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同步练习
【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嗅觉(xiù) 繁衍(yán) 姊妹(zǐ) 徘徊(huái)
B.覆盖(fù) 花瑞(ruì) 烦闷(mēn) 花瓣(bàn)
C.菡萏(dàn) 祷告(dǎo) 荫蔽(yīn) 亭亭(tínɡ)
D.并蒂(tì) 繁杂(fán) 匿笑(nì) 沐浴(yù)
【解析】选C。A项中的“衍”应读yǎn;B项中的“闷”应读mèn;D项中的“蒂”应读dì。
2.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
(1)我 要 悄 悄 地 开 放 花 瓣 儿。(两处)
(2)白 瓣 儿 小 船 般 散 飘 在 水 面。(两处)
答案:(1)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2)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3.文学常识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籍)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 。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他曾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谢婉莹。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等。
答案:(1)印度 泰戈尔 (2)冰心 寄小读者
4.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叶 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B.《荷叶 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D.《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解析】选A。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练能力】
一、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告 别
泰戈尔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上淅沥时,你在床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趁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杜尔迦节〔杜尔迦节:即印度十月间的“难近母祭日”〕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杜尔迦节礼物来,问道:“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1.这首诗通过谁的口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全诗以孩子的口吻写,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答案:通过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所倾注的全部的爱。
2.这首诗想象丰富,诗中的“我”想象自己变成了哪些形象回来与母亲相伴?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可以筛选出关键词回答,如清风、涟漪、月光等事物。
答案:诗中的“我”想象自己变成清风、涟漪、星星、月光、梦儿、笛声等与母亲相伴。
3.文章末尾最后一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结合“在我的瞳仁里”“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理解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
答案:虽然孩子远离了母亲,但孩子永远走不出母亲的思念,孩子就是母亲的全部。
4.在写作手法上,这篇散文与《金色花》有何相同之处?
答:
【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答案: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金色花》中将自己想象成可以自由流动的花儿,《告别》中将孩子想象成清风、涟漪等,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孩子对母亲无尽的依恋。
二、综合运用
5.七年级(2)班同学在母亲节来临之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展了以“我爱你,母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他们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1)(2)题。
材料一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 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 (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1)以上三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 。
(2)根据材料三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
。
答案:(1)材料一
(2)示例: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 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
三、写作练笔
6.【写法借鉴】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片段仿写】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母亲的爱。
答案(示例):母爱/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先从她的身躯穿过/给大地呼风唤雨降祥和
母爱/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不弃地躺在怀里/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