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评价检测(试题+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秋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评价检测(试题+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7 07: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四)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汲取(jí) 狡黠(xiá) 根深蒂固(dì)
B.诬蔑(wū) 咀嚼(jiáo) 持之以恒(hénɡ)
C.脊梁(jǐ) 诓骗(kuānɡ) 锲而不舍(qì)
D.慨叹(kǎi) 狂妄(wànɡ) 吹毛求疵(cì)
【解析】选A。B项中“嚼”应读jué;C项中“锲”应读qiè;D项中“疵”应读cī。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格物致知  全神贯注  地大物搏  一事无成
B.不知所错  怀古伤今  学识渊博  袖手旁观
C.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前扑后继  天资聪颖
D.豁然贯通  寻章摘句  自欺欺人  高谈阔论
【解析】选D。A项中的“地大物搏”应为“地大物博”;B项中的“不知所错”应为“不知所措”;C项中的“前扑后继”应为“前仆后继”。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对浪费水的现象,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放过。
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习主席是第一位到境外出席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的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中俄关系最好的时期”去邻邦参加活动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解析】选A。“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用在这里表意不明。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虽然没有什么失职,因此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B.2月11日,2014年全国户外青少年体育活动营地冬令营在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举行了开营仪式。
C.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D.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解析】选C。A项属于错用关联词,应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改为“但是”。B项属于词序颠倒,应把“户外”和“青少年”交换位置。D项属于句子成分残缺,可把“在”“中”或“常常能够使”去掉。
5.(2013·南京中考)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解析】选B。最后一个顿号应删去。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丁肇中是我国物理学家。
C.《不求甚解》的作者是马南邨,其代表作有《燕山夜话》。
D.《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
【解析】选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7.(2013·长沙中考)综合性学习。(6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答案(示例):好书让学识变得渊博好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学段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分)
答案: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2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
  (1分)
②向同学提建议:
  (1分)
答案:①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②同学们,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有兴趣的书籍入手。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选文,回答8~11题。(13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8.选文的敌论点是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敌论点和己论点的提取能力。可以筛选文中原句作答。
答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9.选段是如何驳论证的?(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驳论方法。第③④段作者针对敌方的论据进行了一一批驳,指出这些论据说的都不是自信力的问题,不能证明敌论点。
答案:①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②希望着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③求神拜佛是“自欺”。
10.文中的两处画线句是作品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的,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鲁迅议论文语言的犀利性和战斗性。要围绕时代背景和这些句子揭露的现实作答。
答案:“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11.你认为鲁迅可否称得上“中国的脊梁”?请联系你对鲁迅的了解,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



【解析】本题既考查学生对“中国的脊梁”含义的理解,也考查了对鲁迅的了解。回答时可以围绕鲁迅的精神品质、成就、影响等表述。
答案:称得上。理由(示例):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为了唤醒国民的灵魂,用笔做武器,与黑暗势力战斗了一生。
(二)(2013·雅安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3分)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  ①  。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淌一条清凉、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的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②  。因为凡是以虚伪的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难的,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的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③  。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保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虚伪,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④  。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12.①本文采用的论证方式是     ,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和     。(2分)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点、论证方式及论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的理解。论证方式有两种:立论、驳论;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读文章,根据论证方式、论证方法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把握中心论点需要在思考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关注文章开头、结尾,从中提取与作者写作目的最相合的词句。本题即可从文章结尾部分提炼重点语句。
答案:①立论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②读人时,要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
13.以下四个句子是从原文中①②③④处抽取出来的,且顺序已被打乱,请将正确的顺序填在文中相应位置。(只填代号)(2分)
A.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他
B.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
C.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
D.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结构。要通读语句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段落,结合语境,联系自己对此类人的情感作答。①处他“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但人各有志,所以别埋怨他;②处他“以虚伪的假面来欺骗”,人前人后活得也挺难的,所以别憎恨他;③处他分享你的收获,“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也是一种幸福,所以别反感他;④处他“穿着”庸俗,因为他不懂得服装不能体现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所以你别鄙视他。
答案:①D ②B ③A ④C
14.“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要扣住文章重点“读别人”,联系实际谈“读别人”对自己“做一个真正的人”的帮助。
答案:①读别人,其实也在读自己,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学会怎样为人。②读出别人身上的真、善、美,我们会受到感染。③读出别人身上的伪善、丑恶、狡诈,我们可以反观对照自己的行为。
15.给本文拟一个标题。(5字以内)(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拟题能力。要扣住文章重点,可揭示话题“读人”,也可暗含作者观点“怎样读人”。
答案:大度读人或宽容度人
16.请你围绕本文的中心,补写一则事实论据。(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论据的能力。首先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文观点:读人时,要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所以事实论据要围绕“宽容、大度”叙述,论据要典型,表述要恰当,语言要流畅。再根据事实论据答题格式作答,即: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答案(示例):著名的大臣魏徵,原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世民的兄长李建成的臣属,在王室争权斗争中,曾鼓动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徵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忠心耿耿地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伏尔泰蹲过巴士底狱,被流放过英伦三岛,挨过政敌的毒打,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摧毁这颗“欧洲的良心”,他依然以《哲学通信》召唤同道,启迪民众。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4分)
模仿他人与保持个性
暮光楼
①有这样一则漫画,题目叫“妈妈的心愿”:鸡妈妈指着一只拿了游泳冠军的鸭子,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定要向鸭先生学习,长大了当游泳冠军!
②漫画中的鸡妈妈功利化思想意味极浓,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味地模仿鸭子,抛弃自己的个性,目的就是为了争取一个所谓的游泳冠军。
③此举可谓可笑至极,说其愚蠢至极也未尝不可。至于其原因,我自有我的看法。
④中国近代的思想革命主将鲁迅先生曾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抛弃个性的民族无疑等同接近于死亡。”我认为此话言之有理,诸多事实也说明的确如此。在此我便不多加以论述。诚然如此,如若我们全然抛弃自己的个性,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就如同丢弃自己生存的本能,无疑等同于自取灭亡。不可不谓悲哀至极。
⑤然而事实往往便是如此。我们毫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资格嘲笑漫画中的鸡妈妈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它只是充当一面镜子,以便让我们认清自己,认清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诚然,我们身处的社会、生存的现实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的确如此,我想。现实社会存在另外的一个鸡妈妈,更多的鸡妈妈。她们也要求我们盲目地模仿所谓的成功者,事业成功的,高考成功的,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经验,全然抛弃自己的个性。因而我们成为他人的复制品抑或可称克隆品。且是次品,毫无个性可言。

        。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废待兴,国家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味照搬苏联老大的经验,穿别人的旧鞋,走人家的旧路。结果可想而知,你我皆心知肚明,在此我不便明说。诸如此类的行为无疑相当于我们看见别处的摩登女郎穿着时尚的裙子,便不顾一切地抢来套在自己的身上,然而不仅不合身,而且背后还凉飕飕的。方知此乃是露肩露背的裙子,而且背后还穿了一大洞,以致引来外人的耻笑,自取其辱。
⑦这种东西不是单纯意义上“拿来”的,更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拿来主义”,而是全盘照搬的、毫无创新的、毫无个性的“抢来主义”。结果得不偿失,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⑧如此这般模仿别人是极不可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不应成为他人的复制品,还应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迷失自我。然而这又是极其难以被社会所认同、所接受的。前些年不是凌空冒出“七科挂红灯”的男孩吗?其声称不愿被教育扼杀自己的个性,想保持自己的个性。但社会不是将其归类为坏男孩吗?但纵然如此,20世纪时的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所创立的“立体主义”不是被称为垃圾吗?而现在却被人们奉为经典。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灰心,应该继续保持自己的个性。
⑨抛弃个性的人无疑等同接近于死亡。我们不可全盘模仿别人,而应实事求是,取其精华,还应保持个性,使其不被扼杀,培养独创意识。
(摘自榕树下网,2013年12月28日)
17.文章由一则漫画开头,有何作用?(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开头作用的理解。由一则漫画开头,生动形象,自然引出本文的论题:模仿他人与保持个性。
答案:自然引出本文的论题:模仿他人与保持个性,生动形象,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8.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阅读全文,紧扣论题分析“模仿他人与保持个性”的关系,紧扣第⑨段作答。
答案:我们不可全盘模仿别人,而应实事求是,取其精华,还应保持个性,使其不被扼杀,培养独创意识。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过程的理解。细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文章由漫画引出论题,接着引用鲁迅名言、各种事实论述一味模仿的危害;最后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意合即可。
答案:首先由一则漫画,引出论题;接着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鲁迅的名言,剖析一味模仿别人的危害;然后列举现实社会的例子、历史经验教训,论述一味模仿的危害;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0.请给第⑥段横线处填一承上启下的句子。(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第⑤段写的是现实中的事例,第⑥段写的是历史事实。所写句子应既概括第⑤段的内容,还领起第⑥段的内容。
答案:诸如此般的事例比比皆是,历史经验教训也俯拾皆是
21.你对第⑧段画横线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谈谈你的理由。(3分)
答: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赞成这种做法,可从“保持个性”的角度作答;不赞成这种做法,可从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方面作答。意合即可。
答案:示例一:我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个男孩在当前教育制度下保持了自己的个性,没有迷失自我。
示例二: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当前教学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多知识都有利于我们开发大脑、提升素质,这“七科挂红灯”男孩的行为过于偏激,千万不可效仿。
三、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选取典型材料论证观点,不少于600字;
(2)做到有理有据,联系实际,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题目二:从另一个角度去      (观察 感悟 思考)
要求:(1)须先从“观察”“感悟”“思考”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写作提示】题目一:本文的写作论点已经很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要围绕论点,明确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责任心是每个人必备的,怎么样才能做到有责任心。可以举一些有责任心和没有责任心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同时联系实际,论证一个人必须要有责任心。
“责任心”可以大到为国争光,也可以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生活细节,为自己负责。这些都可以论证“责任心”的重要意义,写作空间广泛。写作中要调动所积累的素材,联系社会热点,结合现实生活。写法上可以夹叙夹议,以理服人,语言要有感染力。
题目二: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是补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题干中的三个备选词语中选取一个,然后思考如何立意。如果选择“思考”一词,结合每个人看待事情时都有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立场去思考,表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如要冷静地全方位地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如果选择“观察”一词,可以表达观察角度不同,得到不同景致的主题,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蕴含的哲理。如果选择“感悟”一词,可以表达多方面的感悟会有多种不同的结果,如可以从正面感悟,也可以从反面感悟,感悟还可以由此及彼。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