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测试
地理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6日清晨日出前,土星、木星、火星、金星和水星会联袂成就“五星连珠”奇景(下图),人们凭借肉眼就可以目睹这幕天文奇观。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五星”不属于(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2.关于“五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间 B.都是类地行星
C.运动特征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D.都能自行发光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示意发源于太行山的拒马河的河流阶地。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垂直下降、流水侵蚀 B.地壳垂直上升、流水侵蚀
C.地壳垂直下降、流水沉积 D.地壳垂直上升、流水沉积
4.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 B.三级阶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
C.二级阶地—一级阶地—三级阶地 D.三级阶地—二级阶地—一级阶地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正在积极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区中,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6.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防止路面结冰 D.自然净化水体
16世纪,朝鲜半岛南侧青山岛的农民在原本不易储水的山坡上,通过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管理建成独特的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其表层的红泥层由捣碎的土壤烘干硬化而成,并留有少量缝隙。2014年板石梯田农作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示意青山岛板石梯田内部结构。据此完成7~8小题。
7.板石梯田农作系统中红泥层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蒸发 B.隔绝杂草 C.增加下渗 D.提供养分
8.铺设较厚的砾石层主要考虑( )
A.支撑本级梯田土壤 B.提高本级梯田蓄水量
C.为下一级梯田补水 D.减轻下一级梯田淤积
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2000-2016年,人口流动导致该地区农业( )
A.种田大户增多 B.种植结构复杂化 C.机械化率下降 D.田间管理精细化
10.根据图示资料推测,2010-2016年该地区( )
A.人口的集聚作用有所下降 B.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D.劳动力需求数量显著增加
“我是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据此完成11~12题。
11.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
12.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可能最先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事故处理 B.医疗救护 C.幼儿看护 D.道路清扫
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工人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这样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各项中,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山高坡陡 B.风沙较多 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
14.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低廉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图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读图,完成15~16题。
15.与石家庄相比,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优势( )
A.交通便利 B.经济基础好 C.地形平坦 D.环境人口容量大、发展空间大
16.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土地利用合理的是( )
A.适当扩大公共建设用地,提升城市品质 B.压缩城市公共建设用地,节约土地资源
C.围填白洋淀周边湿地,作为建设用地 D.保护白洋淀原生环境,禁止开发建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2分)
1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实验名称 热力环流
实验资料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实验思考
(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6分)
(2)说出房间内的暖气设备和壁挂式制冷设备在安装高度和位置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原理。(6分)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列举至少两个生活中实例。(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钢),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较早的钢铁工业基地。目前,其生产的手撕钢、笔尖钢等先进钢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近年来,太钢在阳曲转型发展产业园区选址,成立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钢科),依托中科院煤化所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下图为太原主要重化工企业的分布。
(1)简析太钢早期发展的主要资源条件。(6分)
(2)说明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落户阳曲转型发展产业园的有利条件。(8分)
(3)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的转型发展,太原市的一些大型重化工企业纷纷迁出市区,请推测其搬迁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汾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产于山西杏花村。杏花村地下由丰富的岩溶水资源,污染程度极小,水中富含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汾酒酿制历史悠久,选用附近的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糖化发酵剂。酿酒过程精细,技艺精良。近期,山西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了解汾酒制造工艺,感悟汾酒文化魅力”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下图示意汾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1)说明山西杏花村酿造汾酒的优势条件。(6分)
(2)请帮助地理兴趣小组拟定活动中需要调查的内容清单。(12分)
高一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C C A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B D D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2分)
17.(1)地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出现高低差异;使近地面和高空分别产生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6分)
(2)不同:一般暖气设备的安装位置较低,制冷设备的安装位置较高。
原理:空气受热后会膨胀上升,遇冷会收缩下沉。(6分)
(3)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4分)
18.(1)太原市煤炭资源丰富,能源(电力、燃料)充足;(市区及周边)铁矿资源丰富,可就近获得原料;邻近汾河,用水便利。(6分)
(2)政府政策支持;煤化所的技术力量雄厚;太钢(向高科技领域拓展)转型和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地价较低等。(8分)
(3)占地面积大,地价成本高;减少对城区的污染;转型发展,政府重新规划布局等。(4分)
19.(1)当地及附近高粱等原料丰富质优;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酿酒工艺精良(历史悠久)。(6分)
(2)汾酒厂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原料及其来源;工艺制造流程、酿造技术;汾酒的特点、种类;汾酒的产量、销量及市场;汾酒文化;环境污染与清洁生产状况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