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衔接】华师大版八升九科学声 光1-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衔接】华师大版八升九科学声 光1-2(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9 11:42: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衔接八升九科学华师大
复习回顾篇之第1-2章 声 光
1.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
A.声源处 B.传播途中 C.人耳处 D.考场门口
2.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3.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4.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21·世纪*教育网
A.在原地不动 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5.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的。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Ⅰ B.远视眼,镜片Ⅱ
C.近视眼,镜片Ⅰ D.近视眼,镜片Ⅱ
6.演奏时吉他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    产生的,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7.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    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手掌”大小将    。
8.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如放电“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
9.如图所示,信阳市副市长开通网络直播,为信阳毛尖代言。直播时,景物经手机摄像头成的是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
10.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   ,这里乒乓球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放大的作用。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实验现象,由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版权所有:21教育】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   方向移动(选填“光屏”或“蜡烛”),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如果此时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5cm,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1/2/3/4);
(3)如果某次实验时,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时,同组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蜡烛的像暗了一些);
(4)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靠近/远离),这说明当一个人的眼睛近视时,则将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前/后);
(5)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板玻璃也可以实现“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面镜,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利用光具座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的优点是:   。
12.在探究影响响度和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3)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    ,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
(4)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    。
13.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填“实”或“虚”)像。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黄种人的黑眼睛是因为图(a)中[   ]   结构的颜色是黑色的。
(2)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a)中[3]   变大。21*cnjy*com
(3)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如图(b)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    和图    。【出处:21教育名师】
14.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木兰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340m的木兰山兴奋地大声喊:“你好!”(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s?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15.如图所示,焦距为10cm凸透镜,心为(位于15cm处),在透镜左侧有一发光体SL,S'是S点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光线a、b、c是S点发出的三束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其中光线c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右侧放置一块平面镜。
(1)请画出光线a、b、c的入射光线。
(2)发光体SL经过凸透镜所成的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选填“实像”或“虚像”)。
(3)若在40cm处放置一块垂直于主光轴的光屏,要在光屏处成清晰的像,则物体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4)以E点表示眼睛,请画出人眼经过平面镜看见S'的光路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衔接八升九科学华师大
复习回顾篇之第1-2章 声 光
1.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
A.声源处 B.传播途中 C.人耳处 D.考场门口
【答案】A
【解答】解: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答案】A
【解答】解:A、声波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响鼓还需重锤敲”,敲鼓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正确;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正确;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D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答案】B
【解答】解:
由波形图可知,两幅图中钢琴、长笛的振动快慢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而钢琴与长笛的结构和制作材料不同,声波的形状也不同,则音色不同;故B正确。
故选:B。
4.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21·世纪*教育网
A.在原地不动 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答案】D
【解答】解:在没有注水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人直接能看到C点;
当注水后,探照灯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拢法线照射到C'点,人看C'点时,C'点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再次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光线看来感觉光线是从C''射出的,所以人看到光斑向右移动。www-2-1-cnjy-com
故选:D。
5.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的。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Ⅰ B.远视眼,镜片Ⅱ
C.近视眼,镜片Ⅰ D.近视眼,镜片Ⅱ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镜片Ⅱ是凸透镜,故应佩戴Ⅰ。2-1-c-n-j-y
故选:C。
6.演奏时吉他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    产生的,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答案】振动;传播途径。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传播途径。
7.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    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手掌”大小将    。
【答案】反射;不变
【解答】解: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
8.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如放电“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
【答案】折射;反射。
【解答】解:(1)放电“影”是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水中倒“影”中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9.如图所示,信阳市副市长开通网络直播,为信阳毛尖代言。直播时,景物经手机摄像头成的是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
【答案】缩小;靠近
【解答】解: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像应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
故答案为:缩小;靠近。
10.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   ,这里乒乓球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放大的作用。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实验现象,由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介质。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里乒乓球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放大的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实验现象,由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1*cnjy*com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介质。
1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   方向移动(选填“光屏”或“蜡烛”),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如果此时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5cm,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1/2/3/4);
(3)如果某次实验时,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时,同组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蜡烛的像暗了一些);
(4)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靠近/远离),这说明当一个人的眼睛近视时,则将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前/后);
(5)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板玻璃也可以实现“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面镜,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利用光具座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的优点是:   。
【答案】(1)放大;光屏;(2)B;4;(3)蜡烛的像暗了一些;(4)远离;前;(5)不变;便于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15cm,v=55cm﹣25cm=30cm,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www.21-cn-jy.com
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至40cm刻度时,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4图符合像的性质;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B处观察;
(3)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
(4)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像推迟会聚,故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这说明当一个人的眼睛近视时,则将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来源:21cnj*y.co*m】
(5)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所以将蜡烛面镜,像的大小将不变;
利用光具座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的优点是便于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1)放大;光屏;(2)B;4;(3)蜡烛的像暗了一些;(4)远离;前;(5)不变;便于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
12.在探究影响响度和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3)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    ,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
(4)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    。
【答案】(1)乙;(2)低;频率;(3)大;大;(4)小。
【解答】解:(1)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音调跟钢尺振动频率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频率和钢尺音调,其他声音会干扰实验结果,故应使直尺紧贴桌面,选用甲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是采用了乙图所示的实验方法;
(2)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3)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尺子振动幅度有关: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4)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小。
故答案为:(1)乙;(2)低;频率;(3)大;大;(4)小。
13.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填“实”或“虚”)像。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黄种人的黑眼睛是因为图(a)中[   ]   结构的颜色是黑色的。
(2)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a)中[3]   变大。21*cnjy*com
(3)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如图(b)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    和图    。【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凸透镜;会聚;实;(1)2;虹膜;(2)瞳孔;(3)甲;丙
【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当看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1)2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
(2)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外界光线强,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变大了.
(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双凸透镜状)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眼球壁的最内层)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的成因是甲图,近视眼的矫正是丙图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实;(1)2;虹膜;(2)瞳孔;(3)甲;丙。
14.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木兰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340m的木兰山兴奋地大声喊:“你好!”(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s?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答案】(1)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2s;
(2)他们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解答】解:(1)人发出的声音传到木兰山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
s=340m×2=680m,
由v=得听到回声的时间:
t===2s;
(2)因为从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0.1s,所以他们可以听到回声。
答:(1)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2s;
(2)他们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15.如图所示,焦距为10cm凸透镜,心为(位于15cm处),在透镜左侧有一发光体SL,S'是S点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光线a、b、c是S点发出的三束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其中光线c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右侧放置一块平面镜。
(1)请画出光线a、b、c的入射光线。
(2)发光体SL经过凸透镜所成的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选填“实像”或“虚像”)。
(3)若在40cm处放置一块垂直于主光轴的光屏,要在光屏处成清晰的像,则物体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4)以E点表示眼睛,请画出人眼经过平面镜看见S'的光路图。
【答案】(1)见解答图;(2)倒立;放大;实像;(3)右;(4)见解答图。
【解答】解:(1)已知光线c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过左侧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连接S和折射点,即为光线a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1教育网
(2)由图可知,物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若在40cm处放置一块垂直于主光轴的光屏,要在光屏处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则物体应向右移动;21·cn·jy·com
(4)过S′点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至等长,得到像点S″,连接S″E与平面镜相交于一点O,这就是光线的入射点,连接S′O、OE并标出箭头,得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1·c·n·j·y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倒立;放大;实像;(3)右;(4)见解答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