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7 12: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落花生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播、浇”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详写的部分和略写的部分,初步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3.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4.理解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 重点 1.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详写的部分和略写的部分,初步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教学 难点 理解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详写的部分和略写的部分,初步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 课前 三分钟、 激趣导入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在导入之前,由每日一讲的同学进行“课前三分钟”展示,本课同学们自主选用了关于“奉献”的古诗或名言,拓展积累,学生们接力多形式诵读。 二、利用为什么“收获节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作者并没有交代,这让孩子们很好奇。作家为何不以“花生”却以“落花生”为题呢?而“落花生”和“落华生”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一系列的疑问,相继引出了写作背景、作家信息、花生的资料,这些知识点都是学生做预习的空间。 【课前三分钟,抓起碎片时间,让同学们做展示,锻炼勇气、表达能力,而且展示需要大量的积累和课下功夫,这就是练就语文素养的好时机】 【设计激趣导入这个环节,利用文中几个有趣的疑问点,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的文本的探究欲望,提升自主学习成就感】
二、 朗读、 展示交流 1、板书题目。 2、各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分角色PK朗读,以读带讲,边读边悟。 3、小组汇报预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或纠正,碰撞想法,老师及时引导方向和查漏补缺。 (1)了解文章体裁 (2) 初步解读文章,寻找写作特点、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等 (3) 熟读课文后,进行分段、概括段意 (4)找到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 (5)寻找人物性格或品质及本文体现出的情感 围绕五个部分,挖掘小的知识点和语文要素 【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注重通过分角色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种教育意义,注意态度、语气,通过把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达到内化目的】 【新课改提出,要以课后习题知识点及语文要素来设置本课教学目标,课后两个问题都比较有开放性,适合学生自主探索,收集相关资料。生本课中,前置研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的确给学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探索空间,只要学生的发言涉及到本课相关的语文要素、知识点都可以畅所欲言】
三、 合作分享 1、小组讨论分享前置研究作业 (下表) 本课的重中之重是“父亲议花生”的部分,所以作为了前置研究,重点讨论,表格在做前置研究作业前发到学生们手中,思考总结。课上重点阅读第10自然段,填表助学。
2、学生们分析后,我会用提前在多媒体上准备的和随堂习题,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层考察不同基础的学生,尤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他前置研究和展示交流时都容易有遗落,这样的安排,让成绩好的学生夯实一遍,让基础差的也同样跟得上。 【运用“对照比较”,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抓重点,组员之间分享讨论完成,从整体文章的布局上,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依据课后提示写一篇小练笔,花生让我们想到了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让学生在竹子、梅花、蜜蜂和路灯选择其一,写一段话,想一想它们让你想到了哪些人,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及时指导,授之以“渔”,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同时,我也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2.不足之处在于,本课时对于字词没有作为重点去把握回顾。 总之,需要改进的还很多,我要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