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 期末复习卷六年级科学下册(大象版201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 期末复习卷六年级科学下册(大象版2017)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6 15: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 期末复习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大象版2017)
一、填空题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2.   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夜间行车的司机在错车时不关远光灯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污染。
3.信息从古至今发展的特点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   ,传播的距离越来越   (填“近”或“远”)。
4.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自于   。
5.   、   、   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6.大约六亿年前,在海洋里出现了较为简单的   生物,在以后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了体型大得多的生物,如结构   ,有坚硬外壳的动物   。
7.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
   和
   的总和。
8.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   化、资源化和   化。
9.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10.过度包装会造成   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二、判断题
1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12.现在好多单位都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来进行签到,这说明世界上没有两完全相同的人。
13.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  )
14.自然界中生物多种多样,某一种生物灭绝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
15.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个别物种灭绝不会影响整体,我们不需要关注。 (  )
16.废旧的充电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对有害垃圾需要进行填埋处理。( )
17.噪声污染也属于环境污染。 (  )
18.就地焚烧是对秸秆处理最合适的方法。 ( )
19.只要不发生自然灾害,动植物就不会灭绝。(  )
20.信息时代主要使用电等能源。(  )
三、选择题
21.上颌、发际耳垂这三种性状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  )不同的相貌。
A.3种 B.6种 C.8种
22.研究表明,恐龙与(  )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A.哺乳动物 B.鱼 C.鸟
23.下图指的是(  )。
A.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24.下列哪种行为不会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A.无节制砍伐树木 B.建立植物种子库 C.过度捕杀野生动物
25.近年来,西北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其直接原因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植树造林 C.大气污染
26.下列选项中,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  )
A.草、玉米、青蛙、蝗虫、蛇、小鸟、鹰、蟋蟀
B.阳光、空气、水、土壤、小石子、沙
C.阳光、空气、水、土壤、微生物、鱼、水草、鸟
27.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了严重破坏,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  )。
A.稳定不变 B.失去平衡 C.保持平衡
28.在一个由草、兔子、狐狸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如果狐狸被全部捕杀,兔子数量变化最合理的是(  )
A.保持不变 B.先降后升 C.先升后降
29.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B.自然灾害 C.天敌太多
30.“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这句话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四、连线题
31.课堂上,我们用模拟装置模拟垃圾填埋场(如图),实验中的各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请完成下面的连线。
广口瓶 下雨
加清水 地表泥石
细石子 垃圾
脏纸巾 填埋坑
喷水 地下水
五、简答题
32.在班里,同学们每天都会随手把很多废旧物品扔到垃圾桶内,想一想,大家扔掉的废旧物品中哪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处理这些可回收的废旧物品为班级做贡献?
六、综合题
33.材料一:近年前,类似垃圾偷倒入江、跨地区偷倒等事件不时被新闻媒体报道,某种程度反映了一些地方在垃圾处理问题上面临的窘境。事实上,垃圾处理已经不单单是环境问题,更是治理问题,处置不当会引发“邻避困境”。
材料二:2021年昆明两会公布:昆明市目前全年生活垃圾处理量为239.55万吨,其中卫生填埋61.06万吨、焚烧发电171.90万吨、综合处理6.59万吨。
(1)(多选题)结合材料,说一说你所在地区存在的垃圾处理问题有(  )。
A.垃圾产生量大 B.垃圾清运不及时
C.乱丢、乱扔现象常见 D.开始实施垃圾分类
(2)(多选题)关于垃圾处理问题,你的建议是(  )。
A.从参与垃圾分类 B.养成好习惯,减少垃圾产生量
C.不随意丢垃圾 D.积极开展垃圾回收利用
七、实验探究题
34.池塘里的世界:仔细观察池塘
(1)池塘里的动物有:
植物有: 微生物有:
(2)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是怎样的?
(3)分析这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说说这些生物为什么能在池塘中生存下去?
参考答案
1.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
2.光污染;属于
3.快;远
4.自然
5.动物;植物;微生物
6.单细胞;简单;三叶虫
7.自然条件;社会条件
8.减量化;无害化
9.自然保护区
10.资源浪费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C
22.C
23.A
24.B
25.A
26.C
27.B
28.C
29.A
30.B
31.
32.在班级里,同学随手丢弃的垃圾中,最有回收价值是废纸,我们可以在班级角落设置废纸收集箱,让同学把废纸放入收集箱中,积攒后拿到废品收购站,所得的费用作为班费为大家服务。
33.(1)A;B;C (2)A;B;C;D
34.(1)植物:水草、荷花等 微生物:变形虫、鼓藻等
(2)鱼吃水草,野鸭吃鱼,各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骸或废物的,达到物质的循环。
(3)池塘里有鱼、虾、河蚌、螃蟹、水草、荷花、鸭子、浮游生物等。池塘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必备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