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湖南省新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附件题目要求的
(2023·湖南)服装制造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分包商,产品残次率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货期允许的情况下,洛杉矶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而不是代工厂位于拉丁美洲的分包商。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面料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北美洲。据此完成各小题。
1.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是因为中国( )
A.原材料丰富 B.产业基础好 C.劳动力廉价 D.环境容量大
2.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最可能考虑的是( )
①贸易壁垒
②文化关联
③市场环境
④生产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B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工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框架:工业区位因素也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与农业区位因素比较工业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比农业小,特别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故工业区位选择在空间和时间更具有灵活性。以上分析属于综合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想得到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有政府政策优惠等。
1.A.据材料可知,东南亚服装生产的原料(棉花)来自北美洲,不是来自中国,A错误;
B.与东南亚相比,中国的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完整,产业基础好,B正确;
C.相对于东南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较高,C错误;
D.环境容量大小对人口数量有较大影响,对工业布局影响较小,D错误。
故正确的答案为:B。
2.服装是在东南亚生产还是在拉丁美洲生产都存在贸易壁垒,①错误;韩国与东南亚各国都属于亚洲,文化相近,联系较密切,韩国制造商在东南亚代工生产,考虑的因素之一是文化关联,②正确;韩国的制造商生产的服装最终生产是在美国(洛杉矶),因此无论在东南亚生产,还是在拉丁美洲生产,付市场环境都是一样的,③错误;韩国制造商之所以由东南亚代工生产,需要考虑因素是生产技能,东南亚的经济活跃,工人技术水平较高,工作熟练,效率高,故选择东南亚代工生产,④正确,C②④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2023·湖南)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如图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各小题。
3.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4.图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 B.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 D.演化出不同等级
【答案】3.B
4.D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一般都处于交通要冲,腹地广阔的地方,港口所在的城市和靠近港口地区应该比较发达。所以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港口所在地区交通要便利,有铁路、公路、管道、河道等现代化运输网与之相连,是转运枢纽集散中心;港口自身要提供一定设备和条件,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岸边装卸效率、库场面积等。
3.港口地域的发展首先从单个港口的形成起步,单个港口吸引附近的货物项港口集聚,由图可知,图中②为港口地域组合的起步阶段;随着岛屿港口的发展,海岛交通地位的提升,原单个港口规模增大,继而出现新的港口,海岛港口出现分工合作,即发展到④阶段;单个海岛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岛间交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邻海岛交通联系加强,港口地域组合发展到图中的③阶段;港口地域组合最终发展到海陆运输的联系,海岛与陆地架设路桥,实现了海陆联运,最终发展到①阶段。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4.根据上题的分析,在图中④阶段,海岛上出现了不同等级的港口,不同等级的港口之间有分工、合作,大小港口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界线,港口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2023·湖南)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如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此完成各小题。
5.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
A.金属及金属制品 B.化工制品
C.机械制造产品 D.电子产品
6.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 )
A.环境成本高 B.人力成本高 C.营销成本高 D.研发成本高
7.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 )
①扩大国际市场
②提高创新能力
③强化产业升级
④承接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5.D
6.A
7.B
【知识点】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点评】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简单的烧火做饭都能造成碳排放,任何物体被火烧后的废气都会产生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
5.由图可知,乙国金属及金属制品每吨创造的GDP为3200美元/吨,化工制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 为3200美元/吨,机械制造产业每吨人宴会厅排放创造的GDP为12900美元/吨,电子产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51200美元/吨,因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数值的倒数)最少的是电子产品,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6.由图可知,与乙国相比,甲国重点制造业部门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产值相对较小,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较少,说明甲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环境成本较高,图中的信息没有办法确定制造业产品的营销成本、人力成本的高低。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7.据上题的分析可知,甲国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反映出甲国的制造业研发投入少,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在贸易中甲国出口乙国贸易额大于乙国出口甲国的贸易额,说明甲国制造业产品生产量大于乙国。要摆脱贸易中甲国的不利地位,甲国应该优先考虑提高创新能力和强化产业升级,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B②③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2023·湖南)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眼,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陡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如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各小题。
8.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9.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10.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8.C
9.A
10.D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8.由图可知,非洲冰鼠11:00—13:00在地面上活动的个体占群体总数的比重冬季高于夏季。据材料,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正午前后(11:00—13:00)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之所以冬季冰鼠外出活动个体占群体总数的比重比夏季大,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来抵御寒冷。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9.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冰鼠分布在非洲南部某山地 (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当北京时间15:00左右时,当地的地方时为(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9:00前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此时太阳为当地的东北方向,山地的东北坡为向阳坡,故冰鼠晒太阳的地点应该位于山地的东北坡。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10.①据材料可知,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故冰鼠没有储备食物的习性,①错误;
②冬季气温低,冰鼠需要较多的食物,补充能量,②错误;
③冬季气温低,白天冰鼠需要多晒太阳,调节体温,③正确;
④由于地面积雪覆盖,冰鼠难以在地面寻找到食物,故冰鼠需要构筑雪下通道觅食,④正确。
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2023·湖南)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表格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各小题。
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11.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
A.尼罗河流域 B.中南半岛 C.北冰洋沿岸 D.亚洲中部
1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答案】11.D
12.A
13.C
【知识点】洪涝灾害;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最主要的类型)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主要
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11.A.尼罗河流域流经地区主要在热带地区,且尼罗河上游的山区海拔高度较低,冰雪融水量较少,发生融雪洪水可能性小,A错误;
B.中南半岛地处热带地区,中南半岛山地山地海拔较低,几乎没有融雪洪水,B错误,
C.北冰洋沿岸地区,气候寒冷,几乎没有人口分布,即便存在融雪洪水,业不会发生灾害,C错误;
D.亚洲中部地势高,为多条河流源头,山顶上有冰雪覆盖,随着气温的升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D正确。
故正确的答案为:D。
12.由表中的信息可知,春季融雪洪水灾害多,秋季融雪洪水灾害少,发生的频次差异较大。融雪洪水灾害发生主要是受气温变化及积雪量等因素影响。冬季气温低,冬季降到的地表积雪不融化,春季地表积雪较多,是春季多发生融雪洪水灾害的原因之一,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积雪会大量融化,而秋季气温低逐渐降低,积雪不易融化,因此秋季出现融雪洪水灾害较少。故A①②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13.降水的过程是大气中的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能量释放的过程,降水时气温会增加,气温升高,促进融雪量,雨水会加速积雪的融化,是洪水量增加,加大了洪水的破坏程度。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2023·湖南)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如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各小题。
14.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
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
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
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
15.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反气旋 B.冷锋、气旋
C.暖锋、反气旋 D.暖锋、气旋
16.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
A.7日20:00 B.8日20:00 C.9日20:00 D.10日20:00
【答案】14.B
15.A
16.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冷锋;高气压(反气旋)
【解析】【点评】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冷暖锋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14.由图可知,在7日8:00在700百帕高空空气以上升为主,而近地面,空气则以下沉为主;从整体上看,从7日8:00到9而8:00前,近地面气流以下沉为主,高空为上升气流,空气湿度近地面大,高空空气湿地小,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9日8:00时),近地面的风速较大;7日20:00时高空湿度与近地面差异较大,但近地面和高空气流运动差异较小,9日20:00前近地面空气湿度较大,而到9人20:00时,近地面和高空空气湿度变小,说明在 7日20:00至9日20:00 该地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B正确,
故正确的答案为:B。
15.8日8:00近地面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的风向为北风,近地面气流以上升为主,并且气流上升速度加大,近地面伴随着降水(气流湿度增大)说明此时该地(我国某地)可能受冷锋影响;9日8:00到10日20:00气流以下沉为主,且空气下沉湿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在此时间段近地面经历了一次高压(反气旋)过境,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16.据材料可知, 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空气运动较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较严重,受高压影响,气流下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据图及上题的分析可知,近地面风力较弱的时段在8日8:00之前、9日20:00,在8日8:00之前空气湿度较大,气流上升,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时间在9日20:00,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2023·湖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区,如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
(1)描述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
(2)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粤语岛,请推测其原因。
【答案】(1)方言类型复杂,空间差异大;以粤语、客家语为主,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以西,客家语主要分布在东部;闽语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雷州半岛;非粤语区存在诸多“粤语岛”。
(2)省会城市广州地处粤语区,省会城市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也以粤语为主,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镇联系较多;与乡村地区相比,中心城镇人口来源复杂,受周边方言影响小。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上的体现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广东省的方言分布中,粤语和客家语分布面积较大,其他各种语言分布面积较小,客家语分布在广东省东部,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以西地区;韶关语分布在广东省北部,闽语分布在粤东沿海地区、雷州半岛,少数民族语、惠州语分布在粤语或客家语分布区内部,粤语和客家语分区界线附近,存在粤语与客家语区,在非粤语区存在“粤语岛”现象。总之广东省语言分布复杂,空间差异较大。
(2) 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粤语岛的原因,主要从客家语区某些地方与粤语区中的城市联系紧密,文化联系没有中断进行分析。广东省省会广州地处粤语区,省会城市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也以粤语为主,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镇联系较多;与乡村地区相比,中心城镇人口来源复杂,受周边方言影响小。 因此在客家语区存在一些“粤语岛”现象。
【点评】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要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18.(2023·湖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500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囤,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如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
(1)指出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
(2)说明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
(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
【答案】(1)降水均匀,年降水量适中,河流径流量能够满足水磨坊的要求;河谷具有一定的落差,溪流的流速能够产生一定的水能;邻近耕地,具有加工谷物的需求;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对能源的需求有限;有水磨村落提供建设劳动力。
(2)年降水量有限,径流量有限;地处平原,落差有限,水能资源不足;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谷物加工需求增长;火力等其他能源的使用;为保障农业开发,部分河流被填埋;森林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磨池泥沙淤积,水磨坊难以正常运转;堤坝被洪水冲毁,年久失修。
(3)采用仿古的材质,修缮水磨坊、堤坝,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展览馆;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水磨坊的能源、水资源、需求和劳动力方面进行说明,波兰地处欧洲,气候为海洋性大陆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均匀,年降水量适中,河流径流量能够满足水磨坊的需求,水磨坊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具有一定的落差,溪流能够产生的水能,为时分秒提高能源供应;时分秒遍布于农业区中,数量多,但单个水磨坊规模较小,对农业的需求较少,水磨村居民可以提供劳动力。
(2)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主要从农业生产规模增大、水磨坊有利条件丧失、能源结构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年降水量有限,径流量有限;地处平原,落差有限,水能资源不足;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谷物加工需求增长;火力等其他能源的使用;为保障农业开发,部分河流被填埋;森林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磨池泥沙淤积,水磨坊难以正常运转;堤坝被洪水冲毁,年久失修等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
(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主要从修复废弃的水磨坊、改善水磨坊地区的环境、利用水磨坊来发展旅游等方面考虑。具体应该是:采用仿古的材质,修缮水磨坊、堤坝,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展览馆;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
【点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旅游资源价值评价,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开发条件好;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较优;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较近,旅游开发价值高。反之开发价值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19.(2023·湖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有、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表格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出。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须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答案】(1)
(2)在河流袭夺过程中,往往是低位河袭夺高位河、流速快的袭夺流速慢的河流。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采样点的确定和位置信息的获取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本题以两条河流的水位高程为背景设置3个试题,主要考查曲线图、河流袭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旨在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力等核心素养。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1)两条河流河源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画法,首先据已给的曲线信息,设置图例,用黑色实线表示甲河,虚线表示乙河。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出3.0—5.0的甲河和乙河数据,甲河用五角星表示,乙河用圆圈表示,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具体如图;
(2)两条河流发生河流袭夺的情况,往往是在河流源头上,地势较低的河流溯源侵蚀,使地势较高河流改变河流的流向,成为了地势较低河流的支流。或者是流速快的袭夺流速慢的河流,由于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使得两个河流间的高地被侵蚀后,流水速度的河流成为了流水速度快的河流的支流,完成河流袭夺。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导航定位系统,因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的作用是: 确定和位置信息。
【点评】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20.(2023·湖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如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
(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案】(1)丙。成矿物质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丙地地层的太古宙在寒武纪之前,其他三个地点都在寒武纪之后。
(2)为南半球夏季,易受飓风影响,风暴潮多发,搬运能力强,将低潮线附近的含锆重砂矿物向上搬运到高潮线以上堆积;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南移控制该区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搬运的含锆重砂矿物多,向海搬运物质多。
(3)锆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外,国内锆的储量不足,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锆资源分布地到我国距离较远,海上运输经过部分风险较高的海域;锆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开发,贸易规模和价格被垄断,我国缺乏话语权;锆是战略性稀有矿产资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锆的需求大。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据图文资料可知,锆矿形成于前寒武纪成岩中。 图中丙处岩石为太古宙侵入岩,属于前寒武纪之前的地层,其他(甲、乙、丁)地层均在寒武纪之后。因此锆矿的源地应该在丙处。
(2) 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影响进行分析,1—3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图示区域易受飓风影响, 风暴潮多发,搬运能力强,将低潮线附近的含锆重砂矿物向上搬运到高潮线以上堆积;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南移控制该区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搬运的含锆重砂矿物多,向海搬运物质多。
(3) 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从我国的锆资源分布、供需、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叙述。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锆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外,我国国内锆的储量不足,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锆资源分布地到我国距离较远,海上运输经过部分风险较高的海域;锆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开发,贸易规模和价格被垄断,我国缺乏话语权;锆是战略性稀有矿产资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锆的需求大。
【点评】不同岩石由于形成过程、物质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层中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高压生产的原料
喷出岩 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气孔构造 玄武岩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石灰岩、砂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地壳中的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有的岩石发生变质而形成 片理构造 大理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原料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湖南省新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附件题目要求的
(2023·湖南)服装制造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分包商,产品残次率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货期允许的情况下,洛杉矶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而不是代工厂位于拉丁美洲的分包商。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面料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北美洲。据此完成各小题。
1.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是因为中国( )
A.原材料丰富 B.产业基础好 C.劳动力廉价 D.环境容量大
2.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最可能考虑的是( )
①贸易壁垒
②文化关联
③市场环境
④生产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湖南)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如图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各小题。
3.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4.图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 B.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 D.演化出不同等级
(2023·湖南)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如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此完成各小题。
5.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
A.金属及金属制品 B.化工制品
C.机械制造产品 D.电子产品
6.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 )
A.环境成本高 B.人力成本高 C.营销成本高 D.研发成本高
7.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 )
①扩大国际市场
②提高创新能力
③强化产业升级
④承接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湖南)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眼,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陡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如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各小题。
8.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9.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10.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湖南)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表格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各小题。
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11.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
A.尼罗河流域 B.中南半岛 C.北冰洋沿岸 D.亚洲中部
1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2023·湖南)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如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各小题。
14.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
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
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
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
15.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反气旋 B.冷锋、气旋
C.暖锋、反气旋 D.暖锋、气旋
16.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
A.7日20:00 B.8日20:00 C.9日20:00 D.10日20:0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2023·湖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区,如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
(1)描述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
(2)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粤语岛,请推测其原因。
18.(2023·湖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500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囤,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如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
(1)指出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
(2)说明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
(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
19.(2023·湖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有、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表格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出。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须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20.(2023·湖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如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
(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工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框架:工业区位因素也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与农业区位因素比较工业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比农业小,特别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故工业区位选择在空间和时间更具有灵活性。以上分析属于综合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想得到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有政府政策优惠等。
1.A.据材料可知,东南亚服装生产的原料(棉花)来自北美洲,不是来自中国,A错误;
B.与东南亚相比,中国的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完整,产业基础好,B正确;
C.相对于东南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较高,C错误;
D.环境容量大小对人口数量有较大影响,对工业布局影响较小,D错误。
故正确的答案为:B。
2.服装是在东南亚生产还是在拉丁美洲生产都存在贸易壁垒,①错误;韩国与东南亚各国都属于亚洲,文化相近,联系较密切,韩国制造商在东南亚代工生产,考虑的因素之一是文化关联,②正确;韩国的制造商生产的服装最终生产是在美国(洛杉矶),因此无论在东南亚生产,还是在拉丁美洲生产,付市场环境都是一样的,③错误;韩国制造商之所以由东南亚代工生产,需要考虑因素是生产技能,东南亚的经济活跃,工人技术水平较高,工作熟练,效率高,故选择东南亚代工生产,④正确,C②④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答案】3.B
4.D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一般都处于交通要冲,腹地广阔的地方,港口所在的城市和靠近港口地区应该比较发达。所以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港口所在地区交通要便利,有铁路、公路、管道、河道等现代化运输网与之相连,是转运枢纽集散中心;港口自身要提供一定设备和条件,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岸边装卸效率、库场面积等。
3.港口地域的发展首先从单个港口的形成起步,单个港口吸引附近的货物项港口集聚,由图可知,图中②为港口地域组合的起步阶段;随着岛屿港口的发展,海岛交通地位的提升,原单个港口规模增大,继而出现新的港口,海岛港口出现分工合作,即发展到④阶段;单个海岛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岛间交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邻海岛交通联系加强,港口地域组合发展到图中的③阶段;港口地域组合最终发展到海陆运输的联系,海岛与陆地架设路桥,实现了海陆联运,最终发展到①阶段。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4.根据上题的分析,在图中④阶段,海岛上出现了不同等级的港口,不同等级的港口之间有分工、合作,大小港口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界线,港口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答案】5.D
6.A
7.B
【知识点】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点评】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简单的烧火做饭都能造成碳排放,任何物体被火烧后的废气都会产生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
5.由图可知,乙国金属及金属制品每吨创造的GDP为3200美元/吨,化工制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 为3200美元/吨,机械制造产业每吨人宴会厅排放创造的GDP为12900美元/吨,电子产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51200美元/吨,因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数值的倒数)最少的是电子产品,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6.由图可知,与乙国相比,甲国重点制造业部门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产值相对较小,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较少,说明甲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环境成本较高,图中的信息没有办法确定制造业产品的营销成本、人力成本的高低。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7.据上题的分析可知,甲国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反映出甲国的制造业研发投入少,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在贸易中甲国出口乙国贸易额大于乙国出口甲国的贸易额,说明甲国制造业产品生产量大于乙国。要摆脱贸易中甲国的不利地位,甲国应该优先考虑提高创新能力和强化产业升级,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B②③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答案】8.C
9.A
10.D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8.由图可知,非洲冰鼠11:00—13:00在地面上活动的个体占群体总数的比重冬季高于夏季。据材料,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正午前后(11:00—13:00)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之所以冬季冰鼠外出活动个体占群体总数的比重比夏季大,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来抵御寒冷。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9.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冰鼠分布在非洲南部某山地 (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当北京时间15:00左右时,当地的地方时为(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9:00前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此时太阳为当地的东北方向,山地的东北坡为向阳坡,故冰鼠晒太阳的地点应该位于山地的东北坡。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10.①据材料可知,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故冰鼠没有储备食物的习性,①错误;
②冬季气温低,冰鼠需要较多的食物,补充能量,②错误;
③冬季气温低,白天冰鼠需要多晒太阳,调节体温,③正确;
④由于地面积雪覆盖,冰鼠难以在地面寻找到食物,故冰鼠需要构筑雪下通道觅食,④正确。
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答案】11.D
12.A
13.C
【知识点】洪涝灾害;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最主要的类型)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主要
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11.A.尼罗河流域流经地区主要在热带地区,且尼罗河上游的山区海拔高度较低,冰雪融水量较少,发生融雪洪水可能性小,A错误;
B.中南半岛地处热带地区,中南半岛山地山地海拔较低,几乎没有融雪洪水,B错误,
C.北冰洋沿岸地区,气候寒冷,几乎没有人口分布,即便存在融雪洪水,业不会发生灾害,C错误;
D.亚洲中部地势高,为多条河流源头,山顶上有冰雪覆盖,随着气温的升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D正确。
故正确的答案为:D。
12.由表中的信息可知,春季融雪洪水灾害多,秋季融雪洪水灾害少,发生的频次差异较大。融雪洪水灾害发生主要是受气温变化及积雪量等因素影响。冬季气温低,冬季降到的地表积雪不融化,春季地表积雪较多,是春季多发生融雪洪水灾害的原因之一,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积雪会大量融化,而秋季气温低逐渐降低,积雪不易融化,因此秋季出现融雪洪水灾害较少。故A①②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13.降水的过程是大气中的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能量释放的过程,降水时气温会增加,气温升高,促进融雪量,雨水会加速积雪的融化,是洪水量增加,加大了洪水的破坏程度。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答案】14.B
15.A
16.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冷锋;高气压(反气旋)
【解析】【点评】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冷暖锋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14.由图可知,在7日8:00在700百帕高空空气以上升为主,而近地面,空气则以下沉为主;从整体上看,从7日8:00到9而8:00前,近地面气流以下沉为主,高空为上升气流,空气湿度近地面大,高空空气湿地小,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9日8:00时),近地面的风速较大;7日20:00时高空湿度与近地面差异较大,但近地面和高空气流运动差异较小,9日20:00前近地面空气湿度较大,而到9人20:00时,近地面和高空空气湿度变小,说明在 7日20:00至9日20:00 该地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B正确,
故正确的答案为:B。
15.8日8:00近地面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的风向为北风,近地面气流以上升为主,并且气流上升速度加大,近地面伴随着降水(气流湿度增大)说明此时该地(我国某地)可能受冷锋影响;9日8:00到10日20:00气流以下沉为主,且空气下沉湿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在此时间段近地面经历了一次高压(反气旋)过境,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16.据材料可知, 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空气运动较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较严重,受高压影响,气流下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据图及上题的分析可知,近地面风力较弱的时段在8日8:00之前、9日20:00,在8日8:00之前空气湿度较大,气流上升,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时间在9日20:00,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17.【答案】(1)方言类型复杂,空间差异大;以粤语、客家语为主,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以西,客家语主要分布在东部;闽语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雷州半岛;非粤语区存在诸多“粤语岛”。
(2)省会城市广州地处粤语区,省会城市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也以粤语为主,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镇联系较多;与乡村地区相比,中心城镇人口来源复杂,受周边方言影响小。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上的体现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广东省的方言分布中,粤语和客家语分布面积较大,其他各种语言分布面积较小,客家语分布在广东省东部,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以西地区;韶关语分布在广东省北部,闽语分布在粤东沿海地区、雷州半岛,少数民族语、惠州语分布在粤语或客家语分布区内部,粤语和客家语分区界线附近,存在粤语与客家语区,在非粤语区存在“粤语岛”现象。总之广东省语言分布复杂,空间差异较大。
(2) 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粤语岛的原因,主要从客家语区某些地方与粤语区中的城市联系紧密,文化联系没有中断进行分析。广东省省会广州地处粤语区,省会城市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也以粤语为主,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镇联系较多;与乡村地区相比,中心城镇人口来源复杂,受周边方言影响小。 因此在客家语区存在一些“粤语岛”现象。
【点评】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要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18.【答案】(1)降水均匀,年降水量适中,河流径流量能够满足水磨坊的要求;河谷具有一定的落差,溪流的流速能够产生一定的水能;邻近耕地,具有加工谷物的需求;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对能源的需求有限;有水磨村落提供建设劳动力。
(2)年降水量有限,径流量有限;地处平原,落差有限,水能资源不足;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谷物加工需求增长;火力等其他能源的使用;为保障农业开发,部分河流被填埋;森林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磨池泥沙淤积,水磨坊难以正常运转;堤坝被洪水冲毁,年久失修。
(3)采用仿古的材质,修缮水磨坊、堤坝,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展览馆;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水磨坊的能源、水资源、需求和劳动力方面进行说明,波兰地处欧洲,气候为海洋性大陆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均匀,年降水量适中,河流径流量能够满足水磨坊的需求,水磨坊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具有一定的落差,溪流能够产生的水能,为时分秒提高能源供应;时分秒遍布于农业区中,数量多,但单个水磨坊规模较小,对农业的需求较少,水磨村居民可以提供劳动力。
(2)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主要从农业生产规模增大、水磨坊有利条件丧失、能源结构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年降水量有限,径流量有限;地处平原,落差有限,水能资源不足;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谷物加工需求增长;火力等其他能源的使用;为保障农业开发,部分河流被填埋;森林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磨池泥沙淤积,水磨坊难以正常运转;堤坝被洪水冲毁,年久失修等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
(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主要从修复废弃的水磨坊、改善水磨坊地区的环境、利用水磨坊来发展旅游等方面考虑。具体应该是:采用仿古的材质,修缮水磨坊、堤坝,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展览馆;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
【点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旅游资源价值评价,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开发条件好;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较优;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较近,旅游开发价值高。反之开发价值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19.【答案】(1)
(2)在河流袭夺过程中,往往是低位河袭夺高位河、流速快的袭夺流速慢的河流。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采样点的确定和位置信息的获取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本题以两条河流的水位高程为背景设置3个试题,主要考查曲线图、河流袭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旨在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力等核心素养。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1)两条河流河源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画法,首先据已给的曲线信息,设置图例,用黑色实线表示甲河,虚线表示乙河。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出3.0—5.0的甲河和乙河数据,甲河用五角星表示,乙河用圆圈表示,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具体如图;
(2)两条河流发生河流袭夺的情况,往往是在河流源头上,地势较低的河流溯源侵蚀,使地势较高河流改变河流的流向,成为了地势较低河流的支流。或者是流速快的袭夺流速慢的河流,由于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使得两个河流间的高地被侵蚀后,流水速度的河流成为了流水速度快的河流的支流,完成河流袭夺。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导航定位系统,因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的作用是: 确定和位置信息。
【点评】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20.【答案】(1)丙。成矿物质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丙地地层的太古宙在寒武纪之前,其他三个地点都在寒武纪之后。
(2)为南半球夏季,易受飓风影响,风暴潮多发,搬运能力强,将低潮线附近的含锆重砂矿物向上搬运到高潮线以上堆积;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南移控制该区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搬运的含锆重砂矿物多,向海搬运物质多。
(3)锆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外,国内锆的储量不足,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锆资源分布地到我国距离较远,海上运输经过部分风险较高的海域;锆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开发,贸易规模和价格被垄断,我国缺乏话语权;锆是战略性稀有矿产资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锆的需求大。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据图文资料可知,锆矿形成于前寒武纪成岩中。 图中丙处岩石为太古宙侵入岩,属于前寒武纪之前的地层,其他(甲、乙、丁)地层均在寒武纪之后。因此锆矿的源地应该在丙处。
(2) 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影响进行分析,1—3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图示区域易受飓风影响, 风暴潮多发,搬运能力强,将低潮线附近的含锆重砂矿物向上搬运到高潮线以上堆积;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南移控制该区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搬运的含锆重砂矿物多,向海搬运物质多。
(3) 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从我国的锆资源分布、供需、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叙述。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锆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外,我国国内锆的储量不足,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锆资源分布地到我国距离较远,海上运输经过部分风险较高的海域;锆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开发,贸易规模和价格被垄断,我国缺乏话语权;锆是战略性稀有矿产资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锆的需求大。
【点评】不同岩石由于形成过程、物质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层中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高压生产的原料
喷出岩 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气孔构造 玄武岩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石灰岩、砂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地壳中的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有的岩石发生变质而形成 片理构造 大理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原料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