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张PPT)
第二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真题回放
2
知识储备
3
强化训练
专题三 议论类文本阅读
真题回放
(2019·广东)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0分)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专题三 议论类文本阅读
真题回放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真题回放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真题回放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真题回放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真题回放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真题回放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梅山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
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
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
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
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 . .
B
真题回放
13.下列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战国时期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
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
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
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 . .
D
真题回放
14.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性。②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③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④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知识储备
议论文知识要点及答题技巧
一、议论文知识要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的表述必须是一个观点鲜明的议论性陈述句,而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主语和谓语),与题目或论述的话题密切相关。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参考答案:
①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不同的性格特质。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做出总结归纳。
②核心观点是:“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是以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的。
知识储备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其类型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就是事例、史实、数据等。如《敬业与乐业》中有唐朝百丈禅师的故事,有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的例子,还有《庄子》中佝偻丈人的故事等,这些事例鲜明生动,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道理论据:就是科学原理、定律、名言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如《敬业与乐业》引用了《礼记》中的“敬业乐群”,《老子》中的“安其居乐其业”等名人名言。
知识储备
(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知识储备
2.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如《不求甚解》中举例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比别人“高明得多”的例子。
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如《敬业与乐业》中引用朱熹说的“主一无适便是敬”,庄子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等。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如《谈读书》用比喻论证的方式,指出读书可以补天性之不足,如修剪移接自然花草,使之整齐规范。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如《敬业与乐业》在分析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时,文章先从正面论述要把事情做好,“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要一心一意。然后文笔一转,引用曾文正的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从学理和事实两方面,分析了不敬业的危害。正反两个方面把需敬业的道理分析得全面透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知识储备
3.议论文的结构
(1)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分类: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递进式(层层深入式)。
知识储备
4.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立论——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谈读书》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读书的三种目的:怡情、博彩、长才。
驳论——批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反面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如《不求甚解》的第一段是引子,作者从一般人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出发,反向立意,指出“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一认识令人耳目一新,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上《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与同学讨论。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
参考答案: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知识储备
5.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性(说理精确)、鲜明性(情感分明)、概括性(用语简要)、生动性(有感染力)。
知识储备
二、议论文阅读解题技巧
*论点
考题形式: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1.位置:往往在标题、开头、结尾(往往有“所以” “总之” “总而言之” “因此” “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引出)。
2.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点是作者的观点,而论题是讨论的话题。(注意标题很可能是论题而不是论点)
3.句式、修辞上的要求:句式上一定是陈述句,而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主语和谓语)。修辞上一般不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区别全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勿将分论点作为全文中心论点)。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参考答案: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知识储备
*论据
考题形式1: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该概括在内。如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论点的事实论据“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例:(九上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知识储备
考题形式2:分析论据的作用。
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了哪个观点,这时要用“就近原则”,瞻前顾后,很容易找出论据所要证明的论点。
知识储备
考题形式3:补写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可举名人的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也可以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格式:名人+事例+简短评价。
补充道理论据:就要补写一句与论点相关的名言警句、俗语或诗句。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上《敬业与乐业》“积累拓展”)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
参考答案: “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不抱怨叫苦。
知识储备
*论证
考题形式: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作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例子,有力论证了……(观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证据确凿,有代表性。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引用……名言),有力论证了……(观点),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对比论证:通过……与……作对比,鲜明突出地论证了……(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清楚,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在论述要敬业这个分论点时,既从正面说“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又从反面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这属于正反对比论证;引用庄子、孔子、朱熹、曾文正等人的话,属于道理论证;在说到职业乐趣时,用了赛球的比喻,属于比喻论证。通过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材料与观点得以紧密联系起来,并对观点起到支持作用。
知识储备
*语言
A.周密、严谨、逻辑性强。
B.生动性(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表达方式:运用描写、抒情。
知识储备
考题形式1:段落之间能否调换?
从“A”方面考虑。如:结构严谨、周密、逻辑性强(段落之间存在因果、现象到本质、时间先后等内在关系。)
知识储备
考题形式2:品析加点词语
加点词:
(1)修辞:①运用的修辞方法;②词语的感彩;③作者的感彩(作者的观点)。
(2)删除:不能,加点字在句中是××意思,删除后表达××意思,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周密、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
(3)换词:不能,要换的词××意思,换的词××意思,两者有××区别,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周密、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上《怀疑与学问》“积累拓展”)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
(2)不能任意调换顺序。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 “辩论” “评判” “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人,步步递进的关系。
知识储备
*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的作用:
(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2)引出论题,引起下文。
(3)用一事实(故事、比喻等),引出、论证作者观点(举例论证,论证观点),使抽象的理论显得具体、通俗易懂。吸引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中间某段作用:承上启下,过渡照应。论证了……观点。
3.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题、强化中心论点……,呼吁大家……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上《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①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
②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作铺垫。
知识储备
*文章的写作思路(论证结构)
1.划分文章结构。
2.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3.总述为:先写,再写,最后写。
4.体现了议论文结构周密,逻辑性强。
知识储备
*探究与创新
考题形式1:围绕观点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紧扣住观点谈感受,从作者的观点出发延伸,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清观点在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事件过程和所起作用,最后写清感受到的启示。
例:(教材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重视整体理解,重视精神实质的把握,不主张在语言文字上钻牛角尖。
知识储备
考试题型2:评述观点。
对观点的评述要做到言之有理,紧扣住文章中论证观点的有关论据,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理解,正确地评述。
知识储备
例:(教材九上《敬业与乐业》“积累拓展”)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木匠和国家建设很容易联系到一起,都是实施的人,只不过面对的对象不同,会有些许差异。老子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先贤老子将烧菜和治国联系,所以木匠和政治家在某一方面是相同的。不管是木匠还是政治家,他们都想把面对的东西做好、做得大家喜欢,所以木匠做好一张桌子和政治家治理好一个国家是相同的。
强化训练
成长智慧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小题。(9分)
和谁走得近决定你是谁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谁在一起,将影响你未来的命运,换句话说,人这一辈子,和谁在一起决定你是谁。如果你想做一个好人,就要和好人为伍;想变得优秀,就要亲近更优秀的人。
强化训练
②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孔子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学做事前,先学做人,有好的人品做底子,才配堂堂正正做个人,和人品好的人相处,你会常常得到善意的帮助,身边多一个人品好的人,就少一分被别人坑的风险。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交往观人品,人品好才能肝胆相照,相得益彰。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你也会变得人品出众,行高于人。
强化训练
③人品好的人,不会嫉妒你的优秀,只会在你成功时由衷赞美;更不会在你受难时落井下石,踩着你的失败上位,忘恩负义、笑里藏刀的人,纵然对你表面客气,却防不住背地里捅你刀子,对这样的人,一定要尽早远离。
强化训练
④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古人讲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能量,每个人的身上都自带一种磁场,其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无论哪一种能量,都会传染,互相影响,改变我们的身心,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心态积极乐观,事情就会走向光明的一方,反之常常和负能量的人做伴,不知不觉就会变得焦虑和悲观,面对同样半杯水,正能量的人会感恩于还有半杯。负能量的人则抱怨怎么只剩半杯,一念之间。一喜一忧,高下立判,文天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壮阔如山河大地,比肩日月星辰。和正能量的人共事,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增长自己的正能量,有正能量,才能一同乘长风破万里浪。
强化训练
⑤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人生。有诗云:“平生相交几知己,绿鬓红颜到白头。”人生苦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和相处舒服的人一生相伴,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和谁相处时舒服,和谁相处时别扭。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总有一种特别的默契,一举一动都明白彼此的心意。伯牙的琴因钟子期而绝响,李清照的词因赵明诚而婉约,生活就是要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共赏日出月落的欣喜,体味淡淡如水的清香。
强化训练
⑥开心与乐趣是人活着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有人天天给你添堵,事事与你作对,每一句话都不投机,就不要再勉强相容,不是所有的人三观都能相合,不同圈子的对话,就像鸡同鸭讲,沟通不清,有的人,看似交友广泛,表面上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实际上却没好友可以交心。
⑦古人说:“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结交择德义,岂论富与贫。”余生不长,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节选自《青年文摘》2022年4月,有删改)
强化训练
1.第②段划线句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道理论证(或比喻论证,将与善人居比作入芝兰之室),(1分)有力地论证了“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这一观点。(1分)
强化训练
2.请对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提出本段观点: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1分)然后引用孟子的名言进行论述,分别从“与正能量的人共事” “和负能量的人做伴”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2分)最后又引用文天祥的名言进行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1分)
强化训练
3.除文中提到的“谁”以外,你还可以和“谁”走得更近,请结合你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举例加以论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除了和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还会和能够给我带来知识的人在一起,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分)比如我的老师,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增长自己的见识,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和思想道德高尚的人。(2分)
强化训练
二、阅读《择善而从最重要》,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择善而从最重要
①择善而从最重要。
②择善而从,所谓“善”指的是让所有人幸福,扩大爱的范围。儿童时期爱自己的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自己的家庭房舍。依恋之情逐渐扩展到学校、村庄、城市,直至自己的祖国,这已经完全是一种博大深厚的情感了。但是这种情感不能就此止步,还应当继续发扬光大,把人真正地作为人来热爱,要做爱国主义者,不做民族主义者。
强化训练
③出自善良愿望的远大志向从小事开始——愿自己的亲人幸福,这一愿望逐步扩大,就包括了范围更加广阔的内容,这有点像水面上的涟漪,水面的圆形波纹一圈一圈向外荡漾,波及越远渐趋微弱。
强化训练
④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智慧结合。什么样的爱才叫智慧爱呢?我认为智慧爱是有底线、讲规矩、守原则的爱,智慧爱是平等、尊重、充分自由的爱,智慧爱是尊重个性、扬长避短的爱,智慧爱是理性、冷静、科学进取的爱,智慧爱是身心相伴、共同成长的爱。爱,不能是盲目的,凡事总爱激动兴奋的母亲,一味夸奖娇惯她的孩子,可能养育出一个精神残缺的畸形儿;凡事保持理智冷静的母亲,懂得适时点醒骄横无礼的孩子,可能培养出一个明理谦逊的公民。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对待你所喜爱的人善良,对待周围其他的人也应该如此。必须善于明辨什么是必要的应酬,什么是无聊和虚伪。智慧给智慧者带来的是良好的名声和长久的幸运,可靠的幸福,还有良心的平静。这种良心的平静在一个人的晚年比什么东西都更加珍贵。
强化训练
⑤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忠诚结合。对重大原则保持忠诚的态度,事无巨细都有所遵循。缺乏忠诚因素的爱是圆滑。圆滑难以持久地支撑局面,命运或早或迟会转过身来惩罚圆滑者本人。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城市和人民要忠诚,对家乡要忠诚,对纯洁无瑕的青春要忠诚,对祖国要忠诚。对真理——没有矫饰的真理,符合正义的真理——保持忠诚。 (节选自课后推荐篇目有删改)
强化训练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与孔子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什么区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择善而从最重要。(1分)本文的“择善而从”指的是让所有人幸福,扩大爱的范围。孔子的“择其善者而从之”是选择有优点的人学习。(2分)
强化训练
2.请你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其一,判断它最适合作为选文哪一段的论据并简述理由。(3分)
【链接材料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链接材料二】
1934年,长征路上,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身受重伤,不幸被俘后,抵制了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牺牲时高呼:“告诉你们,我永远是共产党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作为第②段的论据,(1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观点是爱所有的人和第②段的观点“让所有人幸福,扩大爱的范围”相符合。(意思相近即可)(2分)
材料二作为第⑤段的论据最合适,(1分)陈树湘牺牲时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第⑤段的观点“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忠诚结合”相符合。(意思相近即可)(2分)
强化训练
3.“人家都转了,我不转,还是朋友吗?”于是,盲目地跟着转发微信朋友圈,善良变成了一种廉价的“秀”。请你结合本文观点评述这一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盲目地跟着转发微信朋友圈,这不是真朋友的表现,反而让善良变成了一种廉价的“秀”,文中说到“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智慧结合” “智慧爱是有底线、讲规矩、守原则的爱。”在朋友面前无原则的“善”,反而显得情谊不真诚。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强化训练
道德修养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7分)
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其道理质朴可见:________________。今天,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我们品质的砥石。
强化训练
②古人一直笃信凡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屈原矢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劝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郑板桥咏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古语都告诉我们:做事需要恒心,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强化训练
③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坚持奋斗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五四运动,青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新中国,青年们燃烧着奋斗的激情。今天,科技创新,青年们在攻坚克难;抗灾抢险,青年们在迎难逆行。青年的奋斗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坚持不懈的背后是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和担当,这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于百年浴血拼搏淬炼成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担当已熔铸成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果敢地应对前进征程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强化训练
④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人生的奋斗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妥协与逃避会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言放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面对无数的坎坷与挑战,他从不动摇,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磨炼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毅品质,最终成为人民的领袖。________________今天,在冬奥竞技、扶贫攻坚、志愿服务的一次次挑战中,一代新青年也成长起来,他们的青春熠熠生辉。
强化训练
⑤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浅尝辄止,轻言放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加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始终秉持“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理念,并自觉付诸实践。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人类提出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面对风云变幻,我们青年人应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矢志不移,坚持奋斗,不负韶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强化训练
1.根据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事要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一着不落地坚持下去必成大器。
强化训练
2.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甲】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做诗人,他用激
昂的诗句歌咏祖国,歌咏光明;做学者,他埋首典籍,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
然;做斗士,他“拍案而起”,伟岸形象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乙】雷锋在新社会体会到人的尊严,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满怀对新生活的
憧憬,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意义。雷锋精神成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丙】袁隆平青年时代就立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从不放弃,
坚持奋斗塑造了他不服输的意志品质。“杂交水稻之父”做了一辈子科研,取
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丙
强化训练
3.说出第⑤段画线处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运用对比论证,(1分)分析了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和成功者成功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理念的重要性,使该理念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2分)
强化训练
四、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3小题。(10分)
【文本一】 谈青年的责任担当
①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强化训练
②青年要担当,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青年时就立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并用一生来践行,正是这样的崇高理想成就了他的伟大事业。青年最有朝气,最肯学习,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早一点明确人生的方向,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青年只有树立崇高理想,才能获得动力,激发潜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强化训练
③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鲁迅先生便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救国道路的,他最初为实业救国而学洋务,转而为寻求救国道路远赴日本学医,后来意识到精神上的“愚弱”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疗救”,就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地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唯其如此,才能担当重任。
强化训练
④青年要担当,就要锤炼过硬本领。“责重山岳,能者方可为之。”担当需要本领,本领源自学习。青春年华是学习的大好时光,青年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知行合一,探求真学问,锤炼真本领。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青少年时北立志向学,虽历经磨难,始终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现在的中国青年处于好时代,读书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更应该珍惜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为青春远航蓄力。
强化训练
⑤落实责任担当应该有方向、有情怀、有行动。青年只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才能在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作者:张建林。有删改)
强化训练
【文本二】 青春最美是担当
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中国说》中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一个多世纪以来激励着一位又一位中国青年自觉地将国家前途和时代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奋进的光辉的形象。
强化训练
②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了革命前辈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奋斗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现场,在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都有“青年突击队” “青年攻坚组”的旗帜飘扬;在“天宫” “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都有青年在担重任、挑大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无数平凡岗位上都有青春的笑脸在洋溢,青春的光彩在绽放。
强化训练
③青春之所以美丽,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就有着亮丽的底色,更是因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给它增添了灿烂的色彩。青春因为担当而至美,人生因为担当而精彩。
强化训练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文本开篇都引用名言作为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
令人信服。
B.文本一第②段引用诗句来突出理想的作用,强调青年应早日树
立崇高理想。
C.文本一第④段用彭士禄的事例证明要有真本领,就应勤奋学习,
知行合一。
D.文本一主要采用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文本二主
要用举例论证明论点。
A
. . .
强化训练
2.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段首先提出“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的分论点;(1分)接着举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述“深厚的爱国情怀能够使青年勇于担当”的论点;(2分)最后再引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鼓励青年将人生理想与祖国命运相联结,具体有力地论述“青年要自觉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方能担祖国之重任”的观点。(1分)
强化训练
3.两个文本都围绕“责任担当”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一侧重于论述“青年为何担当”和“青年如何担当”的问题,开篇和结尾解读“青年担当重任”的重要意义,主体内容则从树立崇高理想、厚植爱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三个方面来解读“青年如何担当”的问题,勉励青年勇于担当;(2分)
文本二侧重于对“青年担当”的赞美与勉励,主要内容是论述中国青年在祖国的各行各业绽放青春光彩的故事,最后再深情讴歌“青春担当”之美。(2分)
强化训练
读书生活
五、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下面1~3小题。(10分)
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 (聂震宁)
①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莫言”成了当下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作家本人为此说了一句很大气的话:“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莫言为文学呼吁,实在是有感而发。
强化训练
②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朝历代把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著书立说当做“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书被不少媒体称为休闲书。其实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何尝没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
强化训练
③文学书可以是闲书,然而闲书不闲。作家白先勇认为,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的时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就是明证。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劝学”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梁晓声也有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文艺鉴赏方面的能力,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年头不是到处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吗?按照梁晓声的说法,恐怕文学书不仅不闲,实际上是成才必读之书。
强化训练
④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孔子这话讲的就是诗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汉书·艺文志》强调“诗言志”,是讲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寄托美好理想。言志的文学岂可等闲视之!更不用说文学作品往往少陈词滥调、恶八股教条、多创新之举。多读文学书,就可以多接触灵动优美的文学叙述,多呼吸新鲜活泼的文学气息,何乐而不为!
强化训练
⑤就算文学书是闲书,却也是必读的闲书。胡适对于“闲暇”曾讲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需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如今我们的闲暇时间正多起来,有人做了计算,上班族一年双休日带节假日可休息123天。倘若国人的闲暇时间大都用于吃喝玩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素质将何其堪忧!如果能闲暇读闲书,闲书多读文学书,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是的,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闲书对于很多人虽然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有益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更是“经国之大业”。因此,劝君多读文学书。
(选自2022年1月18日《学习强国》,有删改)
强化训练
1.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1分)引用《论语·季氏》中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书具有重要社会作用(若答“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也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2分)
强化训练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著书立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文学作品绝不能称为“闲书”,因为文学没有休闲娱乐功能。
C.一个人的文艺鉴赏能力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D.文学作品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 . .
B
强化训练
3.文章认为文学具有教育作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西游记》对青少年有何教育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西游记》启迪我们,人生就要有追求(梦想),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或“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强化训练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7分)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答案”的疑问。
强化训练
②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魅力。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讲求用雅致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义,含义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看到大雪纷飞,写下“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赞誉瀑布奇观,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会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歌以其意象、哲理和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韵味悠长,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强化训练
③“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也是人的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古人将人生体验、生命思考、事物观察凝聚到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世界。相似的生命经验,促使今人与古人在情感与思想上同频共振;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迸发出激励人心的力量。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超然……每读及这些诗句,就更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一时的挫折便显得不再难以逾越。
强化训练
④今天,身处现代文明的快节奏中,那些亲近自然、缘事而发的诗句,能让人逸兴遣怀,为人生掬一捧清泉。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流连秋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充满趣味的“闲看儿童捉柳花”,体现境界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借助诗歌,人们得以跳出日常的琐碎,凝视自然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 . . .
. . .
强化训练
⑤古诗是今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其中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日常哲思、闲情逸致,给予我们情感思想的共鸣、人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理解诗歌,不在于答案是否标准,而是从正确的语词训诂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地抵达诗心,给出合情合理的解读,这才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旨归。在汉字的搭配组合中探寻多样性和可能性,也是诗歌言约旨丰的独特意蕴之所在。
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正如此诗所言,古诗就像明月一般,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5日)
强化训练
1.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
B.诗歌能让人们跳出日常的琐碎,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C.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抵达诗心。
D.诗歌能照亮人的生命,滋养人的心灵。
D
强化训练
2.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论证。(1分)引用陶渊明、苏轼的诗句,证明了读诗时的片断感悟,能产生激励人心的力量。(1分)
强化训练
3.文章第④段加点的诗句能用下列哪一句替换?请说明理由。(2分)
A.簌簌衣巾落枣花 B.月落乌啼霜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可用A替换。(1分)“簌簌衣巾落枣花”是夏季的景物,与“留心夏季的”语境相符,与“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样体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好,能给人添一份诗意。(1分)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