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探究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探究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6 14: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小学科学探究题
一.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我们小组用锥形瓶和气球做如下实验。
(1)如果甲盆中是温水,则乙盆中是    ,丙盆是    。
(2)我们得出结论:   。
(3)要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可以    ,这是因为    。
2.雾的模拟实验。
将冰块接近杯子,烧杯上方顿时出现一团“白汽”;将冰块移开“白汽”逐渐    。由此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会结成小水滴。
3.在锥形瓶中倒入一些冷水,在瓶口塞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将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和冷水杯中,观察瓶中液面的变化。
(1)观察发现锥形瓶在热水中液面会    ,锥形瓶在冷水中液面会    。
(2)液体受热后体积    ,液体变冷时体积    。液体具有    的性质。
4.下面是四幅月相图。

(1)月相名称:B    ,C    。
(2)月相变化是    ,   ,   三者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5.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科学家认为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我们来做模拟实验。
(1)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A.月球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2)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
B.可以扔完一个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
C.必须朝同一个方向扔球
(3)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
B.有的坑深,有的坑浅
C.有的坑重叠,有的没有坑
(4)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如图),得出的结论是   。
6.为了研究种子的萌发,小凯把10粒蚕豆的种子浸在了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中,2天后,她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纸巾的盘子里,保持纸巾的湿润,并每天观察记录。
(1)1天后,丽丽发现烧杯里的水    (选填“变多”、“不变”或“变少”)了,并且蚕豆“长胖”了,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2)几天后,丽丽发现蚕豆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请问根、茎、叶分别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并在上图填出种子各部分名称,
根——    茎和叶——   。
2023年06月08日五华县黄冈实验的小学科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我们小组用锥形瓶和气球做如下实验。
(1)如果甲盆中是温水,则乙盆中是  冷水 ,丙盆是  热水 。
(2)我们得出结论: 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温度越高,气体膨胀的越厉害 。
(3)要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可以  把它浸在开水里烫一下 ,这是因为  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 。
【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空气受热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
(1)如果甲盆中是温水,乙盆中气球最瘪,乙盆中是冷水;丙盆中气球鼓起最大,丙盆中是热水。
(2)我们得出结论: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温度越高,气体膨胀越大。
(3)要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可以把它浸在开水里烫一下,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
故答案为:(1)冷水;热水;(2)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温度越高,气体膨胀的越厉害;(3)把它浸在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特点的认识,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2.雾的模拟实验。
将冰块接近杯子,烧杯上方顿时出现一团“白汽”;将冰块移开“白汽”逐渐  消失 。由此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 会结成小水滴。
【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答】水在常温下也会蒸发,产生水蒸气,故在制造雾的实验中,杯内除了水,还有水蒸气;因为冰块温度低,当把冰块接近杯口时,水蒸气遇冷,就会产生“白汽”;将冰块移开,冷空气消失,“白汽”也会消失。由此判断,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为:消失;冷。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水的不同形态的转化,运用这一知识点可以答题。
3.在锥形瓶中倒入一些冷水,在瓶口塞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将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和冷水杯中,观察瓶中液面的变化。
(1)观察发现锥形瓶在热水中液面会  上升 ,锥形瓶在冷水中液面会  下降 。
(2)液体受热后体积  膨胀 ,液体变冷时体积  收缩 。液体具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
【分析】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利用或应对热胀冷缩的现象。
【解答】(1)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观察发现锥形瓶在热水中液面会上升,锥形瓶在冷水中液面会下降。
(2)液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说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故答案为:
(1)上升;下降。
(2)膨胀;收缩;热胀冷缩。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物体的热胀冷缩,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4.下面是四幅月相图。

(1)月相名称:B  上弦月 ,C  满月 。
(2)月相变化是  太阳 , 地球 , 月球 三者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分析】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就使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解答】(1)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读图可以判断,图中B月相是上弦月,月相是半圆,亮面朝右;土C是满月,月相又大又圆,一般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2)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农历月中有规律地变动,使月相在一个农历月当中也会有规律的变化。
故答案为:(1)上弦月;满月。
(2)太阳;地球;月球。
【点评】该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正确记忆月相变化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5.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科学家认为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我们来做模拟实验。
(1)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A 
A.月球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2)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
B.可以扔完一个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
C.必须朝同一个方向扔球
(3)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
B.有的坑深,有的坑浅
C.有的坑重叠,有的没有坑
(4)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如图),得出的结论是 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 。
【分析】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解答】(1)本题考查了探索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实验,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拟不同大小的陨石,托盘和细沙球模月球表面,不同大小的坑模拟大小不一的环形山,A符合题意。
(2)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可以扔完一个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不能朝同一个方向扔球,C符合题意。
(3)扔完球后,我们观察到有的坑大,有的坑小,有的坑深,有的坑浅,有的坑重叠,但是都有坑,C符合题意。
(4)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表明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
故答案为:(1)A。
(2)C。
(3)C。
(4)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月球地貌特征,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解答。
6.为了研究种子的萌发,小凯把10粒蚕豆的种子浸在了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中,2天后,她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纸巾的盘子里,保持纸巾的湿润,并每天观察记录。
(1)1天后,丽丽发现烧杯里的水  变少 (选填“变多”、“不变”或“变少”)了,并且蚕豆“长胖”了,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水分 。
(2)几天后,丽丽发现蚕豆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请问根、茎、叶分别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并在上图填出种子各部分名称,
根—— 胚根  茎和叶—— 胚芽 。
【分析】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种子萌发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解答】(1)种子萌发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1天后,丽丽发现烧杯里的水变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2)几天后,丽丽发现蚕豆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成的,茎、叶是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成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营养。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由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组成。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如图:。
故答案为:(1)变少;水分。(2)胚根;胚芽;。
【点评】掌握种子的结构及萌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