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实用类文本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 实用类文本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7 08:47: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4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3年高考真题〗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珍馐,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长颈鹿便会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是旁边的树吗?不。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息。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
虽然我一开始时说过树木是静悄悄的,但这点从最新的发现来看却值得质疑。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而且有趣的是没有参与实验的幼苗对它也会起反应——在播放着频率约220 赫兹声响的环境里,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所以,植物可以通过声波来交换信息?我还没想过这可能代表着什么,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下次当你漫步在森林里,那些林间传来的塞牢细响,说不定不只是因为风……
(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钟宝珍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叶片婆娑的簌簌声以及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而并非是它们在通过声波交换信息。
B.当金合欢树被长颈鹿啃食时,它既会分泌出毒素进行自我防卫,也能够通过施放气体向邻近的其他树木发出警告。
C.树木凭借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到早期的预警,但是这种预警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法意识到步步逼近的灾难,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其实树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
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当昆虫啃噬橡树时,橡树为了自救会把苦涩且具有毒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
C.第二段中的“多嘴”以及第三段中的“听到”,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一段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不同。
D.作者在介绍禾本科草类的科学实验和地下真菌网络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
6.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答案】4.B 5.C 6.①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恢复人工栽培植物在地面或地下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②育种专家可借鉴自然野生植物的野性基因,如把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等属性加入人工栽培植物的属性中去。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错。原文第三段“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据此看出,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是主动发出的声音。
C.“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错。原文第二段“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据此看出原文是强调有两种方式,并未说气味“语言”是辅助手段。
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错。原文第二段“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据此看出,森林中的独行侠是“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不是“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原文说警示信息不会被阻断,所以最终也不会沦为昆虫的大餐。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错。原文第一段“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据此看出原文提到《杜登德语辞典》对“语言”的定义是为了引出树木也会自我表达,不是为了说明《杜登德语辞典》对“语言”的定义不全面。
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错。原文第一段“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据此看出第一段中心观点是树木通过气味进行沟通“说话”,选项内容是说橡树为避开昆虫啃噬会把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并不能体现此观点。
C. 正确。“多嘴”“听到”使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语言”使用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明显不同。
D.“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错。原文第二段 “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介绍地下真菌网络时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第三段“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据此看出介绍禾本科草类使用了举例子的方法。据此看出并不是都是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第二段“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可看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失去地面或地下的沟通能力,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所以要经常喷洒浓药。由此看来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恢复人工栽培的植物在地面或地下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根据第二段“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可看出育种专家可借鉴自然野生植物的野性基因,如把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的属性加入人工栽培植物的属性中去。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直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
“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尽延展。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尖站在边缘处。
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
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D.“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下石室三个例证。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应,它总是与恐怖、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
6.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答案】4.A 5.A 6.①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错。原文“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其中“我”就是本文的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由此可见,是罗伯特·麦克法伦不认同乔治·佩雷克“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的观点,认为应该用“更深层视野”来观察世界。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错,原文“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人类发现了地下世界的秘密;
C.“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错,第三段中心论点是“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
D.“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错,原文“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说明地下世界潜藏着可能会改变这个世界的巨大力量,我们需要了解地下世界。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尖站在边缘处。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可知,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
由“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可知,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2022年高考真题〗
〖2021年高考真题〗
(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域,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A 5.A 6.①水的纯度因素;
②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素;
③气压因素。
【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错误,原文“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可见,“弯月面”是“水”与其他物质接触受吸引形成的现象,而“凸月面”则是液体金属水银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受排斥形成的现象。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错误,原文“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可见,作者举例是为了说明“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错误,根据“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可见,该现象体现的是水内部的黏性或张力,而毛细作用是指水会吸附物体往上拉。
D.“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错误,作者只是从人们熟悉的身边举例,让人们能认识到这些现象,再列举自然界各种现象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也同样存在这些现象,但并不是说“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因为在自然界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是室内无法完全观察到的。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后文“河水何以泛滥”的论述,“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即可概括出三点因素:水的纯度、颗粒间的气孔大小和气压。
〖2020年高考真题〗
(2020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
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
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
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D 2.C 3.A 4.B 5.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项,“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可见,“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而不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文章观点和论证结构、方式的能力。
C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日常生活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
故选C。
3.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可见,“我们死亡后”,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
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可见,遵循相同规律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
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
故选A。
4.本题考查为论点选择适当论据的能力。
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见,观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
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是认为细菌是生命的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
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
C项,“‘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强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
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被人们忽视,不符合该观点。
故选B。
5.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的能力。
“忘记奥逊 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 惠特曼的诗句”,呼应前文作者引用威尔斯诗句“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同时通过“忘记”前者,“听从”后者,巧妙地表达了我们“并不孤独”,而是携带着无数微生物的聚合体的“包罗万象”的生物的观点;
引用诗句让文章显得颇有文采,同时能够更幽默地表达本文的观点,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巧妙地点出“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的观点,让人更印象深刻。
【点睛】分析语句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2020年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6.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D 5.D 6.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错,原文“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带来“震撼效果”,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D 项,“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原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可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并非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问题。选项主客颠倒。
故选D。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原文“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可分析出“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可分析出“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可分析出“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点睛】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时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02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稻米传奇
文慧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起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
(有删改)
18.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
B.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
C.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
19.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
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
C.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
20.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
【答案】18.A 19.D 20.公元前8500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中国;3000年前开始传到朝鲜;3000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000年前传到日本;随后陆续传到西亚、欧洲等地。
【解析】18.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原因错误。原文是“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D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作文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并未提到“稻米文明取代了粟作文明”。
故选D。
20.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本题要求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首先确定答题区域为“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出稻米的传播之路:公元前8500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中国;3000年前开始传到朝鲜;3000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000年前传到日本;随后陆续传到西亚欧洲等地。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去故宫参观时,会看到许多监控探头,这属于现代高科技警报系统。从前有没有安全警报系统呢?在古代,进入紫禁城须凭腰牌与合符,上面刻有允许入内人员的身份信息,守卫会当场检查。一旦发现危险,附近白塔山上的信炮手接到放炮令牌,立即朝天开炮,卫士们就会迅速集合。如果有人越过了外围防御系统,还有一种特殊的警报装置——石别拉。
这种石别拉,材料比较简单,利用故宫大量使用的栏板的望柱头改造而成。望柱也称为栏杆柱,是中国古道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有的柱头是莲花瓣形状,上面有二十四道纹路,象征二十四节气。普通的莲瓣望柱头,本是一块瓷实的石头,加工成石别拉时,把望柱头里面挖空了,就像一个空心葫芦。这种石别柱几乎覆盖了整个紫禁城。需要报警时,侍卫将三寸长的“小铜角”(一种牛角状的喇叭)插入石孔内,使劲吹向,通过石别拉的放大,声音飞快传遍四周。如果有外敌从午门入侵,午门守卫会敲响阙亭里面的警钟,钟声会传至太和门广场,其后各处石别拉会先后吹向,一分钟内,紫禁城所有位置的守卫都能听到警报声。这些望柱头形状和纹饰未受到改变,在紫禁城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而通过对望柱头开孔,制成报警器,又发挥了实用功能。
历经数百年沧桑,有的石别拉洞口已被杂物堵上,有的在修缮过程中被新的石材替换了,尽管现在能够通过文献考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已没人能够把它吹响了。
27.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
28.石别拉这种警报装置有什么特殊之处?
29.如今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27.腰牌与合符:白塔信炮;石别拉;阙亭警钟。 28.就地用料,简单改造;覆盖面广,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操作简易,传播迅速。 29.故宫采用了高科技报警系统;部分石别拉不复原貌;只知原理,无人会吹响。
【解析】27.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概括作答。细读原文,筛选有关起报警作用装置的关键词即可。对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构成的介绍主要集中在第一段。又“进入紫禁城须凭腰牌与合符,上面刻有允许入内人员的身份信息,守卫会当场检查”可概括出“腰牌与合符”;由“一旦发现危险,附近白塔山上的信炮手接到放炮令牌”可概括出“白塔山上的炮”;由“如果有人越过了外围防御系统,还有一种特殊的警报装置——石别拉”可概括出“石别拉”;由“如果有外敌从午门入侵,午门守卫会敲响阙亭里面的警钟”可概括出“阙亭里面的警钟”。
28.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概括作答。对石别拉的介绍主要集中在第二段。由“这种石别拉,材料比较简单,利用故宫大量使用的栏板的望柱头改造而成”可得出第一点;由“这种石别柱几乎覆盖了整个紫禁城”可得出第二点;由“这些望柱头形状和纹饰未受到改变,在紫禁城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而通过对望柱头开孔,制成报警器,又发挥了实用功能”可概括第三点“既实用,又有装饰功能”。
29.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概括作答。本题分析如今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第三段。第三段“有的石别拉洞口已被杂物堵上,有的在修缮过程中被新的石材替换了尽管现在能够通过文献考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已没人能够把它吹响了”可分别概括出前三点答案,但第一段第一句“去故宫参观时,会看到许多监控探头,这属于现代高科技警报系统”也是如今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4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3年高考真题〗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珍馐,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长颈鹿便会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是旁边的树吗?不。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息。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
虽然我一开始时说过树木是静悄悄的,但这点从最新的发现来看却值得质疑。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而且有趣的是没有参与实验的幼苗对它也会起反应——在播放着频率约220 赫兹声响的环境里,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所以,植物可以通过声波来交换信息?我还没想过这可能代表着什么,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下次当你漫步在森林里,那些林间传来的塞牢细响,说不定不只是因为风……
(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钟宝珍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叶片婆娑的簌簌声以及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而并非是它们在通过声波交换信息。
B.当金合欢树被长颈鹿啃食时,它既会分泌出毒素进行自我防卫,也能够通过施放气体向邻近的其他树木发出警告。
C.树木凭借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到早期的预警,但是这种预警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法意识到步步逼近的灾难,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其实树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
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当昆虫啃噬橡树时,橡树为了自救会把苦涩且具有毒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
C.第二段中的“多嘴”以及第三段中的“听到”,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一段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不同。
D.作者在介绍禾本科草类的科学实验和地下真菌网络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
6.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直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
“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尽延展。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尖站在边缘处。
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
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D.“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下石室三个例证。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应,它总是与恐怖、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
6.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2022年高考真题〗

〖2021年高考真题〗
(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域,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0年高考真题〗
(2020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
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
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
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年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6.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稻米传奇
文慧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起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
(有删改)
18.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
B.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
C.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
19.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
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
C.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
20.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去故宫参观时,会看到许多监控探头,这属于现代高科技警报系统。从前有没有安全警报系统呢?在古代,进入紫禁城须凭腰牌与合符,上面刻有允许入内人员的身份信息,守卫会当场检查。一旦发现危险,附近白塔山上的信炮手接到放炮令牌,立即朝天开炮,卫士们就会迅速集合。如果有人越过了外围防御系统,还有一种特殊的警报装置——石别拉。
这种石别拉,材料比较简单,利用故宫大量使用的栏板的望柱头改造而成。望柱也称为栏杆柱,是中国古道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有的柱头是莲花瓣形状,上面有二十四道纹路,象征二十四节气。普通的莲瓣望柱头,本是一块瓷实的石头,加工成石别拉时,把望柱头里面挖空了,就像一个空心葫芦。这种石别柱几乎覆盖了整个紫禁城。需要报警时,侍卫将三寸长的“小铜角”(一种牛角状的喇叭)插入石孔内,使劲吹向,通过石别拉的放大,声音飞快传遍四周。如果有外敌从午门入侵,午门守卫会敲响阙亭里面的警钟,钟声会传至太和门广场,其后各处石别拉会先后吹向,一分钟内,紫禁城所有位置的守卫都能听到警报声。这些望柱头形状和纹饰未受到改变,在紫禁城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而通过对望柱头开孔,制成报警器,又发挥了实用功能。
历经数百年沧桑,有的石别拉洞口已被杂物堵上,有的在修缮过程中被新的石材替换了,尽管现在能够通过文献考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已没人能够把它吹响了。
27.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
28.石别拉这种警报装置有什么特殊之处?
29.如今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