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祥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祥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16 17: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祥云祥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物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法拉第最早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奥斯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库仑最早通过扭称实验对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了研究
D.麦克斯韦通过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提出了电磁场理论
2.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5N、F=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A. ,, B. ,,
C. ,, D. ,,
3.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碰撞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如图所示是它们碰撞前后的x-t图像,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 )
A.该碰撞为弹性碰撞
B.
C.碰撞后m1和m2运动方向相同
D.碰撞前m1和m2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组成的,已知灵敏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2mA,内电阻Rg=30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表是安培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安培表的量程为0.6A,则R=0.6Ω
D.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3V,则R=1200Ω
5.如图所示,线圈I与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相连,线圈II与电流计G相连,线圈I与线圈II绕在同一个铁芯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或断开的瞬间,电流计G指针不会偏转
B.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电流计G指针不会偏转
C.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来回移动变阻器滑动端,电流计G指针不会偏转
D.因为线圈II所在的回路中没有电源,所以电流计G指针始终不会偏转
6.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以振子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 t=0.4s时,振子的回复力方向向左
B. t=0.8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
C. t=0.8s到t=1.2s的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 t=1.2s到t=1.6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势能逐渐增大
7.某高层建筑顶部广告牌的面积S=15m2,有大风正对广告牌吹来,风速v=10m/s,大风吹到广告牌上后速度瞬间减为0。已知空气密度,则该广告牌受到的风力大小约为( )
A.180N B.360N C.1800N D.3600N
8.在图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使用a图所示的同一套装置观察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已知二人实验时所用的单摆的摆长相同,落在木板上的细砂分别形成的曲线如b图所示,下面关于两图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a) 图(b)
①甲图和乙图表示砂摆摆动的周期相等
②甲图表示砂摆摆动的幅度较小,乙图摆动的幅度较大
③二人拉木板的速度不同,甲、乙木板的速度关系v乙=2v甲
④二人拉木板的速度不同,甲、乙木板的速度关系v甲=2v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动。从O点起振开始计时,振子第一次到达M点用了0.3秒,又经过0.2秒第二次通过M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
A. 秒 B. 秒 C.1.4秒 D.1.6秒
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1: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两物体被反向弹开,则A、B两物体滑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μA=μB,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不动
B.若μA=μB,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向右运动
C.若μA:μB=2:1,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向右运动
D.若μA:μB=2:1,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不动
11.“神舟十三号”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离地面大约十公里的地方打开主降落伞,一段时间后返回舱开始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从离地13m处经1.5s到达离地1m处,此时返回舱上的四台反冲发动机同时点火提供恒定作用力,使返回舱到达地面时速度减为2m/s,从而实现软着陆。设返回舱的质量为3103kg,取g=10m/s2,忽略反冲发动机点火后主降落伞对返回舱的作用和空气对返回舱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下落过程中,降落伞对返回舱做功的功率逐渐减小
B.反冲发动机工作时,舱内航天员的加速度大小为3g
C.减速过程反冲发动机对返回舱做的功为9.0104J
D.减速过程反冲发动机对返回舱的冲量大小为2.4104N s
12.带有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小车的质量M=3kg,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圆弧下端水平。有一质量m=1kg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4m/s从圆弧下端滑上小车,如图所示,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g=10m/s2,则( )
A.小球离开小车时的速度为2m/s
B.在小球滑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小球沿圆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m
D.小球从滑上小车到离开小车的过程中对小车做的功为6J
二、填空题(每小问2分,共计14分)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原理如图乙所示。图乙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质量为m1的入射小球A多次从斜轨上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然后把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B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碰,并且多次重复,实验得到小球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分别为M、N,测量xM、xP、xN分别为M、P、N距O点的水平距离。
甲 乙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小球每次可由不同位置自由滚下
B.两小球的质量关系必须m1>m2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2)若测量数据近似满足关系式 (用m1、m2、xM、xP、xN表示),则说明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3)若碰撞中同时满足机械能守恒,则满足的关系式为
14.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用L、n、t表示);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像如图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4)有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如图丙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图线c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值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50次全振动记为49次
C.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求:
(1)写出该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时的位移;
(3)从t=0到的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为多大?
16.(8分)物理课上,老师邀请一位同学共同为大家演示了一个实验。如图,同学托举着一块质量为M=2kg的砖块,老师用质量为m=1kg小铁锤以大小为v1=2m/s的速率向下击打,击打时间为t2=0.01s,击打后小铁锤以大小为一个的速率弹回,砖块受到击打后在手中的缓冲时间为t2=0.5s,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忽略锤子自身重力,求在击打过程中,锤子受到砖的平均作用力F1的大小;
(2)忽略锤子和砖的撞击过程中砖受到的重力,求砖在手上缓冲过程中受到手的支持力F2的大小。
17.(9分)如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AB间距离L=6m,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A、B间电势差U=15V;现使电荷量的点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求:
(1)此过程,静电力对该点电荷所做的功是多少?
(2)若B点的电势,则A点的电势是多少?
(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是多少?
18.(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0.5m的光滑圆弧曲面与倾角为足够长的固定粗糙斜面MN在N点平滑相接,质量为0.04kg的小物块B恰好静止在斜面上,此时物块B与N点的距离为0.25m。另一质量为0.2kg的小物块A从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释放,通过N点滑上斜面,与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A运动到N点时对曲面的压力;
(2)从物块A与B第一次碰撞到两物块再次碰撞经历的时间。
祥云祥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A D B D C B AC BD BD AD
二、填空题
13.(1)BC (2) (3)
14.(1)AD (2) (3) D(4)A
三、解答题
15.(1)由图像知
,,

则表达式为
(2)把代入表达式得
(3)时间为
所以通过的路程为
16.(1)规定向下为正方向,锤子动量变化量为
由动量定理有
代入数据可得锤子受到砖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
(2)规定向下为正方向,锤子和砖碰撞过程中取砖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过程中锤子对砖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方向向下,设砖被锤子打击后的速度大小为v2,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解得
缓冲过程,对砖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联立解得
17.(1)静电力对该点电荷所做的功是
解得
(2)由,得
(3)A、B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
则电场强度为
解得
18.(1)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
设物块A运动到N点时受到曲面的支持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曲面受到的压力
与竖直方向夹角37°斜向下;
(2)滑上斜面后,对物块A,设加速度为a,与物块B碰撞前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联立解得
物块A与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物块A速度为,物块B速度为v1,满足动量守恒、动能守恒,即
联立解得
因为物块B恰好静止在斜面上,碰撞后物块B匀速运动,物块A与物块B碰后,物块A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设经时间t第二次碰撞,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