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衔接八升九科学华师大
复习回顾篇之第2章压力 压强
1、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水平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 )2-1-c-n-j-y
A.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B.字典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D.无论是否匀速推动,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都不变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有适量水的瓶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瓶内气压等于瓶外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C.拿着这个装置上楼,液柱会升高
D.这个装置是自制温度计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対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④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4、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5、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球会膨大起来
D.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6、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个规则容器(容器厚度不计),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液面高度相同,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A、F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B.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C.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D.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7、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如图甲为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这是由于 的作用。该壶的设计遵循了 原理。
9、如图为自制发球机示意图,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变 。已知球的质量为2.5g,竖直方向受大气压作用的等效面积为12.5cm2,若不计管壁摩擦,当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为 Pa时,球恰能上升;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 乒乓球上方的风速(g取10N/kg)。
10、质量为0.4kg,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20cm2的茶壶中盛有0.6kg的水,将茶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内水的深度为15cm,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是 Pa,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 P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 。(g取10N/kg)
11、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21*cnjy*com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版权所有:21教育】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12、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www-2-1-cnjy-com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1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A中盛有密度为1.0×103kg/m3的水,B中液体密度未知。已知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SA:SB=3:2,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4:3,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求:
(1)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
(2)B中液体密度。
14、如图1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出处:21教育名师】
(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 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 (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此时U形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 Pa.(g=10N/kg)
(2)图2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 ,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 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 。
15、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0.小明想探究图1中的膜被不同粗细的针(如表)刚刺破时所受压强是否相等。A针对膜的压力F随时间变化,膜刚被刺破时,压力达到最大值,F﹣t图像如图2所示。
针的编号 A B
针与膜接触面积/m2 7×10﹣8 3.5×10﹣7
(1)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FA为 N,压强pA为 Pa。
(2)t1至t2这段时间,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3)B针刚刺破图1中的膜时,测得针对膜压力为3.5N,此时B针对膜的压强为pB,则pA pB(选填“>”、“=”、“<”)。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衔接八升九科学华师大
复习回顾篇之第2章压力 压强
1、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水平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 )2-1-c-n-j-y
A.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B.字典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D.无论是否匀速推动,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都不变
【解答】解:ABC、推动过程中,压力等于重力,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BC错误;
D、无论是否匀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化,因此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有适量水的瓶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瓶内气压等于瓶外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C.拿着这个装置上楼,液柱会升高
D.这个装置是自制温度计
【解答】解:AB、根据图中瓶子的情况,可分析出: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的水压等于瓶内气压,显然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故AB错误;
C、拿着这个装置上楼,高度变大,外界的大气压会变小,液柱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会升高,故C正确;
D、这个装置是自制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対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④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解答】解:①②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容器的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二者的总重力相等,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p=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②错误,①正确;
②③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液体质量相同,根据ρ=可知ρ甲>ρ乙,因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由p=得可知,由p=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故③错误,④正确。21·cn·jy·com
故选:B。
4、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解答】解:AB、放上瓶盖后,鸡蛋上方的受力面积增大了,根据p=可知,在压力一定时,鸡蛋受到的压强减小了,所以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小,故A正确、B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普遍规律,所以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故D正确。
故选:B。
5、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球会膨大起来
D.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解答】解:A、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是连通器原理,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符合题意;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由于受到外界气压的作用倒不出来,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是大气压把气球吹起来,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试管,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个规则容器(容器厚度不计),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液面高度相同,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A、F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B.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C.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D.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和质量相等,
由图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大于B容器内液体的体积,
由ρ=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
由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A<pB,
因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
所以,由p=的变形式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A<FB;
又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容器的质量和液体的质量相等,由G=mg知总重力相等,对桌面的压力也相等,即F甲=F乙;21教育网
所以,由p=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B正确。
故选:B。
7、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解答】解:A、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气压不变,则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如果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的长度会变长,但高度差不变,故A正确;
B、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不会影响水银柱的最终高度,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为760mm,故B错误;21cnjy.com
C、玻璃管中混入了空气,空气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抵消了大气压的部分作用效果,所测高度将变小,则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小,故C错误;21·世纪*教育网
D、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被托起的水银将下降,即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故D错误。21*cnjy*com
故选:A。
如图甲为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这是由于 的作用。该壶的设计遵循了 原理。
【解答】:(1)使用时,阴阳壶倾斜,两种液体都向下运动,若捂住甲孔,则左侧壶内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左侧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甲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能倒出;而乙孔使得右侧壶内与外界空气相通,则右侧壶内外的气体压强相同,乙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就可流出来。
(2)该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端相连,所以该壶的设计遵循了连通器原理。
故答案为:乙液体;大气压;连通器。
9、如图为自制发球机示意图,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变 。已知球的质量为2.5g,竖直方向受大气压作用的等效面积为12.5cm2,若不计管壁摩擦,当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为 Pa时,球恰能上升;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 乒乓球上方的风速(g取10N/kg)。
【解答】解: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下端管口气体压强,原本静止的乒乓球沿管上升;
球的质量G=mg=2.5×10﹣3kg×10N/kg=2.5×10﹣2N,
球下方受到的压力F=G=2.5×10﹣2N,
受力面积S=12.5cm2=12.5×10﹣4m2,
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p===20Pa;
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增大乒乓球上方的风速,则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增大,从而使球沿竖直管上升。
故答案为:小;20;增大。
10、质量为0.4kg,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20cm2的茶壶中盛有0.6kg的水,将茶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内水的深度为15cm,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是 Pa,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 P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 。(g取10N/kg)
【解答】解:(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p水=ρ水gh水=1.0×103kg/m3×10N/kg×15×0.01m=1.5×103Pa;
(2)茶壶和水的总重力:
G总=m总g=(0.4kg+0.6kg)×10N/kg=10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总=10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p===5×103Pa;
(3)水壶的壶嘴和壶身底部相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故答案为:1.5×103;5×103;连通器。
11、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21*cnjy*com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版权所有:21教育】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解答】解:(1)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B正确;
故选B;
(2)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8cm=0.08m,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3)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实验时,橡皮膜两侧受到的压强容易观察,所以需要利用水和液体在橡皮膜处的压强相等来计算液体压强,因此需要测量待测液体和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如图⑤,橡皮膜相平,所以橡皮膜左侧和右侧的压强相等,即p左=p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ρ水gh4=pgh2,解得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故答案为:(1)不漏气;B;(2)800;(3)增加;(4)密度;(5)。
12、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www-2-1-cnjy-com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解答】: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由于注射器活塞颈部用绳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这样相当于水平向右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运动时,说明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5.2N;
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4.00cm,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2mL,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1.04×105Pa;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产生的力会和外部大气压力抵消一部分,这样使得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减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使水充满在注射器小孔中,这样可排尽注射器小孔中残余气体,减小实验过程中的测量的误差;
②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华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此时活塞所受到的摩擦力为0.3N。
故答案为:;刚被拉动;有刻度部分的;1.04×105Pa;①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②摩擦力。
1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A中盛有密度为1.0×103kg/m3的水,B中液体密度未知。已知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SA:SB=3:2,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4:3,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求:
(1)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
(2)B中液体密度。
【解答】解:
(1)由题知,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即F压A:F压B=1:1,受力面积之比SA:SB=3: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
pA:pB=:=:=2:3;
(2)对于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ρgV=mg=G,
因为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
所以两个容器中液体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
液体的体积之比:
VA:VB=SAhA:SBhB=3×4:2×3=2:1,
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ρA:ρB=:=VB:VA=1:2,
B液体的密度:
ρB=2ρA=2×1.0×103kg/m3=2.0×103kg/m3。
答:(1)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2:3;
(2)B中液体密度为2.0×103kg/m3。
14、如图1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出处:21教育名师】
(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 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 (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此时U形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 Pa.(g=10N/kg)
(2)图2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 ,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 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 。
【解答】解:(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b处比a处粗,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a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下降端比原来下降2cm,此时U形管两端的高度差为4cm,
则此时U形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p=ρ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2·1·c·n·j·y
(2)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与烧杯构成连通器,连通器的液面是相平的
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气压突然减小,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小于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
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与烧杯还是连通器,连通器的液面是相平的,故下降到与A管外液面相平。
答案:(1)小于;a;400;(2)相平;小于;下降到与A管外液面相平。
15、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解答】答:可以看到易拉罐骤然被压瘪。
加热时易拉罐中的水汽化,当罐口有水汽冒出时,罐内充斥着水蒸气,大部分的空气被排出易拉罐,此时将易拉罐迅速倒扣于冷水中,罐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罐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会被压瘪。
30.小明想探究图1中的膜被不同粗细的针(如表)刚刺破时所受压强是否相等。A针对膜的压力F随时间变化,膜刚被刺破时,压力达到最大值,F﹣t图像如图2所示。
针的编号 A B
针与膜接触面积/m2 7×10﹣8 3.5×10﹣7
(1)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FA为 N,压强pA为 Pa。
(2)t1至t2这段时间,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3)B针刚刺破图1中的膜时,测得针对膜压力为3.5N,此时B针对膜的压强为pB,则pA pB(选填“>”、“=”、“<”)。www.21-cn-jy.com
【解答】解:(1)由图2知,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FA=0.7N,A针与膜接触面积为7×10﹣8m2,压强:
pA===107Pa;
(2)由图知,t1至t2这段时间,压力变大,因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
(3)B针刚刺破图1中的膜时,测得针对膜压力为3.5N,B针与膜接触面积3.5×10﹣7m2,B针对膜的压强为pB===107Pa,【来源:21cnj*y.co*m】
故pA=pB。
故答案为:(1)0.7;107;(2)变大;(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