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市第八中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1、图2,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2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大豆具有粮食和油料双重属性,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为我国2008-2017年大豆产量、进口量与消费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
A.大豆生产集中在华北平原
B.大豆的产量持续下降
C.大豆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D.大豆进口量逐年提升
4.我国大量进口大豆是因为国内
①种植面积少 ②生产成本低 ③市场需求大 ④水资源不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
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 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A. 排灌结合 B. 大水漫灌
C. 管道渗灌 D. 精准滴灌
9. 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 生物物种减少 B. 水土流失加剧
C. 土壤板结加重 D. 地下水位下降
新疆克拉玛依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近几年信息产业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该市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吸引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打造区域性数据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建设数据中心对克拉玛依经济发展的突出意义是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发挥石油资源优势
③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 ④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与宁夏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相比,克拉玛依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最大劣势是
A.缺乏资金扶持 B.远离国内主要市场
C.信息网络通达性差 D.能源资源不足
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21世纪初,中央出台多项改革方案振兴东北,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动东北投资转型升级。下图示意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图显示
A.较高值区显著集聚 B.较低值区被较高值区包围
C.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 D.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
13.大庆一直处于失衡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丧失 B.技术人才流失
C.资源依赖过度 D.市场腹地狭小
14.为促进东北三省经济转型升级,需要
①加大工业补贴政策
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③加强资源投资驱动
④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2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旱情。至8月底,干旱灾害共造成378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干旱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①全球变暖加剧 ②副热带高压异常
③厄尔尼诺现象的存在 ④拉尼娜现象的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相比往年,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
A.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 B.湖泊湿地面积基本稳定
C.不利于秋冬季候鸟安全越冬 D.各地均可开展人工降雨度过旱期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江西省电力供应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据统计,江西2020年的能源消费量为9808万吨标煤,省内生产原煤227.23万吨,几乎没有原油、天然气生产,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条件较差。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进行新能源替代转型势在必行。有专家提出,江西省应主动寻求跨区域新能源合作,与国内资源优质区所在地政府联合组建大规模新能源电力供应源地,建设专属跨区输电通道,实现电力的自主、稳定、可持续供应。
材料二 图左示意江西省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右示意江西省2016-2020年逐年水电发电量。
(1)根据江西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特征,分析其应主动寻求跨区域新能源合作的原因(6分)
(2)从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条件角度,为江西省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选择一个优质的新能源合作区域,并说明理由(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20世纪后半期,美国基于国内劳动力成本高和保护环境的考虑,开始将制造业中、低端环节向不发达国家转移,即“去工业化”。1970年,美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38%、59%;而到了2000年,其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6%、24.9%、73.5%,同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5.1%。
材料二:自2008年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提倡再工业化战略。2017年美国某位政府要员上台后更是秉持“美国优先”原则,主动设置贸易壁垒并实施贸易保护以增强本国制造业优势,促使跨国公司的产业回流本国,以此重振美国制造业。
(1)简述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去工业化”对其国内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2)指出美国制造业回迁本土的优势条件。(6分)
(3)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从中国回流本国的态势,分析中国制造业应采取的对策。(6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的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下图是湖南省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的优势条件有哪些(6分)
(2)你是否赞成“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为什么(6分)
(3)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10分)齐市第八中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CAB 6-10 DABCC 11-15 BDCDC 16.C
17.(12分)
(1)能源生产结构以煤炭为主,水电发电量有下降趋势;能源消费结构以火电为主,新能源占比低;能源自给率低(每点2分,共6分)
(2)内蒙古自治区(2分)
与山西省相比,内蒙古自治区降水更少、晴天更多,太阳能更丰富;内蒙古自治区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地形平坦、植被稀疏,风能资源更丰富(每点2分,共4分。若选择山西省,则不得分)
(18分)
(1)导致工业失业人员增加;工人收入减少;贫困、治安等社会问题加剧;加剧城市空心化,影响城镇化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既得6分)
(2)劳动力素质高;技术水平高;政府政策支持。(每点2分,共6分)
(3)完善产业链,建设高质量、现代的产业链;挖掘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激发国内消费活力;加大科技投入,促使制造业升级;给予政策扶持,减税降费,降低国内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每点2分,任答3点既得6分)
19.(22分)
(1)地理位置优越,临近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铁路网完善,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每点2分,任答3点既得6分)
(2)赞成。郴州发展迅速,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有利于促进郴州的产业升级;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生态环境等;促进郴州科技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既得6分)
不赞成。郴州的城市等级较低;高校少,科技实力弱,人才不足;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开放程度低;资金不足。(每点2分,任答3点既得6分)
(3)有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每点2分,任答4点既得8分)
不利: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