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7 08:47: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3年高考真题〗
(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项。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案】1.C 2.D 3.A 4.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见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原文“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可见是“可能”会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选项犯了或然变必然的错误。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A.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
B.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
C.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
D.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有侈品”这一结论;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
《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黎麦价格上涨对黎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
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
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向导说“我们有许多藜麦”。
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科,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一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
(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学者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更侧重发掘能体现古代物质文化面貌的大型遗址。
B.考古发现可以为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提供参考、印证和补充,让历史的内涵更丰富。
C.考古证明,“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
D.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开展更为扎实的研究。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
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
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
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土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为其所属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佐证。
B.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
C.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
D.“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
【答案】4.C 5.C 6.B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更侧重发掘能体现古代物质文化面貌的大型遗址”错误,文中说的是“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以及”表示并列,无法看出侧重哪方面。
B.“考古发现可以为……”错误,张冠李戴,由文中“考古学提供了……”“考古学不仅展现了……而且填补了……”可知,是“考古学”,而非“考古发现”。
D.“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文中是说不能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非“无关紧要”。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论点以及论证的能力。
C.“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错误,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第五段开头用“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古史体系”进行了总结,由此可知,列举这些考古发现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信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错误,文中说的是“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文中只是说“超越了”“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并没有说就此证明其“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
故选B。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与此同时,文学批评是个人化的,多样化的,自然有不同意见的发生,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总之,文学史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像一道堤坝一样阻挡着文学批评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在这种冲击中发生着渐进性的变化,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它是被文学史家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的文学知识和思想,而不是这个学科的文学知识和思想的全部,更不是这个学科研究活动的终结形式。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文学史就建立在此文学批评活动的基础之上,没有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无法独立地支撑起自己。文学批评不能以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为当然标准,而要以批评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理解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际地、深入地进入到文学世界,将其中更丰富、更具体、更隐蔽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掘出来,争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从而给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
(摘编自王富仁《文学史与文学批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框架以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代表一定时期内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
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
C.文学批评可能不断对已有的文学史形成冲击,从而促使文学史发生渐进性变化。
D.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批评者自己对文学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而不是文学史的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相互关系。
B.文章提及杜甫诗,说明对文学史上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品,人们的认识有稳定性。
C.文章在分析了文学批评的性质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文学批评者应具有的态度。
D.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二者之间更青睐文学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有较大差异,文学史编写者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
B.因为文学史无法穷尽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
C.没有广泛细致的文学批评,文学史就失去了基础,文学研究活力也会受到影响。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研究的深入,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写的文学史是有必要的。
【答案】1.B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可见应是“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的出现标志着“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且“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的是“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D.“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更青睐文学史”错误,材料分析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指出了它们的不同和联系,但并未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内容。
A.“文学史编写者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
B.“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错误,依据原文“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可知,文学批评是对作家、文学作品展开的“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而不是“拾遗补缺”。
D.“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写的文学史是有必要的”错误,原文的观点是“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给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而不是“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写的文学史”。
故选C。
〖2022年高考真题〗
(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
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对比,突出其品质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
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还原到其设计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
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不在《中国金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
D.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述,是中国金银器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答案】10.C 11.D 12.B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错,无中生有。相关信息在第三段,“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这里只是在说考古发现的实物有其自身的价值,而没有把它与典籍记载进行比较,二者应当是各有价值。
B.“应先注意”错,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四段“然而通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可知,原文只是说金银器能够改变其工艺设计以跟从、传播时代风尚,但并未说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
D.“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错,无中生有。原文第五段末尾只是说“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而通过第六段“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可知,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影响的是金银器纹样设计的图式。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概括不全面,原文是“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可见原文是两个内容。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因……所以……”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是“……然而通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只是谈到金银器的“俗”和通过销溶的办法反复改变样态以传播时代风尚,并未说到这两个原因影响了它的传世实物数量。
故选B。
(2022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
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
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
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
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
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
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 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
【答案】7.B 8.D 9.C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于文无据。文中只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至于西方语言有没有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文中并未提及。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于文无据。文章重在论述中国传统叙事作品的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视角的特点和效果,虽然也有和西方定点透视视角的比较,但并没有阐明孰优孰劣。
B.“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错误。由原文:“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可知,作者举“大闹快活林”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这一观点。
C.“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错误。根据文中“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可知作者举《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小故事是为了论证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笔记小说“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于文无据。原文与笔记小说有关的论述在最后一段:“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这段论述主要谈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和纪昀的这篇笔记小说的独特之处,没有将其与长篇作品进行比较。
故选C。
(202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食客说起中华美食之道,往往喜欢引用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其实,孔子所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侧重于祭祀时饮食的态度而非对味道的追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将“食”做“精”、“脍”做“细”,体现了厨人与食者严肃真诚的态度。孔子的饮食观背后,是其心怀的礼制。《礼记》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大意即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
古代中国对食物的“淡漠”不仅出于食材的积累、交融的缓慢,更在于儒家对口腹之欲的“打压”。一方面,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让士大夫阶层往往远离庖厨而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阶层仕途通畅,“学而优则仕”也有着丰厚的现实回报。至晚在唐代之前,文人对于饮食之事是少有重视的。
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但在盛世文治武功的影响下,士大夫阶层的追求依然在“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之中,“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化。唐代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
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导致读书人与日俱增以至于仕途门槛抬高,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
元朝统一后,汉族士人愈加边缘化。明清易代,朝廷中枢又多为满族垄断,“学而优则仕”的路途不再畅通无阻,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声色犬马。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便在《陶庵梦忆》中洋洋自得地夸口“越中清馋,无过余者”,从北京的苹婆果到台州的江瑶柱,从山西的天花菜到临海的枕头瓜,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美食竟尝了个遍。又如戏曲大家李渔,一边醉心于梨园之乐,一边也不忘鲜衣美食这一类“家居有事”,并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中加入“饮馔”一部,系统阐述其“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饮食文化观念。
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饮食之人”不再被轻贱,于是一大批美食家在清代前半叶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食圣”袁枚登场了。
袁枚在《与薛寿鱼书》中公然提出“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而他自己则将饮食之道视为堪与周公孔子之为相媲美的事业,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
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应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更在于物尽其用;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后世食客厨人树立典范,又煞费苦心撰写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为中华美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
《随园食单》之前,中国历代亦不乏饮食著作,但关于制法的记述往往过于简略,如隋代《食经》唐代《烧尾宴食单》之类甚至流于“报菜名”。宋元以降,饮食著作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
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帮口菜渐渐发达,“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逐渐成形。
(摘编自江隐龙《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
7.下列对文中“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饮食文化跟礼仪关系紧密,“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说明饮食活动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礼仪要求。
B.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与国家的强弱并不一致,而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态度有较大关联。
C.中华饮食文化发展中,唐代以前的文人很少重视饮食,跟“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和“学而优则仕”的现实回报有关。
D.中华饮食文化在明清时代出现了“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的饮食文化观念。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食客喜欢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标榜中华美食之道,这八个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孔子时代把饮食做到“精细”并非易事。
B.两宋时期饮食风气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转折,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朝廷角度来看,这都是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
C.袁枚将自己的饮食之道当作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媲美的不朽事业,饮宴饱食归来,都派自己的厨子去对方家学习。
D.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
9.概括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
【答案】7.A 8.A 9.①士人:兴趣从仕途转向饮食,促进饮食发展。②技术:中华饮食历史悠久,明清时代饮食技术得到大发展。③理论:长期的实践经验发展成系统理论。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说明饮食活动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礼仪要求”错误,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礼记》所言……大意即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可知,礼开始于饮食活动,而非饮食活动一开始被赋予礼。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朝廷角度来看,这都是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同时武功疲弱……;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可知,两宋时期饮食风气发生转折,从个体角度来看的原因是,文化昌盛和武功疲弱;从朝廷角度来看的原因是,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朝廷鼓励朝臣享乐。并无提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原因。
C.“袁枚将自己的饮食之道当作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媲美的不朽事业”错误,根据原文第七段“他自己则将饮食之道视为堪与周公孔子之为相媲美的事业”可知,袁枚是将“饮食之道”视为堪比“周公孔子之为”的事业,而非将“自己的饮食之道”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比。
D.“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错误,根据原文第八段“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可知,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主要表现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这一方面,而“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这两方面是袁枚将“性灵说”的主张融入到饮食中的表现。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原文第三段“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第四段“元朝统一后……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声色犬马。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又如戏曲大家李渔……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中加入‘饮馔’一部……”可知,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与士人的兴趣转移有关,从两宋开始士人的兴趣从仕途慢慢转向饮食,士人品味美食,阐述饮食美学思想和饮食文化观念,促进饮食发展。
由原文第一段“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第三段“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化。唐代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第九段即倒数第二段“宋元以降……《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可知,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与中华饮食有着历史悠久,明清时代饮食技术发展有关。
由最后两段“宋元以降,饮食著作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知,由长期的实践经验发展成系统的理论也是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
〖2021年高考真题〗
(2021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
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1.C 2.B 3.D 4.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然后亮出观点,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再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5.(1)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2)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3)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4)他们应当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原文是“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
B.“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错。原文是“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可见没有对线上线下的工作效率的比较;
D.“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错。原文是“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是对线上线下的道德要求一致,并非线上线下的行为一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比‘不做什么’更重要”无中生有。原文先介绍了底线意识,即“五不”要求,然后说“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可见基准意识是有了网络行为后的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文中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谈不上哪个更重要。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文的论点可以从文章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得出。
A.是从立法和惩治的角度谈网络文明规范,不是本文内容;
B.讲的是网络基准意识中的两点,不全面;
C.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文明观念,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然后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这“五不”分别为“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
接着从“能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首先要明确这种现象的性质,亮明自己的观点。如针对为炫技故意植入病毒的行为,明确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接着可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依据原文“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以分析出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
然后可以分析他们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些网络规范。依据原文“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可见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最后分析应当如何教育规范这样的青年的网络行为。依据网络基准意识中的“等效意识”,“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这些青年应当明确线上线下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依据“反身意识”,“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他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约束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依据“价值意识”,“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他们应当明白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负面价值;依据“契约意识”,“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些青年应当通过契约意识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的义务。
(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答案】19.B 20.A 21.B
【分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见,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嫌疑,《中国目录学》是跳出了通常的中国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错误,原文“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见,作者并非为了指出姚名达的方法需要反思,而是为了说明中国目录学史也可以用“断代法”来书写,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而已,而作者对姚名达敢于创新的态度则是肯定的。
故选A。
2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错误,原文只说“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其比主题分述法“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故选B。
(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答案】16.C 17.A 18.D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即便是单篇文档……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 “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献或者文献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再提供给人去深入解读”可见,即使是单篇文本也可以选择远读方法,起决定作用的是数据量是否超出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错误,从“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来看,是为了证明计算机不能理解文本内容,数字人文仍离不开人的阅读,从而“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故选A。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根据原文“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可见,并没有实现主体从具体的学者到计算机的转变。
B.“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错,原文信息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可见,并不仅仅只是“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还有揭示内在结构特征。
C.“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其价值应该是“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故选D。
(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
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
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到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
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1和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到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读者迷惑: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
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
22.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
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D.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
2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
B.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
24.上文所说的“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
【答案】22.C 23.A 24.①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②有意外,有翻转。③重过程,多视角。
【分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 “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错。原文的表述是“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作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可见散文家并没有“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
B. “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错。原文表述是“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吧?我认为不是”,可见“借鉴小说的写法”说法错误。
D. “强调……内容虚构……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错。原文表述是“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地还原体验”,并未强调“内容虚构”;另外“必须”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说运用进行时态写作能够达到某种效果,但并未说要达到这种目标只能使用进行时态。
故选C。
2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 “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错。原文的表述是“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很常见”并不等于“应该遵循”。
故选A。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的表现。
先看在小说中的表现,相关内容在第三段,“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可概括出“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
再看在散文中的表现,相关内容在第七段和第九段,“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接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可概括出“有意外,有翻转”;“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可概括出“重过程,多视角”。
〖2020年高考真题〗
(2020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答案】25.C 26.A 27.C
【解析】25.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B项,“‘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根据最后一段“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庭伦理意义;
C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C。
2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3年高考真题〗
(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项。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科,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一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
(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学者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更侧重发掘能体现古代物质文化面貌的大型遗址。
B.考古发现可以为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提供参考、印证和补充,让历史的内涵更丰富。
C.考古证明,“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
D.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开展更为扎实的研究。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
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
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
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土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为其所属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佐证。
B.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
C.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
D.“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与此同时,文学批评是个人化的,多样化的,自然有不同意见的发生,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总之,文学史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像一道堤坝一样阻挡着文学批评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在这种冲击中发生着渐进性的变化,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它是被文学史家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的文学知识和思想,而不是这个学科的文学知识和思想的全部,更不是这个学科研究活动的终结形式。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文学史就建立在此文学批评活动的基础之上,没有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无法独立地支撑起自己。文学批评不能以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为当然标准,而要以批评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理解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际地、深入地进入到文学世界,将其中更丰富、更具体、更隐蔽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掘出来,争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从而给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
(摘编自王富仁《文学史与文学批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框架以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代表一定时期内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
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
C.文学批评可能不断对已有的文学史形成冲击,从而促使文学史发生渐进性变化。
D.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批评者自己对文学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而不是文学史的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相互关系。
B.文章提及杜甫诗,说明对文学史上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品,人们的认识有稳定性。
C.文章在分析了文学批评的性质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文学批评者应具有的态度。
D.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二者之间更青睐文学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有较大差异,文学史编写者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
B.因为文学史无法穷尽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
C.没有广泛细致的文学批评,文学史就失去了基础,文学研究活力也会受到影响。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研究的深入,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写的文学史是有必要的。
〖2022年高考真题〗
(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
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对比,突出其品质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
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还原到其设计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
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不在《中国金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
D.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述,是中国金银器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2022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
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
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
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
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
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
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 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
(202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食客说起中华美食之道,往往喜欢引用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其实,孔子所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侧重于祭祀时饮食的态度而非对味道的追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将“食”做“精”、“脍”做“细”,体现了厨人与食者严肃真诚的态度。孔子的饮食观背后,是其心怀的礼制。《礼记》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大意即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
古代中国对食物的“淡漠”不仅出于食材的积累、交融的缓慢,更在于儒家对口腹之欲的“打压”。一方面,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让士大夫阶层往往远离庖厨而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阶层仕途通畅,“学而优则仕”也有着丰厚的现实回报。至晚在唐代之前,文人对于饮食之事是少有重视的。
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但在盛世文治武功的影响下,士大夫阶层的追求依然在“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之中,“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化。唐代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
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导致读书人与日俱增以至于仕途门槛抬高,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
元朝统一后,汉族士人愈加边缘化。明清易代,朝廷中枢又多为满族垄断,“学而优则仕”的路途不再畅通无阻,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声色犬马。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便在《陶庵梦忆》中洋洋自得地夸口“越中清馋,无过余者”,从北京的苹婆果到台州的江瑶柱,从山西的天花菜到临海的枕头瓜,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美食竟尝了个遍。又如戏曲大家李渔,一边醉心于梨园之乐,一边也不忘鲜衣美食这一类“家居有事”,并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中加入“饮馔”一部,系统阐述其“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饮食文化观念。
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饮食之人”不再被轻贱,于是一大批美食家在清代前半叶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食圣”袁枚登场了。
袁枚在《与薛寿鱼书》中公然提出“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而他自己则将饮食之道视为堪与周公孔子之为相媲美的事业,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
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应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更在于物尽其用;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后世食客厨人树立典范,又煞费苦心撰写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为中华美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
《随园食单》之前,中国历代亦不乏饮食著作,但关于制法的记述往往过于简略,如隋代《食经》唐代《烧尾宴食单》之类甚至流于“报菜名”。宋元以降,饮食著作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
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帮口菜渐渐发达,“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逐渐成形。
(摘编自江隐龙《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
7.下列对文中“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饮食文化跟礼仪关系紧密,“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说明饮食活动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礼仪要求。
B.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与国家的强弱并不一致,而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态度有较大关联。
C.中华饮食文化发展中,唐代以前的文人很少重视饮食,跟“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和“学而优则仕”的现实回报有关。
D.中华饮食文化在明清时代出现了“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的饮食文化观念。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食客喜欢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标榜中华美食之道,这八个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孔子时代把饮食做到“精细”并非易事。
B.两宋时期饮食风气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转折,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朝廷角度来看,这都是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
C.袁枚将自己的饮食之道当作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媲美的不朽事业,饮宴饱食归来,都派自己的厨子去对方家学习。
D.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
9.概括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
〖2021年高考真题〗
(2021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
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
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
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到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
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1和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到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读者迷惑: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
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
22.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
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D.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
2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
B.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
24.上文所说的“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
〖2020年高考真题〗
(2020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2020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9.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2020年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
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不浩繁。
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
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
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202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谈诗歌朗诵
朱光潜
近来听到一些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朗诵了许多旧体诗和新诗,其中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占优势的风格是用演员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那慷慨激昂的调子,有时不完全与诗歌的内容相称。这不免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
人民为什么爱诗歌?理由也许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旧剧的台词并不那么完美,可是演唱起来,却有极大的迷人的力量。不妨把《霸王别姬》《林冲夜奔》的台词改成白话,请最好的演员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话剧本不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而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在我看来,朗诵诗歌是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的。
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顺着自然的倾向,是自发的,倾泻的,无控制的,容许金粒与泥沙俱下的;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的,不但要披沙拣金,而且要用一定的模型把金粒熔成一定的形象。这样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不是生糙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对于朗诵诗歌来说,做到这一步,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这只是理想。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在摸索之中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我国历代诗人都特别重吟咏的功夫,过去诗文评家教人读诗,也强调要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有人甚至以为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即对诗“终身为门外汉”。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书经》里就已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永言”就是《乐记》里所说的“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式的朗诵能维持到两千年左右,不能单是凭习惯的惰力,因为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折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如实地表达出来。假如这个看法略有一些道理,我们也就可进一步认识到诗歌的朗诵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办法。
目前诗歌朗诵不少是侧重表达感情的,有时是近于表演的。在节奏上大半不但不是“长言”,而且比语言的自然节奏还要快一点,急促一点,低徊往复的少。这和我们过去朗诵的传统有很大的距离。责任当然不能完全在诵诗人,毛病恐怕大半还是在诗本身。如果诗本身见不出音乐美,诵诗人当然就不能凭空添上音乐美。这就要求诗人们在语言和音律上多下更严肃的功夫。诗歌朗诵已经把诗歌的语言和音律问题很突出地提出来了。
(有删改)
3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中的台词与话剧台词要求不同。
B.朗诵中低徊往复是表达深永情感的需要。
C.过去的诗文评家认为诵诗是懂诗的前提。
D.旧诗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
3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直接指出了诗歌朗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了全文的论题。
B.文章举《霸王别姬》之例,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C.未经音律形式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诗歌朗诵表达出的感情易流于生糙。
D.诗歌朗通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朗诵者,诗歌本身的音乐美也非常重要。
36.如何纠正诗歌朗诵中“演话剧念台词”的倾向?请简要概括。
〖2023年高考真题〗
(201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3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3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2019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4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4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42.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2019年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43.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4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4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2019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北京的“大”与“深”
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初进北京,你会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由天安门下穿过故宫,则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深”。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此的吧。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
至于其“深”,天然的是一种内在境界,非具备相应的知识并有体会时的细心,即不能领略。天下的帝都,大致都在形胜之地。龚自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还说“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见惯了大山巨岭,会以为如北京西山者不便名“山”,但这一带山却给京城气象平添了森严。居住城中,瓦舍明窗,但见“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于薄幕时分,华灯初上,独立苍茫,遥望远山,是不能不有世事沧桑之感的。即使你无意于作悠远之想,走在马路上,时见飞檐雕梁的楼宇、红漆金钉的大门,也会不期然地想到古城所拥有的历史纵深。
直到此时,你还未走进胡同,看那些个精致的四合院和拥塞不堪的大小杂院。胡同人家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老舍《四世同堂》中的英国人表述其
对中国式家庭关系层次的印象:“在这奇怪的一家子里,似乎每个人都忠于他的时代,同时又不激烈的拒绝别人的时代,,他们把不同的时代糅到了一块,像用许多味药揉成的一个药丸似的。他们都顺从着历史,同时又似乎抗拒着历史。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谅,他们都往前走又像都往后退。”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坊、邻里。“四世同堂”是胡同里老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保存下来的每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你在没有走进这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