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国地理中考三轮冲刺:大题集中训练
1.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茶树喜温喜湿,多分布在低山丘陵等排水较好的地区。中国茶叶产区分布辽阔,各产区中华南产区是我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
(1)我国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
(2)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华南产区适宜种植茶树的原因____________。
山东省人口多,又素有浓厚的喝茶习俗,是我国最早成功实施“南茶北引”的省区。其中日照绿茶是我国最北方的茶,其汤色明亮、回味甘醇,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3)山东省实施“南茶北引”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4)和江南产区相比,日照纬度高,茶叶生长周期__________(填“长”或“短”),具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
2022年9月22日,中国首趟茶叶专列从湖北开往俄罗斯,促进湖北茶叶乃至中国茶叶开拓俄罗斯市场的良好开端。茶有降脂、减肥、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多种功效,既能够分解脂肪,又可防止燥热。俄罗斯居民的膳食结构以牛羊和奶制品为主食,食用蔬菜少。
(5)“万里茶路”起于茶叶产地__________省武夷山,经过A__________国,到达俄罗斯。分析俄罗斯需要大量输入茶叶的原因_________。
(6)万里茶路途径长江,读长江通航吨位图,长江通航吨位最大的是__________段,分析该段发展水运的自然优势________。
2.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张铁路于1909年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材料二:京张线沿线地图和青龙桥站附近等高线地形图。
(1)京张高铁连接了京、____(简称)两个省级行政区,大体的延伸方向为____。
(2)京张铁路在青龙桥站附近经过的地形部位是____,采用“人”字形设计,可以使坡度____,易于列车爬升。
(3)京张高铁八达岭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深的高铁地下车站,最大埋深102米。八达岭高铁站采用地下建站,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八达岭长城 B.降低施工难度
C.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 D.保护沿线野生动物
(4)京张高铁修建过程中存在主要的困难有____(举一例)。
(5)借助冬奥会的契机,张家口将做大做强冰雪产业。从地形、气候、交通设施等方面任选三项,分析张家口发展冰雪产业的优势条件。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位于黄土高原,是黄土的集中分布区,该省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省会西安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下图为陕西省7月份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
(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在陕西省的分界线是____,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
(2)结合黄土的特征,说明该省多住窑洞的原因。
(3)西安所在地为谷地,请用等温线说明理由。
(4)描述图中24°C等温线的两种走向,并分别指出各自的影响因素
4.暑假期间,广州中学生小明到北京、乌鲁木齐和拉萨旅行,感受我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并沿途写有日记。图左为旅行线路图,图右为藏族传统民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月11日:走出北京西客站,感觉北京和广州一样炎热,这验证了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我参观了北京大学和国家图书馆,并了解到北京有众多高校和文化场所,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____中心。
(2)7月14日:我在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上,观察到沿途的植被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显著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
(3)7月16日:在乌鲁木齐,我发现洗好衣服很快被晾干,这反映出新疆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该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有____和____。
(4)7月20日:在西藏,我见到了当地的传统民居(图右)——____,该建筑窗户较小,墙体较厚实,这反映出当地气候特点是____。
5.北粮南运,保障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每年,有近亿吨的粮食从北方出发通过海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穿越数千公里,登上南方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一粮食大迁徙现象被称为“北粮南运”。东北三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是粮食的主要输出地区。南方的浙江、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是粮食的主要输入地区。
(1)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是________广布,近年来东北三省出现了土地质量下降问题,措施是________
(2)宋代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指的是当时的粮食产区主要位于________(选填太湖地区,微山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所以历史上长期南粮北运。
(3)2018年11月15日,装有3000吨大米的铁路货运班列从黑龙江绥化驶出,通过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联运,将大米运达广州。下列运输方式中最经济合理的是________。
A.A B.B C.C D.D
(4)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6.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图为四个区域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京津冀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成渝地区不仅水能资源丰富,而且____(矿产资源)储量大,这些清洁能源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请试分析成渝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
(3)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目前香港和广东省新的合作模式是合理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根据各自优势,香港重点发展____业,广东省则重点发展____业。
(4)长三角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请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原因。
7.西海固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下,搬迁至闽宁镇,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成功脱贫致富。图1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形,图2示意菌菇+光伏农业大棚的生态农业模式,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闽宁镇”取名来自福建省和________(省级行政区全称)。
(2)闽宁镇发展初期自然条件恶劣,这里________广布;但与西海固相比,优势条件明显,分析闽宁镇相对于西海固地区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________。
材料:借助科技扶贫,通过栽种菌菇,闽宁镇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如今形成了菌菇+光伏农业大棚的生态农业模式。
(3)菌菇+光伏农业大棚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
(4)福建省对口帮扶闽宁镇能提供的支持有技术援助、________、________等。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如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
主题一: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____山脉;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__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___________(填数字);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____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主题二:寻访特色民俗
(3)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他们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____。
(4)在当地特色民居碉房住宿时,发现其多用____(建筑材料)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答案
1.(1)南方
(2)华南产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地处湿润区,降水丰富;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良好
(3)山东省人们有喝茶的习俗,所以当地市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很大。
(4)长
(5) 福建 蒙古 茶叶具有消减脂肪的功效,俄罗斯居民有需求;俄罗斯气温低,热量不足,不适合茶叶生长
(6) 武汉——长江口 位于长江下游,河流汇集,水量大;地势低平,水流平缓
2.(1) 冀 东南-西北(西北-东南)
(2) 山谷 减缓(变小)
(3)A
(4)多山地,地质复杂或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周边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开展滑雪运动;冬季气温低,降雪多;京张高铁的开通,便于京津冀地区人们前往
3.(1) 秦岭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黄土直立性强,不易坍塌,适宜开凿窑洞
(3)因为近地面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西安附近气温较高,而且等温线闭合,因此,西安地势较低,位于谷地地形区。
(4)图中24°C等温线分布南北走向,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东西走向,主要是受纬度因素影响
4.(1) 普遍高温 文化
(2)降水越来越少
(3) 干旱 海陆 地形
(4) 碉房 寒冷
5.(1) 黑土 改革耕作制度;加强对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肥,推行秸秆还田;加强对坡面和沟壑治理,植树种草
(2)太湖地区
(3)A
(4)地多,人少,余粮多(合理即可,需答出这三点)
6.(1)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 天然气 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量大
(3) 现代化服务业 世界先进制造
(4)地处江海交汇处,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利
7.(1)宁夏回族自治区
(2) 沙漠 水源较充足、地势较平坦
(3)节约土地资源、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菌菇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等(任写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4) 资金支持 扩大消费市场、提供管理经验等
8.(1) 祁连 内流河
(2) ④ 高寒
(3)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4)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