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综合题提分训练(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综合题提分训练(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6 21: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中考地理复习:综合题提分训练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周期是____。
(2)元旦这一天,地球的位置距离A、B、C、D四点最近的是____点,当天福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当天福州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____(高或低)。
(4)当地球公转到图中D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此时澳大利亚(南半球)的季节是____。
2.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_。
(2)DEF三地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形成较大村镇的是____________。
(3)图中主干河流①处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计划将小河水引到③处,①→③和②→③线路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_线路。
(4)图中若量得①、③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____千米。
(5)周末准备到该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行动方案,应选择的地图是________(填“气候类型分布图”或“等高线地形图”)。
3.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等方面来归纳。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沿30°N亚洲地形剖面图、沿80°E亚洲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欧洲地形图、欧洲不同海拔的陆地占比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亚洲外流河水系应呈现出____的分布特点;从南北方向看,亚洲大陆边缘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
(2)观察材料二可以看出,欧洲山地多分布在____(方位)。
(3)欧洲最长河流是____,也是世界最长的____(内流/外流)河。
(4)从“欧洲不同海拔的陆地占比图”分析,欧洲的地形特点是_____。
(5)欧洲的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其中从气候角度上分析_______;从社会经济角度上分析_________。
4.下图示意非洲地形和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西临A____(大洋),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
(2)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B是____,非洲北部有世界最大的____沙漠。
(3)非洲地形以____为主,地势总体特征____。
(4)①地位于____(地形区),造成①、②两地气候和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北美洲气候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图1示意北美洲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2示意北美洲冷、暖气流运动方向、图3示意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北美洲地形
(1)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____(山脉),中部是广阔的____(地形区),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
探究北美洲气候
(2)从纬度位置看,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五带),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
探究影响北美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3)读图可知,北美洲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气温____(递增/递减),南北温差____(大/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
(4)冬季,来自极地的____(炎热/严寒)气流,穿过中部____(地形类型),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使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因此甲地气温比乙地____(高/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
(5)北美洲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____(南北狭长/东西宽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
6.“金砖国家”一词BRICS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英文首字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而得名。读“金砖国家”分布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金砖国家”中位于非洲的国家是____,同处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是____。
(2)目前,“金砖国家”人口约占世界的42%,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
(3)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俄罗斯亚洲部分三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原因是:____。
(4)月月在制作国家地理卡片时,漏掉了国家名称,请你帮助她辨识出属于美国的地理信息( )
①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②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
③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④地球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⑤季风气候显著⑥“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区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5)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7.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朱自清《春》节选: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东风”是来自____洋的湿润的____(风向)季风。
(2)当盛行“东风”的时候,“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对于甲____(地形区)来说,河流涨水且流量达到最大的季节是____季。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图中A、B两城市杏花开花日期不尽相同,日期较晚的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丙____(山脉)以北的乙地区“泥土”是肥沃的“____土地”,耕地类型属于____。
8.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读图回答问题。
(1)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图一中①山脉东侧是华北平原,其气候类型是图三中的____(填字母);西侧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____资源尤为丰富,此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②是____山脉。
(2)读图一,甲、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____省,其中河流乙注入____海。乙河流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____河段。
(3)图一中的③④⑤⑥是我国的四大盆地,其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分布有我国最大沙漠的是____。(填代号)读图二,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该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
9.受异常天气影响,预计我国的水稻、小麦、甘蔗、玉米等多个农产品可能减产。图示意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中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气候看,A线大体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从地形上看,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和丘陵地形区。
(2)我国的邻国甲是____(名称)。乙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牧区,在这里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
(3)某制糖厂欲到丙省大量采购的制糖原料应是____(填甘蔗或甜菜)。
(4)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气候优势是____。
10.读下列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这里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密布;这里人烟稀少,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河流众多,是江河之源。上世纪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下图为环保人士与野牦牛的“对话”。
(1)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2)这里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地带,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____
(3)为还野牦牛一片生存空间,我国政府及环保人士采取了哪些措施?
(4)本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和小麦等,当地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请分析原因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1.(1) 自西向东 一年
(2) D 昼短夜长
(3) 夏至 高
(4) 南回归线或23.5°S或南纬23.5° 夏季
2.(1)山顶(山峰)
(2) F地 E地
(3) 自西向东 ①→③
(4)60
(5)等高线地形图
3.(1) 放射状 平原
(2)南北两侧
(3) 伏尔加河 内流
(4)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5) 水流平稳(降水较多,河流水量丰富;无结冰期,四季通航等 人口稠密,需求量大
4.(1) 大西洋 热带
(2) 苏伊士运河 撒哈拉
(3) 高原 东南高,西北低
(4) 刚果盆地 地形地势
5.(1) 落基山 中央大平原
(2) 北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递减 大 纬度因素
(4) 严寒 中央大平原 低 地形因素
(5) 南北狭长 地形
6.(1) 南非 俄罗斯、中国
(2)印度
(3)纬度较高,气温低
(4)B
(5)B
7.(1) 太平 东南
(2) 东北平原(或辽河平原) 夏
(3) B 地形
(4) 秦岭 黄 旱地
8.(1) A 煤炭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喜马拉雅
(2) 青海 东 荆江
(3) ③ ④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9.(1) 400 温带大陆性 平原
(2) 俄罗斯 青海 热量
(3)甘蔗
(4)雨热同期
10.(1)高寒
(2) 河谷 气温低,热量不足
(3)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狩猎;保护植被等
(4) 青稞 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累积;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