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7 11:5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能力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知识积累】
一、有趣的谐音,写出相应的谐音字。(7分)
1.小葱拌豆腐———清( )二白
2.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 )
3.秀才的毛巾 — 包输( )
4.猪八戒拍照— 自找难堪( )
5.肚子里撑船—— 内行( )
6.咸菜蘸大酱— 太严( )重了
7.面条点灯 — -犯( )不着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分)
1.照样子,减一笔或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6分)
例:旧— (日)(日子)
衰一 ( )( ) 兔 — ( )( ) 钧 — ( )( )
例:予— (矛)(矛盾)
冶一 ( )( ) 晴 — ( )( ) 休 — ( )( )
2.照样子,组字组词,再写句子。(6分)
例:古+木— (枯)(枯叶)树上一片片枯叶落下来了。
门十活— ( )( )
广+发 — ( )( )
【积累运用】
三、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 6 分 )
例: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石"改为“事”
1.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 )"改为"( )"
2.某服装广告词:衣表人才— "( )"改为“( )”
3.某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 "( )"改为"( )"
4.某肉鸡广告词:鸡不可失—— “( )”改为“( )”
5.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改为"( )"
6.某燃气灶广告词:烧胜一筹—- “( )”改为“( )”
四、下面的对联应该贴在哪家店的门口 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2 分 )
A. 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B.谷乃国之宝 民以食为天
C. 六书传四海 一刻值千金
D.我岂肯得新忘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1.废品收购店( ) 2.粮店( )
3.刻字店( ) 4.乐器店( )
五、把下列有关书法字体的特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2 分 )
A. 古色古香 B. 流畅 C. 端正 D. 奔放
1.正楷( ) 2.狂草( )
3.篆隶( ) 4.行书( )
六、读下面有关制作竹简的文字,再按顺序排一排。(4 分 )
( )把竹条外面绿色的薄皮刮去,在上下的位置分别削出三角形的小缺口。
( )人们把竹子剖成同样长、宽、厚的细长条。
( )再用结实的绳子绕过一个个小缺口,把竹条连缀成一块块大竹片,就可以
在上面写字了。
( )然后放在火上烤,烤到竹条的"汗"全都出干了。
七、按要求写句子。 ( 6 分 )
1.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改为陈述句)
2.他被药铺里的龙骨全买了回来。(修改病句)
3.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改为反问句)
八、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1分)
1. 《字谜七则》和《有趣的谐音》分别从字的 和 两方面说明了汉字的有趣和神秘。
2. 《甲骨文的发现》让我们知道文字最初是刻在 等平整的东西上的。
3.汉字大约产生于 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
4.汉字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 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
过重要影响。
5.汉字 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6.我们平时 、 、 ,都离不开汉字。
【阅读理解】
九、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 7 分 )
“枇杷”和“琵琶”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 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 . "枇杷"和"琵琶"都读 ,都是 字。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
区分。"枇杷"是 ,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植物,即枇杷树结的枇杷。"琵琶"是 ,在造字中常表玉器,而古代的乐器很多都是用玉器做的,所以就会想到"琵琶"应该是一种弹拨乐器。(5分)
2.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分)
十、阅读课外文段,完成练习。 (13分)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 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 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 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 己" ……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一个中国的孩子, 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 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 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3分)
戏答:
铸就:
心潮难已: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2分)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2分)
4.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2分)
5.写出文中下列诗句的后半句。(4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明月几时有,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大江东去, 。
【习作训练】
十一、习作乐园。 (30分)
通过对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记叙综合性学习活 动的过程,也可以抒写活动后自己真实的感受,还可以写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300字左右。
【附加题】
十二、在《水浒传》第六十一回中,为了却宋江求贤若渴的心事,吴用化装成算卦先生 要说服卢俊义上梁山入伙。在卢俊义家测字算命后,就在他家墙上题写了这么一
首诗:
芦花滩上有扁舟,
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
反躬逃难必无忧。
诗中的机关,竟被管家识破并向官府告发,最终卢俊义被逼上梁山。你知道
诗中的秘密吗 给每句诗的第一个字涂上颜色试试看。(10分)
参考答案
一、1.青 2.圆 3.书 4.看 5.航 6.盐7.饭
二、1.哀 哀思 免免费钓钓鱼治治理 睛 眼睛 体体育
2.阔 广阔 美丽的大草原多么广阔。 废废气 这里排放的废气真多。
三、1.浴欲2衣一3.骑其4.鸡机5.咳 刻 6.烧 稍
四、1.D 2.B 3.C 4.A
五、1.C2.D3A4.B
六、2143
七、1.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三富的书法瑰宝。
2.他把药铺里的龙骨全买了回来。
3.你难道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吗
八、1.意思读音 2.兽骨3.三四千演变4.使用 周边 5.书法6.读书看报写文章
九、1.pípa 形声 偏旁 木字旁 王字头
2.(示例)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写错了字,不然要闹笑话!
十、1.开玩笑似的回答。 成就、建造。 心情难以 平静。
2.(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3. 因为汉字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适宜表达微 妙、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由汉字 写成的古典诗词甚至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而且使用汉字的人数众多,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 之一,因此,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4.因为中国人自小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 有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 会那么强。
5.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问青天 西出阳关无故人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十一、略
附加题
十二、卢俊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