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地理中考三轮冲刺:大题集中训练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国地理中考三轮冲刺:大题集中训练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6 13:5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中国地理中考三轮冲刺:大题集中训练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是中国的国宝。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要求苛刻,需要同时具各气候湿润、气温低于20℃、隐藏条件好、食物和水源丰富等多项条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大熊猫作为中国形象大使出使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中国野生大熊猫分布示意图和大熊猫出使国家分布图。

探寻大熊猫足迹:
(1)现在野生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和____(填全称或简称)三个省的少数地区。请从地理角度分析这几个地区能够保存野生大熊猫的原因____。
火眼金睛辨真假:
(2)今年4月,一条“青海省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小视频在网上流传,许多网友对此视频的真假表示怀疑。请从地理角度分析这条消息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欢迎大熊猫宝贝回家:
(3)旅居美国孟菲斯(西6区)动物园的大熊猫丫丫,于当地时间2023年4月26日11时45分乘坐飞机启程回国,经过近16个小时的飞行,大约于北京时间____(日期和时间)抵达上海(东8区)。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主要的黑土带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重用轻养,土地肥力长期透支,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加上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出现黑土变“瘦”了、变“薄”了、变“硬”了的现象,这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挑战。
材料二: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蕉猫”。为保护黑土地,东北地区多地采取了相关措施。在吉林四平市梨树县,人们采用“梨树模式”耕作,即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为核心保护黑土,既可减少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黑龙江省将每年5月25日所在周设定为黑土地保护周,同时,种养结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保护措施,推进侵蚀沟综合治理,建立黑土地长效保护机制……近十年来,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材料三: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纬度位置____,我国领土最东端是____汇合处。
(2)东北地区的地表特征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河流的水文特征是____(答1点即可)。
(3)简析黑土变“瘦”、变“薄”、变“硬”的原因。
(4)说出保护东北黑土的重要意义。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孕育了四省,今天让我们走进黄土高原,走进陕西省,走进陕西里的城市特色以及产业发展
材料一:(图左)黄土高原示意图(图右)陕西省示意图
(1)黄土高原南邻____(山脉),黄河流经此地区后含沙量提高,请分析原因____
(2)陕西省铁路分布特点是:____
材料二:榆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为农牧交错地带。从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过度开垦,植被持续受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材料三:榆林地区,被蓄为“中国的科威特”,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一部分。
(3)构造思维导图是学习地理的关键素养,它能将知识联系在一起,根据材料完成思维导图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
(4)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地处山区,地势崎岖,当地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条件在山区发展林业,请你谈谈其利或弊____
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京新高速公路(G7)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戈壁、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被誉为“最美色彩大道”。读“京新高速沿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京新高速从北京出发,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____级阶梯,途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强了北方地区与____(地理区域)的联系。其中A省区是____族主要分布区。
(2)自东向西景观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____。
(3)从新疆运到北京的瓜果深受人民喜爱。请从气候角度简要分析新疆瓜果品质优良的原因____。
(4)全国代表齐聚北京参加“两会”,体现北京是____中心。新疆与北京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强,北京的优势是____(答一点即可)。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是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社会服务。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道等大量配套设施。每到冬季,我国就有不少人戏侃是“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的季节。冬季我国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话题一直被人们热议。
材料二:我国冬季供暖区域分布示意图(左图)和部分城市供暖日期示意图(右图)。
(1)已进行集中供暖区域与未进行集中供暖区域的分界线东段大致经过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与我国1月____℃等温线接近。
(2)图中M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该地的纬度与东部的四川盆地相当,却依然需要进行集中供暖,是因为M地位于____(地形区),气温低。
(3)分析图中北方部分城市集中供暖时间分布有什么特点。内蒙古呼伦贝尔供暖时间特别长的原因又有哪些?
(4)简要分析南方地区没有推广集中供暖的原因。
6.结合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22年7月,习近平到新疆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材料2:2022.10.26,世界粮食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
材料3:2023年4月,习近平到广东广州A、湛江B、茂名C等地考察,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1)习大大来到新疆吐鲁番看到了成片的葡萄沟,这里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E盆地(左侧西北地区地形图)中____资源比较丰富,可以输送到东部,促进东西部的联系和发展。
(2)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主要是____族,民族文化颇具特色。
(3)读东北的人口和粮食占比图,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____。
(4)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优势是毗邻港澳,可以利用港澳的____(填资源要素),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工业基地。
(5)对比主要农业部门,新疆主要发展的是____业,而东北和广东则以种植业为主。
(6)右图中①山脉是____,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究主题:新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一: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该铁路西起新疆和田市,东至若羌县,全长825千米,有534千米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的65%。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同时,作为便捷的物流通道,和若铁路安排开行货物列车8列,沿线棉花、核桃、红枣、矿产等可通过铁路直通运达内地。
材料二: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和和若铁路若克雅特大桥景观图。
(1)和若铁路开通后,塔里木盆地地区铁路呈____分布,影响该地区铁路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
(2)一般桥梁多架设在江河湖海上和跨越山涧,而图中修建特大桥梁的目的是____。
(3)若羌红枣皮薄肉厚、果实饱满、肉质细腻、含糖量高、细嫩爽口、肉软甜糯、营养丰富。若羌县红枣品质优良的原因是____。
(4)简析和若铁路开通运营的意义____。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藜米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高寒地区的粮食作物,营养价值高。我国长春、拉萨、贵阳已引进该农作物进行种植。藜米在我国的活跃生长时间一般在6月~9月,喜欢冷凉干燥的环境。
材料二:北京某公司赴长春、拉萨、贵阳实地考察,准备与三地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发挥双方优势,在藜米种植技术、产品深加工、市场销售等多个项目中开展合作。
(1)三条考察线路都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沿线路Ⅱ可乘坐火车经______线、湘黔线到达贵阳;沿线路Ⅲ依次飞跃了我国______个省级行政区的上空。
(2)下列关于三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拉萨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②6—9月,贵阳各月降水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
③贵阳所在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长春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3)对比三地,考察人员初步认为拉萨市是最适合种植藜米的地区。请在下图中数字处填写合适的地理术语完善思维导图。
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4)简要描述拉萨最适合种植藜米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
1.(1) 陕西省/陕/秦 有较好的干湿度和气候条件,可以提供较好的隐藏条件,水源充足。
(2)不可信;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较差,难以生存。
(3)27日17时45分
2.(1) 高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
(2)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环水绕,黑土广布) 冷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结冰期长(汛期短、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水量丰富、水量大)(答1点即可)。
(3)开垦以来,一直高强度利用,没有实行轮作;土地没有进行养护,土地肥力得不到恢复;开垦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大量被吸收;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地结块;土壤微生物减少,生态功能退化;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开垦时间长,夏季气候高,蒸发量大,使土地含盐量增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保护东北黑土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保护东北黑土,有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东北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黑土资源破坏后,很难恢复再生。(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1) 秦岭 黄土高原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2)沿城市分布
(3) 水土流失 缓坡修梯田,陡坡植树种草 丰富 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原料充足 临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晴天多,光照充足。
(4)利: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农民收入,林地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弊:耕地变林地,耕地面积减少,当地粮食总量下降,对外部的依赖性提高。
4.(1) 二、三(两) 西北地区 蒙古
(2)受海陆位置影响,越往西降水越少(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3)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4) 政治 资金雄厚,管理技术先进,人才科技力量强
5.(1) 秦岭 淮河 0
(2) 西藏自治区 青藏高原
(3)特点:自南向北开始供暖时间越来越早,结束越来越晚,供暖时间越来越长。
原因:内蒙古呼伦贝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深居内陆,冬季寒冷漫长。
(4)①南方地区煤炭资源不丰富,供暖成本高;②南方地区冬季时间短,较温和;③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输暖管道建设难度大。
6.(1)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 油气
(2)维吾尔
(3)粮食产量大,人口较少
(4) 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珠江三角洲
(5)畜牧
(6)大兴安岭
7.(1) 环形 水源
(2)让风沙从桥下穿过,读少风沙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
(3)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4)完善铁路网布局,增加物资运输能力。方便人员出行,加强对外联系。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等。
8.(1) 河北 京广 9
(2)①④
(3) 海拔高 光照强烈 昼夜温差大 气温低 降水少
(4)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气候冷凉干燥,适宜藜米生长。(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