)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所有的绿是怎样飘动的?此刻,你想用哪个词语形容这种画面?(优美、和谐、活力)你能读出这份感受吗?
3.同学们,你感受到在这首诗中蕴含着诗人艾青一种怎样的情感?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首诗。(喜爱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赞美春的生机、活力、和谐)春天的大自然有那么多颜色,为什么诗人对“绿”情有独钟呢?
4.写这首诗的时候,艾青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一场大风雨。走出风雨的艾青,在1979年2月,这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带领全国诗人访问团去广州、上海、三亚等地参观访问。《绿》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现在,在你的心里,“绿”还仅仅是一种颜色吗?它还代表着什么呢?把你的思考凝结成一个词语。(希望、生机 、活力 、向往……)
5.艾青所写的绿,不仅是他眼中大自然的绿,更是诗人独特的感觉,是他心中的绿。让我们一起好好地去欣赏绿、吟诵绿吧!
三、配乐背诵
四、对比阅读
阅读《西湖漫笔》,想一想:《绿》与《西湖漫笔》有何异同?
五、拓展延伸
摘抄冯辉岳的《绿色的世界》,朗读并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