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6 17:30:4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2021·椒江)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流金岁月,似水年华,椒江葭址老街走过清末的繁盛,走过近代的沉寂,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而今,老街重建,wàn xiàng gēng xīn   ,地标建筑文昌阁hé rán zài mù   ,数十栋经过修缮的明清古建筑,cuò luò yǒu zhì   地分布在青石板路旁。台州大隐书局便在其中,各类shū jí   应有尽有,pái huái   其间, 让人liú lián wàng fǎn    。
二、下面都是单选题。
2.(2021·椒江)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颤栗(zhàn) 焚烧(féng) 炽热(zhì) 信手拈来(niān)
B.模样(mú) 僧人(sēng) 坚劲(jìn) 锲而不舍(qiè)
C.宝藏(zàng) 栖息(xī) 教诲(huì) 头晕目眩(yūn)
D.依偎(wēi) 歼灭(jiān) 刹那间(chà) 戛然而止(jiá)
3.(2021·椒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踌躇 骇人听闻 碌碌终生
B.恻隐 粗制烂造 美妙绝伦
C.荒缪 重峦叠嶂 怒不可遏
D.执拗 冥思苦想 通霄达旦
4.(2021·椒江)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孰为汝多知乎 B.司空见惯 夜静春山空
C.声泪俱下 野径云俱黑 D.与人为善 通国之善弈者也
5.(2021·椒江)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敌人只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没什么可怕的。
B.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C.阖家团圆的节日里,战士们仍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
D.面对新冠疫情,无数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奔赴抗疫一线,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6.(2021·椒江)下列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C.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D.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
7.(2021·椒江)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喜悦涌进了他的心中,-颗心仿佛荡漾在春水里。
C.那女人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D.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夜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8.(2021·椒江)下列句子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B.写梗概先理清内容,把握要点:再保留“主干”,去除“枝叶”;最后锤炼语言,使语意清楚连贯。
C.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推荐了四本外国名著。其中“大海中的白银”“渡鸦像一张写字台”这些不可思议的情节出自《骑鹅旅行记》。
D.《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故乡》。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9.(2021·椒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红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B.各地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一,存在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准确率不高。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肥胖儿童的主要原因,适时的运动对于儿童来说很有必要。
10.(2021·椒江)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在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盛夏,云骤风疾,雨势凶猛,风雨齐刷刷地铺天盖地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被屋檐梳理成粗粗的雨线
②击落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响
③密密的雨或硕大的雨点
④从屋檐上飞流直下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11.(2021·椒江)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我们对书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仔细观察,以下作品分别是哪一位书法家的?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頻   
三、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2.(2021·椒江)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欣赏田园风光,我们总会想起王安石的“   ,两山排闼送青来”:寒食节时,我们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遇到困难,我们会用“   ,任尔东西南北风”激励自己;遇到老人哀叹“夕阳无限好,   ”我们可以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劝慰他。
(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谈到死的意义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   ,   ,   ”。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可以用《周易》中的“   ,   ,   “来解读。
(4)经典名著中不乏奇人,他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施耐庵的《   》(填作品名)中,华荣射箭技术令人赞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   (填人名)神机妙算,被称为智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苏七块的   (填人物本领)堪称绝活。
四、阅读与理解(30分)
(2021·椒江)小古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①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②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②孰:相当于“……跟(与)……相比,哪个(谁)怎么样”。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恐已暮矣(暮:晚了) B.何不炳烛乎(炳:手持)
C.日出之阳(阳:阳光) D.安敢戏其君(戏:戏弄)
14.文中师旷用三个比喻说服晋平公,请摘录其中的一个比喻并解释。
15.读了这则小古文,我认识了一个   的晋平公,   的师旷。
16.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2021·椒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5G,改变人类的生活
材料1: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8年以来,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在人们眼里,它是这样的:
材料2:
在5G物联网内,人们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
5G+实现智能家居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巳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你吃过早餐后,遥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始了视频会议……5G+家居,提升智能生活家居体验。
5G+助力医疗健康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为了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1年9月,椒江区申报的“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入选国家试点,浙江仅6家,台州唯一。医疗领域还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5G 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
专家预测,5G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始,未来6G将带领人类彻底走进万物互联的世界,“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17.根据文本内容,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5G是什么?在人们的眼里,5G犹如“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将万物互联。
B.5G助力远程医疗手术,低时延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极大降低手术风险,确保生命安全。
C.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D.万物互联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使网络连接变得更有关联和价值,“手机”将从世界上消失。
18.从材料1中任选一幅图说明5G的主要特点。(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
19.请结合材料畅想一下:5G 还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至少写出两点)
(2021·椒江)现代文阅读。
①说真的,这种事我还从来没做过。原因有两条,一是学习太紧张,二是难为情,也许后者一直是主要原因。
②端来热水,准备好毛巾,准备就绪,但我却迟迟没能叫母亲坐下。经过几分钟的调整,我鼓起勇气对正在厨房刷碗的母亲说了声:“妈,你过来一下。”声音很轻,近似耳语。
③“干什么?”母亲回答道。.
④“妈,你坐下,我给你洗脚……”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面红耳热,呼吸急促。我低着头摆好板凳,不让母亲看到我局促的样子。
⑤沉默……
⑥母亲竟愣在那里,半晌才醒过神。“好,好…….”母亲赶忙答应。
⑦母亲坐了下来,我挽了挽衣袖,捧起母亲的脚。
⑧这是一双多么苍老的脚,肤色暗淡,毫无光泽,硬邦邦的没有弹性,脚指甲弯曲得变了形,乍看上去如同一段枯树桩。
⑨天哪,这是母亲的脚吗?是那双陪我玩耍、细腻柔滑的脚吗?我努力唤起尘封的记忆,但这双脚太苍凉,太陌生,远不是我所能想到的。
⑩我偷偷瞟了一眼母亲,母亲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几道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我一只手捧着母亲的脚,另一只手用水轻轻地搓洗。此时抬头看着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我,四目相视,无言以对。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地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啰嗦,而是很有味地听着,这种氛围令我沉醉……
那夜,我失眠了。母亲难以形容的惊喜令我窘迫,母亲溢于言表的喜悦令我无地自容。我做的太少了,母亲付出的太多了。母亲为我耗干了心血,付出了青春,如果不学出个样来,怎么对得起母亲呢?
母亲的脚厚重而有力量。我时常想,母亲的脚像一台辛勤的除草机,为我除去人生道路上的荆棘:母亲的脚又像一根顶天立地的铁柱,为我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
20.阅读短文,梳理以下情节,完成填空。
2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自然段的“沉默……”表达了我和母亲之间的难为情,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B.短文以平常小事为切入口,以我和母亲的表现推动情节发展,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C.“这种氛围令我沉醉”指母亲讲的故事非常引人入胜,我已经完全被吸引了。
D.第①自然段以比喻表达母亲的脚在我成长中的作用,以小见大,歌颂母爱的伟大。
22.第⑧自然段是   描写,写出了母亲的脚   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   ;第⑨自然段是我的   描写,表现了我   的心情。
23.“那夜,我失眠了。母亲难以形容的惊喜令我窘迫,母亲溢于言表的喜悦令我无地自容。”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24.如果请你给这篇文章取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并说明理由。
五、习作(30分)
25.(2021·椒江)习作。
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翘首期盼春天的时候,你可曾知道,其实,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温暖的回忆,涌动的真情,无私的给予,关切的问候,真心的付出……请你以“春天在这里”为题,选择最能触动心灵的一件事,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要求条理清楚,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本题要考查书写能力。请认真书写,做到正确工整,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可用修改符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万象更新;赫然在目;错落有致;书籍;徘徊;流连忘返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万象更新”的“象”不要写成同音字“像”,“赫然在目”的“赫”不要写成形近字“郝”,“书籍”的“籍”不要写成形近字“藉”,“流连忘返”的“返”不要写成形近字“反”。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万象更新、赫然在目、错落有致、书籍、徘徊、流连忘返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项中“焚烧”的“焚”正确读音为fén,“炽热”的“炽”正确读音为chì 。
B项中“坚劲”的“劲”正确读音为 jìng 。
C项中“栖息”的“栖”正确读音为 qī 。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3.【答案】A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正确
B.项中,粗制滥造: 制作不顾质量,马虎草率。 “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
C项中,荒谬: 意思是极端荒唐,非常不合情理。 “荒缪”应为“荒谬”
D项中,通宵达旦: 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通霄达旦”应为“通宵达旦”。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4.【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见微知著”中的“知”意思是“知道”。“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同“智”,意思是“智慧”。
B项;“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官名。“夜静春山空”中的“空”意思是“空旷”。
C项中两个“俱”意思都是“全,都”。
D项;“与人为善”中的“善”意思是“善意”,“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意思是“擅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
5.【答案】B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A项“乌合之众”乌合:像乌鸦聚集在一起。形容临时凑合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C项“无怨无悔”没有懊恼和怨恨。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D项“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6.【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A、B、C正确;
D项书名号之间不需要用顿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7.【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C、D三项都是夸张手法;
B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8.【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项“渡鸦像一张写字台”出自《爱丽丝漫游奇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9.【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先说“我班”,再说“全校”。
B项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问题”。
C项正确
D项语序不当,“肥胖儿童”应为“儿童肥胖”。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排列语序。答题时先读一读题干句子及选项句子,再依据逻辑关系分析,先描述“密密的雨或硕大的雨点”,接着写“被屋檐梳理成粗粗的雨线”,然后写“从屋檐上飞流直下”,最后写“击落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响” 可知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1.【答案】D;C;A;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A《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
B《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C《三门记》:全称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赵孟頫书并篆额。属于楷书。所以《三门记》赵孟頫的作品。
D. 欧阳询书法风格特点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特点主要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款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故答案为:D、C、A、B
【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识的积累与识记,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
12.【答案】(1)一水护田将绿绕;寒食东风御柳斜;千磨万击还坚劲;只是近黄昏;门前流水尚能西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水浒传;诸葛亮;正骨拿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结合题干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结合题干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结合题干中的“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即景抒情的诗《登乐游原》,结合题干中的“夕阳无限好”,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只是近黄昏”。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结合题干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可知填写的诗句是“门前流水尚能西”。
(2)结合题干中的“《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谈到死的意义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可知填写的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出自 《周易》 结合题干中的“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考查名著及课文内容的掌握。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被称为智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苏七块的正骨拿环堪称绝活。
故答案为:(1)一水护田将绿绕;寒食东风御柳斜;千磨万击还坚劲;只是近黄昏;门前流水尚能西(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水浒传;诸葛亮;正骨拿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故诗文的默写,有名言警句,还有课文的理解。平时要注意课外名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培养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读书,增加知识储备。
【答案】13.B
1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
15.老而好学;循循善诱
16.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含义。A、C、D正确。B项中“何不炳烛乎”中的“炳”意思是“点燃”。
故答案为:B
14.比喻:把a比作b,ab不同类,且ab间有相似点。文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把“少而好学”比作“日出之阳”,意思是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
故答案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
15.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结合“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可知晋平公老而好学。结合“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可知师旷循循善诱。
故答案为:老而好学;循循善诱
16.这段文字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强调了时时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年轻人珍惜大好时光,立志向学,成就一番事业。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②“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只争朝夕,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
故答案为: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答案】17.D
18.示例:图1如果说从1G网到4G网实现了自行车向飞机的转变,那5G网就如同搭上了火箭。
19.5G可以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5G+智慧校园可以提高校园管理效率和水平。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2)分析图表应注意: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17.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A、B、C正确。D有误,“手机'将从世界上消失”这一说法太过绝对。
故答案为:D
18.结合图l:高速率与前几代信息技术相比,5G的速度非常快,如果说1G像踩着滑板前行,2G像骑自行车,3G像开汽车,4G像飞机飞行,那么5G就像火箭升空,将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高速体验。
故答案为:图1如果说从1G网到4G网实现了自行车向飞机的转变,那5G网就如同搭上了火箭。
19.结合材料2:①可以体验5G云游戏、全景摄像头,还有5G网络控制的家用电器﹑手机、游戏机、电影屏幕等。②早上起床,智能机器人递给我的衣服裤子不仅是精心挑选量身定做的,而且还可以根据身体状况改变颜色,蓝色表示健康,绿色代表疲劳,红色代表身体不适。
故答案为:5G可以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5G+智慧校园可以提高校园管理效率和水平。
【答案】20.要给母亲洗脚;脸露笑容,眉头舒展;仔细洗脚;脸上写满幸福
21.C
22.细节;苍老;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心理;难以置信和心疼
23.洗脚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母亲如此幸福,这是因为“我"平日为母亲做的太少了,“我"感到很惭愧。
24.示例一:苍老的脚︰本文以“洗脚"为线索,所以在题目中要突出“脚”";再者,脚的苍老正象征着母亲的日夜操劳,以小见大。
示例二:给母亲洗脚,因为本文围绕给母亲洗脚这件事,表达了母亲在“我"成长中的作用,以小见大,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要想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描写手法,需要深入地理解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句子的表现形式。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5)本题考查学生加标题的能力。标题一般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题。
20.结合“母亲坐了下来,我挽了挽衣袖,捧起母亲的脚。”“我偷偷瞟了一眼母亲,母亲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几道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了。”“我一只手捧着母亲的脚,另一只手用水轻轻地搓洗。”“此时抬头看着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我,四目相视,无言以对。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地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啰嗦,而是很有味地听着,这种氛围令我沉醉……”来慨括。
故答案为:要给母亲洗脚;脸露笑容,眉头舒展;仔细洗脚;脸上写满幸福
21.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A、B、D正确;C:有误,“这种氛围令我沉醉”指我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所感染 ,我已经完全被吸引了。
故答案为:C
22.考查了描写手法。第⑧自然段 “这是一双多么苍老的脚,肤色暗淡,毫无光泽,硬邦邦的没有弹性,脚指甲弯曲得变了形,乍看上去如同一段枯树桩。”是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的脚苍老的特点,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第⑨自然段“天哪,这是母亲的脚吗?是那双陪我玩耍、细腻柔滑的脚吗?我努力唤起尘封的记忆,但这双脚太苍凉,太陌生,远不是我所能想到的。”是我的心理描写,实际上暗指母亲一生操劳,表现了我难以置信和难过、自责的心情。
故答案为:细节;苍老;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心理;难以置信和心疼。
23.母亲一生为“我”费尽心血,不求回报,“我”仅仅是为她洗脚,就让她感到惊喜又幸福,这让从来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的“我”感到很惭愧、自责。
故答案为:洗脚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母亲如此幸福,这是因为“我"平日为母亲做的太少了,“我"感到很惭愧。
24.本文主要按照洗脚前、洗脚时、洗脚后的顺序,写了“我”给母亲洗脚的事。看到母亲的脚,就想到她的付出,对“我”的爱。所以可加标题“给妈妈洗脚”。
故答案为:示例一:苍老的脚︰本文以“洗脚"为线索,所以在题目中要突出“脚”";再者,脚的苍老正象征着母亲的日夜操劳,以小见大。示例二:给母亲洗脚,因为本文围绕给母亲洗脚这件事,表达了母亲在“我"成长中的作用,以小见大,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25.【答案】那感动的一刻 在我的脑海中,很多事已渐渐模糊,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雨,我接到妈妈的命令——去买菜。我打着伞,极不情愿地走出家门,因为我正在看书,而且恰好看到最精彩的地方!
卖菜的是一个穿着朴素,四十多岁的大妈。她满脸慈祥,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鱼尾纹,黑发中也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发。我拿起几个成色不错的白菜,问:“这些多少钱啊 "“我先称一下,请稍等。"大妈爽快地接过白菜,转过身去拿秤。这时,我看到菜摊上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我想买几个回去吃,这时才发现我的钱是买不起香蕉的!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可以偷偷拿一个啊!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偷偷拿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反正周围又没有人,我以后就不这样干了,这是唯一的一次!我做出了决定后,偷偷瞄了一眼背对着我专心称菜的大妈,飞快地拿起一个香蕉藏到了衣服里面。“好了,3块5毛。"大妈转过身,笑眯眯地递给我装了白菜的塑料袋。我脸红了,急忙把钱递过去,转身就跑。“哎——小姑娘!”身后传来大妈的喊声。完了,被发现了!我加快速度奔跑着。尽管我使出全力,但还是被妇女追上了!我低下头,等待责骂。“小姑娘,我还没有找你钱呢!"大妈喘着气,递给我一张5角纸币。我抬起头,发现大妈连伞都没打,淋着雨就跑来了。她脸上淌着雨水,慈爱地说:“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哦!"说完就跑回菜摊了。我愣住了,大妈不顾大雨倾盆给我送钱,而我却......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既感动又羞愧,我鼻子一酸。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大妈,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久久不肯散去.....那令我感动的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那感动的一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哪些事或人让你感动 父母对你无私的爱,老师的关心,朋友的帮助,还是社会的上正能量 选择你印象深刻、有意义的一次感动去写。在写作时要注意抓住“感动”展开,想想在经历这件事时,你有什么体验,以及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等。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一件事令自己感动”,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作者叙事时对妇女的描写很到位,一位热心又勤劳的妇女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2021·椒江)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流金岁月,似水年华,椒江葭址老街走过清末的繁盛,走过近代的沉寂,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而今,老街重建,wàn xiàng gēng xīn   ,地标建筑文昌阁hé rán zài mù   ,数十栋经过修缮的明清古建筑,cuò luò yǒu zhì   地分布在青石板路旁。台州大隐书局便在其中,各类shū jí   应有尽有,pái huái   其间, 让人liú lián wàng fǎn    。
【答案】万象更新;赫然在目;错落有致;书籍;徘徊;流连忘返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万象更新”的“象”不要写成同音字“像”,“赫然在目”的“赫”不要写成形近字“郝”,“书籍”的“籍”不要写成形近字“藉”,“流连忘返”的“返”不要写成形近字“反”。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万象更新、赫然在目、错落有致、书籍、徘徊、流连忘返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二、下面都是单选题。
2.(2021·椒江)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颤栗(zhàn) 焚烧(féng) 炽热(zhì) 信手拈来(niān)
B.模样(mú) 僧人(sēng) 坚劲(jìn) 锲而不舍(qiè)
C.宝藏(zàng) 栖息(xī) 教诲(huì) 头晕目眩(yūn)
D.依偎(wēi) 歼灭(jiān) 刹那间(chà) 戛然而止(jiá)
【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项中“焚烧”的“焚”正确读音为fén,“炽热”的“炽”正确读音为chì 。
B项中“坚劲”的“劲”正确读音为 jìng 。
C项中“栖息”的“栖”正确读音为 qī 。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3.(2021·椒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踌躇 骇人听闻 碌碌终生
B.恻隐 粗制烂造 美妙绝伦
C.荒缪 重峦叠嶂 怒不可遏
D.执拗 冥思苦想 通霄达旦
【答案】A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正确
B.项中,粗制滥造: 制作不顾质量,马虎草率。 “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
C项中,荒谬: 意思是极端荒唐,非常不合情理。 “荒缪”应为“荒谬”
D项中,通宵达旦: 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通霄达旦”应为“通宵达旦”。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4.(2021·椒江)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孰为汝多知乎 B.司空见惯 夜静春山空
C.声泪俱下 野径云俱黑 D.与人为善 通国之善弈者也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见微知著”中的“知”意思是“知道”。“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同“智”,意思是“智慧”。
B项;“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官名。“夜静春山空”中的“空”意思是“空旷”。
C项中两个“俱”意思都是“全,都”。
D项;“与人为善”中的“善”意思是“善意”,“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意思是“擅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
5.(2021·椒江)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敌人只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没什么可怕的。
B.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C.阖家团圆的节日里,战士们仍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
D.面对新冠疫情,无数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奔赴抗疫一线,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答案】B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A项“乌合之众”乌合:像乌鸦聚集在一起。形容临时凑合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C项“无怨无悔”没有懊恼和怨恨。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D项“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6.(2021·椒江)下列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C.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D.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
【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A、B、C正确;
D项书名号之间不需要用顿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7.(2021·椒江)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喜悦涌进了他的心中,-颗心仿佛荡漾在春水里。
C.那女人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D.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夜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C、D三项都是夸张手法;
B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8.(2021·椒江)下列句子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B.写梗概先理清内容,把握要点:再保留“主干”,去除“枝叶”;最后锤炼语言,使语意清楚连贯。
C.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推荐了四本外国名著。其中“大海中的白银”“渡鸦像一张写字台”这些不可思议的情节出自《骑鹅旅行记》。
D.《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故乡》。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项“渡鸦像一张写字台”出自《爱丽丝漫游奇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9.(2021·椒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红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B.各地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一,存在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准确率不高。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肥胖儿童的主要原因,适时的运动对于儿童来说很有必要。
【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先说“我班”,再说“全校”。
B项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问题”。
C项正确
D项语序不当,“肥胖儿童”应为“儿童肥胖”。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10.(2021·椒江)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在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盛夏,云骤风疾,雨势凶猛,风雨齐刷刷地铺天盖地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被屋檐梳理成粗粗的雨线
②击落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响
③密密的雨或硕大的雨点
④从屋檐上飞流直下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排列语序。答题时先读一读题干句子及选项句子,再依据逻辑关系分析,先描述“密密的雨或硕大的雨点”,接着写“被屋檐梳理成粗粗的雨线”,然后写“从屋檐上飞流直下”,最后写“击落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响” 可知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1.(2021·椒江)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我们对书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仔细观察,以下作品分别是哪一位书法家的?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頻   
【答案】D;C;A;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A《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
B《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C《三门记》:全称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赵孟頫书并篆额。属于楷书。所以《三门记》赵孟頫的作品。
D. 欧阳询书法风格特点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特点主要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款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故答案为:D、C、A、B
【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识的积累与识记,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
三、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2.(2021·椒江)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欣赏田园风光,我们总会想起王安石的“   ,两山排闼送青来”:寒食节时,我们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遇到困难,我们会用“   ,任尔东西南北风”激励自己;遇到老人哀叹“夕阳无限好,   ”我们可以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劝慰他。
(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谈到死的意义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   ,   ,   ”。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可以用《周易》中的“   ,   ,   “来解读。
(4)经典名著中不乏奇人,他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施耐庵的《   》(填作品名)中,华荣射箭技术令人赞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   (填人名)神机妙算,被称为智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苏七块的   (填人物本领)堪称绝活。
【答案】(1)一水护田将绿绕;寒食东风御柳斜;千磨万击还坚劲;只是近黄昏;门前流水尚能西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水浒传;诸葛亮;正骨拿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结合题干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结合题干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结合题干中的“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即景抒情的诗《登乐游原》,结合题干中的“夕阳无限好”,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只是近黄昏”。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结合题干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可知填写的诗句是“门前流水尚能西”。
(2)结合题干中的“《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谈到死的意义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可知填写的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出自 《周易》 结合题干中的“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考查名著及课文内容的掌握。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被称为智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苏七块的正骨拿环堪称绝活。
故答案为:(1)一水护田将绿绕;寒食东风御柳斜;千磨万击还坚劲;只是近黄昏;门前流水尚能西(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水浒传;诸葛亮;正骨拿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故诗文的默写,有名言警句,还有课文的理解。平时要注意课外名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培养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读书,增加知识储备。
四、阅读与理解(30分)
(2021·椒江)小古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①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②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②孰:相当于“……跟(与)……相比,哪个(谁)怎么样”。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恐已暮矣(暮:晚了) B.何不炳烛乎(炳:手持)
C.日出之阳(阳:阳光) D.安敢戏其君(戏:戏弄)
14.文中师旷用三个比喻说服晋平公,请摘录其中的一个比喻并解释。
15.读了这则小古文,我认识了一个   的晋平公,   的师旷。
16.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答案】13.B
1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
15.老而好学;循循善诱
16.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含义。A、C、D正确。B项中“何不炳烛乎”中的“炳”意思是“点燃”。
故答案为:B
14.比喻:把a比作b,ab不同类,且ab间有相似点。文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把“少而好学”比作“日出之阳”,意思是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
故答案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
15.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结合“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可知晋平公老而好学。结合“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可知师旷循循善诱。
故答案为:老而好学;循循善诱
16.这段文字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强调了时时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年轻人珍惜大好时光,立志向学,成就一番事业。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②“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只争朝夕,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
故答案为: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2021·椒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5G,改变人类的生活
材料1: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8年以来,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在人们眼里,它是这样的:
材料2:
在5G物联网内,人们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
5G+实现智能家居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巳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你吃过早餐后,遥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始了视频会议……5G+家居,提升智能生活家居体验。
5G+助力医疗健康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为了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1年9月,椒江区申报的“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入选国家试点,浙江仅6家,台州唯一。医疗领域还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5G 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
专家预测,5G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始,未来6G将带领人类彻底走进万物互联的世界,“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17.根据文本内容,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5G是什么?在人们的眼里,5G犹如“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将万物互联。
B.5G助力远程医疗手术,低时延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极大降低手术风险,确保生命安全。
C.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D.万物互联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使网络连接变得更有关联和价值,“手机”将从世界上消失。
18.从材料1中任选一幅图说明5G的主要特点。(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
19.请结合材料畅想一下:5G 还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17.D
18.示例:图1如果说从1G网到4G网实现了自行车向飞机的转变,那5G网就如同搭上了火箭。
19.5G可以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5G+智慧校园可以提高校园管理效率和水平。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2)分析图表应注意: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17.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A、B、C正确。D有误,“手机'将从世界上消失”这一说法太过绝对。
故答案为:D
18.结合图l:高速率与前几代信息技术相比,5G的速度非常快,如果说1G像踩着滑板前行,2G像骑自行车,3G像开汽车,4G像飞机飞行,那么5G就像火箭升空,将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高速体验。
故答案为:图1如果说从1G网到4G网实现了自行车向飞机的转变,那5G网就如同搭上了火箭。
19.结合材料2:①可以体验5G云游戏、全景摄像头,还有5G网络控制的家用电器﹑手机、游戏机、电影屏幕等。②早上起床,智能机器人递给我的衣服裤子不仅是精心挑选量身定做的,而且还可以根据身体状况改变颜色,蓝色表示健康,绿色代表疲劳,红色代表身体不适。
故答案为:5G可以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5G+智慧校园可以提高校园管理效率和水平。
(2021·椒江)现代文阅读。
①说真的,这种事我还从来没做过。原因有两条,一是学习太紧张,二是难为情,也许后者一直是主要原因。
②端来热水,准备好毛巾,准备就绪,但我却迟迟没能叫母亲坐下。经过几分钟的调整,我鼓起勇气对正在厨房刷碗的母亲说了声:“妈,你过来一下。”声音很轻,近似耳语。
③“干什么?”母亲回答道。.
④“妈,你坐下,我给你洗脚……”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面红耳热,呼吸急促。我低着头摆好板凳,不让母亲看到我局促的样子。
⑤沉默……
⑥母亲竟愣在那里,半晌才醒过神。“好,好…….”母亲赶忙答应。
⑦母亲坐了下来,我挽了挽衣袖,捧起母亲的脚。
⑧这是一双多么苍老的脚,肤色暗淡,毫无光泽,硬邦邦的没有弹性,脚指甲弯曲得变了形,乍看上去如同一段枯树桩。
⑨天哪,这是母亲的脚吗?是那双陪我玩耍、细腻柔滑的脚吗?我努力唤起尘封的记忆,但这双脚太苍凉,太陌生,远不是我所能想到的。
⑩我偷偷瞟了一眼母亲,母亲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几道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我一只手捧着母亲的脚,另一只手用水轻轻地搓洗。此时抬头看着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我,四目相视,无言以对。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地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啰嗦,而是很有味地听着,这种氛围令我沉醉……
那夜,我失眠了。母亲难以形容的惊喜令我窘迫,母亲溢于言表的喜悦令我无地自容。我做的太少了,母亲付出的太多了。母亲为我耗干了心血,付出了青春,如果不学出个样来,怎么对得起母亲呢?
母亲的脚厚重而有力量。我时常想,母亲的脚像一台辛勤的除草机,为我除去人生道路上的荆棘:母亲的脚又像一根顶天立地的铁柱,为我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
20.阅读短文,梳理以下情节,完成填空。
2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自然段的“沉默……”表达了我和母亲之间的难为情,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B.短文以平常小事为切入口,以我和母亲的表现推动情节发展,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C.“这种氛围令我沉醉”指母亲讲的故事非常引人入胜,我已经完全被吸引了。
D.第①自然段以比喻表达母亲的脚在我成长中的作用,以小见大,歌颂母爱的伟大。
22.第⑧自然段是   描写,写出了母亲的脚   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   ;第⑨自然段是我的   描写,表现了我   的心情。
23.“那夜,我失眠了。母亲难以形容的惊喜令我窘迫,母亲溢于言表的喜悦令我无地自容。”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24.如果请你给这篇文章取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并说明理由。
【答案】20.要给母亲洗脚;脸露笑容,眉头舒展;仔细洗脚;脸上写满幸福
21.C
22.细节;苍老;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心理;难以置信和心疼
23.洗脚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母亲如此幸福,这是因为“我"平日为母亲做的太少了,“我"感到很惭愧。
24.示例一:苍老的脚︰本文以“洗脚"为线索,所以在题目中要突出“脚”";再者,脚的苍老正象征着母亲的日夜操劳,以小见大。
示例二:给母亲洗脚,因为本文围绕给母亲洗脚这件事,表达了母亲在“我"成长中的作用,以小见大,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要想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描写手法,需要深入地理解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句子的表现形式。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5)本题考查学生加标题的能力。标题一般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题。
20.结合“母亲坐了下来,我挽了挽衣袖,捧起母亲的脚。”“我偷偷瞟了一眼母亲,母亲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几道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了。”“我一只手捧着母亲的脚,另一只手用水轻轻地搓洗。”“此时抬头看着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我,四目相视,无言以对。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地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啰嗦,而是很有味地听着,这种氛围令我沉醉……”来慨括。
故答案为:要给母亲洗脚;脸露笑容,眉头舒展;仔细洗脚;脸上写满幸福
21.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A、B、D正确;C:有误,“这种氛围令我沉醉”指我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所感染 ,我已经完全被吸引了。
故答案为:C
22.考查了描写手法。第⑧自然段 “这是一双多么苍老的脚,肤色暗淡,毫无光泽,硬邦邦的没有弹性,脚指甲弯曲得变了形,乍看上去如同一段枯树桩。”是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的脚苍老的特点,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第⑨自然段“天哪,这是母亲的脚吗?是那双陪我玩耍、细腻柔滑的脚吗?我努力唤起尘封的记忆,但这双脚太苍凉,太陌生,远不是我所能想到的。”是我的心理描写,实际上暗指母亲一生操劳,表现了我难以置信和难过、自责的心情。
故答案为:细节;苍老;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心理;难以置信和心疼。
23.母亲一生为“我”费尽心血,不求回报,“我”仅仅是为她洗脚,就让她感到惊喜又幸福,这让从来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的“我”感到很惭愧、自责。
故答案为:洗脚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母亲如此幸福,这是因为“我"平日为母亲做的太少了,“我"感到很惭愧。
24.本文主要按照洗脚前、洗脚时、洗脚后的顺序,写了“我”给母亲洗脚的事。看到母亲的脚,就想到她的付出,对“我”的爱。所以可加标题“给妈妈洗脚”。
故答案为:示例一:苍老的脚︰本文以“洗脚"为线索,所以在题目中要突出“脚”";再者,脚的苍老正象征着母亲的日夜操劳,以小见大。示例二:给母亲洗脚,因为本文围绕给母亲洗脚这件事,表达了母亲在“我"成长中的作用,以小见大,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五、习作(30分)
25.(2021·椒江)习作。
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翘首期盼春天的时候,你可曾知道,其实,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温暖的回忆,涌动的真情,无私的给予,关切的问候,真心的付出……请你以“春天在这里”为题,选择最能触动心灵的一件事,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要求条理清楚,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本题要考查书写能力。请认真书写,做到正确工整,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可用修改符号。
【答案】那感动的一刻 在我的脑海中,很多事已渐渐模糊,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雨,我接到妈妈的命令——去买菜。我打着伞,极不情愿地走出家门,因为我正在看书,而且恰好看到最精彩的地方!
卖菜的是一个穿着朴素,四十多岁的大妈。她满脸慈祥,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鱼尾纹,黑发中也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发。我拿起几个成色不错的白菜,问:“这些多少钱啊 "“我先称一下,请稍等。"大妈爽快地接过白菜,转过身去拿秤。这时,我看到菜摊上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我想买几个回去吃,这时才发现我的钱是买不起香蕉的!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可以偷偷拿一个啊!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偷偷拿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反正周围又没有人,我以后就不这样干了,这是唯一的一次!我做出了决定后,偷偷瞄了一眼背对着我专心称菜的大妈,飞快地拿起一个香蕉藏到了衣服里面。“好了,3块5毛。"大妈转过身,笑眯眯地递给我装了白菜的塑料袋。我脸红了,急忙把钱递过去,转身就跑。“哎——小姑娘!”身后传来大妈的喊声。完了,被发现了!我加快速度奔跑着。尽管我使出全力,但还是被妇女追上了!我低下头,等待责骂。“小姑娘,我还没有找你钱呢!"大妈喘着气,递给我一张5角纸币。我抬起头,发现大妈连伞都没打,淋着雨就跑来了。她脸上淌着雨水,慈爱地说:“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哦!"说完就跑回菜摊了。我愣住了,大妈不顾大雨倾盆给我送钱,而我却......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既感动又羞愧,我鼻子一酸。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大妈,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久久不肯散去.....那令我感动的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那感动的一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哪些事或人让你感动 父母对你无私的爱,老师的关心,朋友的帮助,还是社会的上正能量 选择你印象深刻、有意义的一次感动去写。在写作时要注意抓住“感动”展开,想想在经历这件事时,你有什么体验,以及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等。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一件事令自己感动”,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作者叙事时对妇女的描写很到位,一位热心又勤劳的妇女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