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终极猜押卷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广东省中考终极猜押卷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7 09:14:09

文档简介

5.杜佑在《通典·历代盛衰户口》中说:“(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开凿大运
2023
河)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


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上述材
料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已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6.题6图是秦朝与唐朝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此图最能说明唐中央官制的突出特点是()
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足帝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屮书汽尚书省门卜省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站邢户罪礼部兵部删部
泰架新此茶筑简料
唐出三肖六部简图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题6图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中央机构效率低
B.废除了丞相制度
C.因分权得以集权
D.尚书省权力最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7.“北宋初年的科举,极大扩充了取士的名额去填充各级官僚机构,同时严格考校程式,提倡公平竞争,保
要求的。
证取士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从这段材料中可知,北宋初年科举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1.“曩(nd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列远古居民
A.提高官僚机构的效率
B.保障科举制的公平公正
的生产生活与这段话的描述最契合的是()
C.扩大北宋的统治基础
D.皇帝控制取士权的需要
A.北京人、山顶洞人B.元谋人、大汶口人C.河姆渡人、半坡人D.蓝田人、良渚居民
8.玉米、甘薯和花生等美洲作物的引入,增加了中国的食物供给,支撑了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尽管瘟疫等
2.根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
传染病频繁暴发,中国人口仍然从1500年的1亿迅速增长到1600年的1.6亿,到1750年,猛增至2.25
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亿。材料表明当时()
A.禅让制已经恢复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井田制完全崩溃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A.新作物的种植推动人口增长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迁移
3.有学者认为:“秦统一后,在地方完全实行扁平化的制度管理,构建‘均质疆域’,不仅不利于消除区域差
C.传染病频发导致出生率增长
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经济发展
异,反而激发出更多的社会问题。这也是秦朝未能成功管控东方地区的重要原因。”该学者的观点是
9.《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府”,“乾隆二
十二年(1757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这证实了()
A.地方行政管理需要因地制宜
B.中央对东方地区管控能力差
A.郑成功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B.台湾已纳入清政府的管辖之下
C.郡县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区域差异导致阶级矛盾爆发
C.清政府在台湾建立了行省
D.荷兰殖民者人侵占领我国台湾
4.题4图所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最初被叫作“胡床”,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0.阅读清军兵力调动表(见题10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传入中原地区。这在实质上反映了(
命令调动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沾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宋代浩脑前作庆于的年背文减
滋茶背安莺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洁
1000
题4图
题10表
A.少数民族实行汉化
B.民族交流对汉族的影响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者
C.民族矛盾完全消除
D.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
C.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D.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2023
一、选择题
1.C2.D3.A4.B5.D6.C7.D8.A9.B
(3)要求:选择明确,能将献词与当年重大的历史事件
10.C11.C12.B13.C14.A15.B16.D17.B
正确关联,解释说明有理有据。
【示例】
18.B19.D20.A21.C22.C23.A24.B25.A
选择:1953年献词《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26.C27.B28.D29.D30.A
阐释:1953年,一方面,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全
二、非选择题
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
31.(1)表现:①形成以农业为主,农工商依次发展的格
局:②生产力进步,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③纺
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另一方面,全社会各
织、造纸等手工业进步明显;④商业活跃,海外贸易进
行业实行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4分)》
一步发展。(任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4)认识:①报纸是宣传国家形势和政策的重要媒介;
原因:①北方人民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②南
②报纸对促进民众思想启蒙有重要作用:③报纸往往
方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③南方社会比较安定;④南
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④报纸记载了历史,是研究
朝政权重视农业发展。(任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
历史的重要史料。(任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分)
33.(1)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2分)
(2)不同特征:西汉时期手工业主要集中在北方或黄
(2)(此为开放性论题,论述多元不唯一,以下示例仅
河流域。(1分)隋唐时期手工业主要集中在运河沿
供参考。)
岸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1分)
【示例】
原因:西汉时黄河流域开发早,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主题: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近代化
(2分)隋唐时大运河的开凿带来了沿岸交通的便利
进程。
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旺:自魏晋以来,江南和长江
关联信息:①②⑥
流域得到开发,农业发展迅速。(2分)
论述: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英国逐渐形成了君
(3)主要特征:①商品经济空前繁荣;②农业、手工业
主立宪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工
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具有商业性;③由区域贸易扩展为全国性贸易。(任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人类进入机器大生
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产的蒸汽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的生产力
(4)趋势: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②由自然经
突飞猛进发展。
济逐渐扩展到商品经济。(回答两点即可,2分)
工业革命还加剧了殖民扩张,列强的入侵让中国遭受
32.(1)事件:洋务运动。(2分)
巨大灾难,同时也让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自
影响:①推动西方机器的引进;②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己的不足: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学习西方
③有助于培养技术工人:④有利于增加就业,改善人
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民生活。(任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便是其中代表,近代企业的创办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
(2)表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
代化进程。
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
结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
深。(2分)
条件,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将工
意图:向国人分析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呼吁国
业文明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动人类近代化进
人关注国家命运。(2分)
程。(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