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暑假作业
1.大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关于其生殖发育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幼体用鳃呼吸 B.成体用肺呼吸
C.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2.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
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成蛙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关于青蛙的生殖发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繁殖期间有抱对行为 B.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4.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向大叔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养蚕和养牛蛙走上了致富之路。家蚕和牛蛙都具有的发育特点是( )
①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
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③发育过程有蛹期
④变态发育
⑤有性生殖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5.下列对两栖动物变态发育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要经过受精卵、幼体、蛹、成体四个阶段
B.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
C.不存在不吃不动的化蛹时期
D.幼体和成体差异很大,形态的改变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
6.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小蝌蚪用鳃呼吸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
C.雌蛙产生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7.现在稻田里很少听到蛙声了,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蛙减少的人为因素( )
A.施用农药化肥 B.水域面积减少 C.今年干旱少雨 D.工业废水排放
8.两栖动物不能成为完全适于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体温不恒定 B. 心室中有混合血
C. 肺不发达 D.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9.“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能解释其原因的是( )
A.青蛙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互相捕食 D.人类的猎食捕杀
10.对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
A. 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 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
D. 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体、成体
1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有关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是蜜蜂,乙是蝗虫,则可表示为完全变态发育
B.若甲是蜥蜴,乙是家兔,则可表示为胎生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鸽,则可表示为卵生
D.若甲是家蚕,乙是青蛙,则可表示为体内受精
12.青蛙是农田有害昆虫的天敌,是庄稼的卫士,其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产到水中的卵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成蛙有四肢,鳃和尾都消失,用肺呼吸,能在陆地上生活。说明青蛙的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________中完成的。
(2)青蛙的皮肤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不同,是其发育过程中_________的结果。
(3)像青蛙这样的生殖方式,后代获得了双亲DNA分子携带的____,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4)保护青蛙,可减轻庄稼的虫害,减少因杀虫而施用_____造成的污染。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A正确。
B、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
C、大鲵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C错误。
D、大鲵的发育为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青蛙的幼体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A正确。
B、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属于求偶行为,B正确。
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卵细胞而不是受精卵,C错误。
D、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青蛙是体外受精,在繁殖期间有抱对行为,有利于提高受精率,A正确。
B.青蛙的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即水中受精,B错误。
C.青蛙的幼体是蝌蚪,和鱼相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正确。
D.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差很大,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解析:①牛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家蚕的发育不在水中进行,①不符合题意;②家蚕和牛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②符合题意;③家蚕的发育过程有蛹期,牛蛙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③不符合题意;④牛蛙和家蚕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所以它们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④符合题意;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牛蛙和家蚕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都是有性生殖,⑤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解析:以两栖动物中的青蛙为例,青蛙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机能等方面差异很大,且这些差异集中在短期内发生改变;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像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故选A。
6.答案:C
解析: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D.人类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废水排放都会导致水域环境的污染,从而威胁蛙的发育,A不符合题意。
B.由于人类的活动,蛙发育的自然水域环境面积越来越少,如农田、池塘等,B不符合题意。
C.干旱少雨是由于天气气候的原因,而与人类活动无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D
解析: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
9.答案:C
解析:蛙声越来越少说明青蛙数量急剧减少。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及人类的猎食捕杀都是青蛙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
10.答案:B
解析:A.蟾蜍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正确; B.蟾蜍进行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错误; C.蟾蜍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正确; D.蟾蜍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体、成体,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若甲是家蚕,乙是蝗虫,甲是完全变态发育,乙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甲是蜥蜴,乙是家兔,蜥蜴是卵生,家兔是胎生。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鸽,两者都为卵生。
D、若甲是家蚕,乙是青蛙,家蚕是体内受精,青蛙是体外受精。
故选:C。
12.答案:(1)变态发育;水
(2)细胞分化
(3)遗传信息
(4)农药
解析:(1)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变化大,属于变态发育过程。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青蛙的皮肤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3)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双亲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4)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