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羚羊木雕 同步练习
【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怦怦(pīnɡ) 不禁(jīn) 木雕(diāo)
B.树杈(chā) 裁缝(cái) 攥着(zuàn)
C.撒谎(huǎnɡ) 羚羊(línɡ) 伤疤(bā)
D.犄角(jī) 脸颊(xiá) 兜里(dōu)
【解析】选C。A项中“怦”应读pēnɡ;B项中“杈”应读chà;D项中“颊”应读jiá。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 (严肃 严格 严厉)。
(2)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 (违反 抵抗 抗拒)的力量。
(3)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 (名贵 珍贵 贵重)的木雕!”
答案:(1)严厉 (2)抗拒 (3)名贵
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以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顺序组织材料。
B.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得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
C.“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是采用插叙的方法介绍的。
D.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情感的问题。
【解析】选B。爸爸是“不怒自威”,妈妈是“急躁严厉”。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 )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 )
(3)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 )
答案:(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神态描写
【练能力】
一、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不诚实”的橘子汁儿
谢庆浩
①初一(2)班的班主任孙老师因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都自发地去医院里看老师。
②这让李强犯了愁。别的同学去看老师,都给老师带去了礼物,虽然听说孙老师让同学们把礼物都拿了回来,但毕竟人家都不是空着手进的病房。
③在全班50个学生中,孙老师对他格外关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教他知识,还送他衣服,给他做鞋子……这是因为李强的爹去世后,母亲改嫁,他跟着六十多岁的奶奶生活。孙老师是心疼他呀!如今,别的同学都拿着礼物去看孙老师,自己怎么能空手去呢?
④可他没有钱给孙老师买礼物,他也不好意思向奶奶要钱买礼物。
⑤星期天,同村的同学柱子来找李强,约他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医院看孙老师。奶奶忙催李强快去。李强急得直跟奶奶使眼色,指了指柱子自行车车筐里的一个袋子。奶奶明白了,她从里屋拿出一个小布袋,跟孙子说:“这是上次你姑姑给我带的橘子汁儿,你带给孙老师。”
⑥李强看到布袋里的那瓶子,惊得脸都白了。柱子接过李强奶奶手中的袋子,放进车筐里,拍拍自行车后座说:“走吧。”李强无奈,只好跟着柱子去医院。
⑦快到医院时,柱子停下自行车对李强说:“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看着车子,我去商店看看。”柱子提着两个袋子进了小卖店,几分钟后就出来了,又把两个袋子放回了车筐里。
⑧到了医院,见到孙老师,孙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高兴地招呼他们两个。几个人聊了一会儿,孙老师催他们回家。李强说自己还有几句话想单独跟孙老师讲,让柱子先到外面等他。
⑨柱子走出病房,孙老师笑着说:“有啥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要跟老师说?”李强鼓起很大的勇气,说:“这是奶奶让我带给你的礼物,但我不能给你。”孙老师问:“那是为啥?”
⑩李强不得不跟孙老师说出事情的真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瓶橘子汁儿是姑姑给奶奶买的,奶奶舍不得喝放了起来。我没有喝过橘子汁儿,趁奶奶不在屋子时就偷偷喝了几口,然后往瓶子里灌了凉开水……”听到这里,孙老师心酸不已:“孩子,别的同学拿来的礼物我一概不要,但你拿来的这瓶掺了水的橘子汁儿我一定要收下。”
李强迟疑着从布袋里拿出那瓶橘子汁儿,他愣了,布袋里的橘子汁儿竟然是没有启封的。
孙老师看到完好的橘子汁儿,似乎想到了什么,问李强:“你们路上进商店了吧?”
孙老师这么一说,李强明白了。肯定是柱子看出他带的橘子汁儿有问题,特意到商店买了瓶新的换掉了。
孙老师很欣慰,对李强说:“好了,这瓶橘子汁儿你拿回去给你奶奶喝。看到你们这么懂事,比送我什么礼物都高兴。”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3年15期)
1.文章围绕“送橘子汁儿”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按照记叙的要素填写下面的内容。
时间:星期天。
地点:李强家—商店—医院。
人物:李强、奶奶、柱子和孙老师。
起因:
经过:
结果:
【解析】此题考查对记叙要素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主要围绕着李强去看望孙老师这一事件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起因:)孙老师生病住院,李强想带礼物去探望,奶奶拿出了一瓶橘子汁儿做礼物,奶奶不知道橘子汁儿被李强偷喝过。
(经过:)同去的同学柱子看出了端倪,途中到商店悄悄地买了一瓶新的橘子汁儿换下来。
(结果:)孙老师让李强把那瓶没有启封的橘子汁儿拿回去给奶奶喝。
2.设置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试着找出文中两处巧设悬念的地方。
答:
【解析】此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橘子汁儿”这一事件来回答。
答案:(1)奶奶拿出橘子汁儿做礼物,李强看到那瓶子,惊得脸都白了。(2)快到医院时,柱子停下自行车去商店。
3.本文的标题拟写新颖,试分析其作用。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全文围绕着“橘子汁儿”这一对象来展开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1)是贯串文章的线索;(2)概括了主要事件;(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4.选文短小精悍,塑造了李强、奶奶、柱子和孙老师等几个人物形象。你喜欢哪个人物?说明理由。
答: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从文中找出熟悉的人物,然后结合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示例):喜欢李强。理由:他懂事、坦诚。得知孙老师生病,急着去探望老师;自己偷喝了橘子汁儿,勇于向老师承认错误,说出真相。
喜欢柱子。理由:细心、善解人意、做好事不张扬。柱子发现了橘子汁儿的秘密后悄悄地买了一瓶新的换下,不让同学难堪。
喜欢孙老师。理由:热爱关心学生、平易近人。照顾李强,送给他衣服,给他做鞋子;不收受学生送的礼物;和学生关系融洽、和谐。
喜欢奶奶。理由:勤俭朴实、敬重老师。催促李强去探望孙老师;珍藏橘子汁儿,自己不舍得喝,作为礼物送给孙老师。
二、综合运用
5.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你的父母不能理解你的做法,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做法有道理,就应该用得体的话说服父母。请根据情境完成下面题目。
期末考试前夕,你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末到烈士陵园参加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你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可妈妈对你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去泰山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2)请你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答:
答案:(1)你不能参加烈士陵园的采访活动,要抓紧时间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2)妈妈,参加这次采访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期末考试啊!
三、写作练笔
6.【写法借鉴】本文善于运用精彩而细腻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运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再现了“我”当时的痛苦。
【片段仿写】在你的生活中,也许和老师、同学或亲人发生过一些小摩擦,你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请回想一下,用精彩的语言写出来。
答案(示例):“干吗光批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呀!他打人怎么看不见?本来我还想承认错误,这么一来我偏不承认。”上课铃响了,我赌气不进教室,站在门口生气。走过去的老师们都向我投来了严肃的目光,看得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时,我才觉得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和老师赌气真不应该。现在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该多好呀!我多么希望有个同学叫我回教室啊!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