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自然界的水 期末复习卷2
四年级科学下册(大象版2017)
一、填空题
1.海水中含有大量___________和多种元素,且浓度很高(每100克海水中含3.5克以上)。
2.将3.5克食盐溶解在___________毫升水中,可以制成含盐量接近海水的咸水。
3.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是不同__________类型。
4.黄河全长__________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5.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__________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6.__________不能作为直接饮用水。
7.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面临__________短缺问题,其中亚洲和非洲最严重。
8.地球上水源看似很多,实际上人类饮用水很短缺,其中__________和非洲缺水最为严重。
二、选择题
9.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个蓝色星球,是因为( )。
A.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森林 B.地球表面71%是陆地 C.地球表面71%是海洋
10.小红发现地球仪上有大块大块的蓝色,这些部分表示( )。
A.海洋 B.陆地 C.天空
11.下列不属于陆地上的水体的是( )。
A.珠江 B.渤海 C.青海湖
12.哺育中华文明,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13.假设用1000毫升水来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那么你觉得( )毫升水能代表地球上的淡水总量。
A.3.5 B.2.6 C.25
14.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 )。
A.沿海地带 B.沿河地带 C.高原地区
15.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A.水龙头有一点漏水,不用管
B.把没有喝完的水倒了
C.用洗脚水冲厕所
16.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是( )。
A. B. C.
三、判断题
17.地球是个水球,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
18.联合国大会确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
19.陆地上的水全部都是淡水。( )
20.在我们渴的时候,可以喝海水解渴。( )
21.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 )
22.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自治区。( )
23.人类生活在陆地上,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24.地球仪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 )
四、连线题
25.把下列缺水的原因与对应的类别连起来。
人口增长
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
人为原因 水污染严重
森林破坏严重
自然原因 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
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五、简答题
26.写出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节水小妙招。(至少写3例)
六、综合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最后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长河。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长3472公里;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市桃花峪间为中游,长1206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长786公里。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裹挟了大量的黄泥沙,使它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7.黄河属于陆地上的( )水体类型。
A.河流 B.冰川 C.湖泊
28.地球上含盐量大于0.5克/升的水为咸水,小于0.5克/升的水为淡水。黄河属于( )。
A.咸水 B.淡水
29.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呈“几”字形,流经( )个省份。
A.8 B.9 C.10
30.黄河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长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上游<中游<下游 B.中游<上游<下游 C.下游<中游<上游
31.郑州市桃花峪是黄河( )的分界点。
A.上游与中游 B.中游与下游
32.下列活动不利于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 B.建立大型调水调沙的水利枢纽
C.沿岸的人可以将污水排入黄河
33.中下游的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盐类
2.100
3.水体
4.5464
5.地下水
6.海水
7.饮用水
8.亚洲
9.C
10.A
11.B
12.C
13.C
14.A
15.C
16.A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27.A 28.B 29.B 30.C 31.B 32.C 33.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裹挟了大量的黄泥沙,使它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