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濠梁(háo) 鲦鱼(tiáo) 嘉肴(jiā) 讲信修睦(mù)
B.弗食(fú) 鲲鹏(kūn) 盗窃(qiè) 教学相长(chǎng)
C.骈死(pián) 槽枥(lì) 怒号(hào) 矜寡孤独(guān)
D.挂罥(juān) 突兀(wù) 伐薪(xīn) 选贤与能(y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抟扶摇而上者(盘旋飞翔) 请循其本(追溯)
B.虽有至道(道路) 不知其善也(好)
C.讲信修睦(培养) 才美不外见(同“现”)
D.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 系向牛头充炭直(价钱)
3.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称“诗史”。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马说》的作者唐代文学家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4.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 盗窃乱贼而不作
B.选贤与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兑命》曰“学学半”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8分)
(1)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二则》)
(2)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的诗句是“ , ”。
(4)《卖炭翁》中描写出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 ”。
(5)《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请赏析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的表达效果。(3分)
7.发挥联想和想象,将下面诗句的内容用散文体语句记叙或描写出来。(3分)
8.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刘开《问说》)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知其善也 善:好。
B.教学相长也 长:促进。
C.非问无以广识 广:广大。
D.而或不达于事 或:有时。
10.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教然后知困
(2)君子之学必好问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2.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选文【甲】论述了①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 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选文【甲】:③ 。
选文【乙】:④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低调”絮语
①所谓低调,就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得意忘形、盛气凌人,不忘乎所以、目空一切,而是以平淡的心态对待成功,谦和待人,谦虚处世。
②博学多才的启功先生是低调的。他一直反对别人称他为“大师”。他在66岁时曾写下《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是低调的。他拒绝上任何名人录,当中央领导同志去看望他,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并号召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时,他连连摆手说:“向我学习,不敢当!”
③“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真正的大师、大家,都是低调的谦谦君子。他们的低调,绝不是一时的装样,而是源于其人生观价值观中谦和不自傲的品格。
④说低调是一种品格固然不错,然而我却要说,低调首先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这种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知道自身的渺小,因而懂得敬畏大自然,懂得敬畏人世间一切永恒和博大,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他们的谦虚和低调,是在清醒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衍生的人生姿态。
⑤《克雷洛夫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马车上装着两只木桶,一只盛满美酒,一只空空如也。一路上,盛满美酒的桶沉默不语,空空如也的桶则不停地大喊大叫,又唱又跳,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是:肚里愈没有货,叫喊得愈凶。“君看桃与李,成蹊亦无言”,低调的人之所以能保持低调,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学问和见识。
⑥低调的人更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深知,一切的成功靠的都是自己诚实的劳动和不懈的追求,当别人投机取巧、大肆张扬的时候,他们做的都是诚实诚恳的蓄势待发的工作。因此,他们总是能抢占先机,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当一个目标实现以后,他们又立即把目光投向更高远的目标。他们没有时间张扬自己,更没有心情去卖弄显摆,自吹自擂。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实证着“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的道理。“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谦虚为人、低调处世的人,还能避免外界的干扰,专心于自己的事业,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⑦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这才成就了它的深邃与浩渺;被风吹上云端的尘埃,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却不知道无论它怎么张扬和炫耀,也不过就是一粒尘埃而已。
⑧和低调的人相比,喜好显摆张扬的人有时虽然能占尽风光,但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等待他们的,必将是空空如也的结局。
(有删改)
13.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14.文章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6.请为第⑥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三、写作(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管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要有信心和勇气,我们会在广阔的天空下奔跑,在浩瀚的大海中遨游;无论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不要颓丧和放弃,我们会创造美好的未来,谱写辉煌的人生。
请以“永远在________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成长、奋斗、收获、快乐、希望等;②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2.B 3.D 4.A
5.(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策之不以其道 (3)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4)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5)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二、阅读理解 。
(一)6.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对作者茅屋的破坏,并为下面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惨状蓄足情势。
7.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8.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二)9.C 解析广:动词,扩充。
10.解析划分停顿必须依据几个原则:①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②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③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第(1)句的意思是“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的困惑”,根据句意划分为:教/然后知困。第(2)句可根据句子结构划分为:君子之学/必好问。
答案(1)教/然后知困 (2)君子之学/必好问
11.解析翻译时,不但要把握特殊句式,还要注意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得分点。如第(1)句中的第一个“学”翻译成“教”,是关键所在。第(2)句是判断句,句中的“者”解释为“……的人”,应当注意。
参考答案(1)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2)好学而不能够勤于请教的人,不是真正好学的人。
12.解析第①空的答案可分析【甲】文主旨句“故曰:教学相长也”得到;第②空答案也较为明显,“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等句揭示了答案。第③④空考查两文主旨,分别抓住两文的主旨句提炼答案即可。
答案①教与学 ②问与学 ③实践出真知 ④学习要勤学善问
(三)13.生活中,为人处世要低调。
14.①对比论证,将大海与尘埃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低调的人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喜好张扬的人只能昙花一现。②比喻论证,把低调的人比成深邃的大海,把张扬的人比成云端的尘埃,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低调的人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喜好张扬的人只能昙花一现。
15.开篇提出“低调”的论题并解释其内涵;接着分别论述了低调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然后进一步论证了低调的人更是生活中的强者;最后强调了低调做人的重要性。
16.示例: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镭元素,他们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默默地投入到艰辛的研究工作中,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从数吨沥青铀矿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