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
课堂引入
生活中常见的波浪.....
在艺术体操的带操表演中,运动员手持细棒抖动彩带的一端,彩带随之波浪翻卷。彩带上的波浪向前传播时,彩带上的每个点也在向前运动吗?
彩带上的波浪翻卷实际是振动在彩带上传播的结果。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wave)。波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引入
思考:为什么绳上各点都能动起来呢?
一、波的形成
凹凸相间的波是怎样形成的?
设想:把绳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请点击手
一、波的形成
18
17
16
15
13
11
9
6
4
3
1
2
5
7
8
10
12
14
时刻:0
一、波的形成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1
2
3
4
5
6
7
8
10
时刻:T/4
一、波的形成
1
2
3
4
5
6
9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时刻:T/2
一、波的形成
15
16
17
13
18
14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时刻:3T/4
一、波的形成
13
14
15
16
17
18
4
5
6
7
8
9
10
11
12
3
时刻:T
1
2
一、波的形成
17
12
14
15
16
13
11
18
9
7
6
5
4
时刻:5T/4
1
2
3
8
10
一、波的形成
一、波的形成
1.绳子各部分看成是相互之间存在弹力的质点;
2.沿波传播方向,前一质点依次带动后一质点,后一质点延迟振动;
3.把质点的振动状态向前传播,从总体上看形成凸凹相间的波。
思考1:绳上的点是不是随波一起迁移了呢?波传播的是什么?
思考2:绳上各点是不是同时开始振动的,它们振动的步调一致吗?
绳子上的点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并不随波迁移。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
介质各个质点不是同时起振的,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步调不一致。
一、波的形成
请点击手
思考4:振源振动停止后波还传播吗?
思考5:波在传递振动形式的同时还在传递什么?
波在传递振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振源振动停止后波仍向前传播
一、波的形成
思考3:绳上各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有什么关系?
绳上各点的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
请点击手
做一做
一组学生手挽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位同学开始,周期性地下蹲、起立,依次带动旁边的同学重复他的动作,只是后边的一位总比前边的一位稍迟一点点。这样就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沿着队伍传播开来,而每个学生的位置并没有移动。运动会上的团体操表演常常用这种办法来表现波浪(图)。
团体操表现波浪
一、波的形成
1.横波
(1)特征: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波形特点:凹凸相间的波纹
(3)波峰与波谷:
凸起部分的最高点叫做波峰
凹下部分的最低点叫波谷
二、横波和纵波
2.纵波
(1)特征: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2)波形特点:质点分布较稀的部分叫疏部,质点分布较密的部分叫密部。
二、横波和纵波
1.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
2.传播介质不同: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
3.特征不同:横波中交替、间隔出现波峰和波谷;纵波中交替、间隔出现密部和疏部。
二、横波和纵波
3.横波与纵波的比较
2.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1.声波:声波有横有纵,但大部分是纵波,要看传播的介质。声音在空气传播是纵波,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是空气(介质)发生膨胀和收缩是沿着声波传播方向的。声波在固体中传播可能是横波也可能是纵波。
知识延伸:
二、横波和纵波
3.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2.产生条件:① 有振源。② 有可传播波的介质。
波源(振源):能够维持振动的传播,不间断的输入能量,并能发出波的物体或物体所在的初始位置。
介质:凡是能传播机械振动的媒介物质,都可以叫做介质。
三、机械波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1)各质点的振动
3.机械波的特点
(2) 传播规律: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
三、机械波
②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能量和信息;
③各质点都以自己的平衡位置为中心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⑤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④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①沿波传播的方向由近及远的传播。
(3) 波动与振动的区别和联系
① 区别: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 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② 联系:
a.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b.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c.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
d.波动是振动形式的传播过程。
三、机械波
课堂小结
波的分类
机械波
波的形成
把质点的振动状态向前传播,从总体上看形成凸凹相间的波。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产生条件:① 有振源。② 有可传播波的介质。
【典例1】(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多选)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就是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
B.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C.机械波的传播伴随着振动能量的传递
D.波不但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
典例分析
【正确答案】BCD
【典例2】下面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波源在同一介质中形成的机械波中可同时具有横波和纵波
B.由于横波、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故横波、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C.横波、纵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等
D.只要存在介质,不管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均可传播横波和纵波
典例分析
【正确答案】A
【典例3】(2022·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高二期末)一学生看见平静的湖面上漂浮着一小块泡沫,想把它拾起来扔到垃圾桶,于是向湖中投入一石块,在湖面上激起水波,关于泡沫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泡沫不能被波浪推动,最多只能在湖面上做上下振动
B.投入的石块质量越大,波浪越容易将泡沫推至岸边
C.不知泡沫离波源的远近如何,无法确定泡沫的运动情况
D.因“随波逐流”,波浪会将泡沫推至岸边
典例分析
【正确答案】A
【典例4】(2022·浙江绍兴)(多选)如图所示是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带动其余质点依次上下振动。在 时,质点1到达最上方,质点5刚开始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5和质点1的振动频率相同
B.在 时,质点4加速度方向向上
C.从 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11的速度正在减小
D.从 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16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典例分析
【正确答案】ABD
【典例5】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正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10 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典例分析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