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24分)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 )。
A.蜕皮 B.孵化 C.破茧
2.太阳和月球中,与地球距离较近的是( )。
A.太阳 B.月球 C.一样近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位置如下:甲的东面是乙;丙的南面是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西面,丙在乙的南面
B.甲在乙的西面,丙在乙的北面
C.甲在乙的东面,丙在乙的北面
4.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D.三十
5.从人的不同生长时期特点看,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正处于( )。
A.幼儿期 B.青少年期 C.成年期
6.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适宜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
A.用小木棒拨动观察 B.用毛笔、羽毛轻取轻放 C.直接用手拿着看
7.在测量我们制作的“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
A.软尺 B.三角板 C.直尺
8.甲和乙两位同学站在公共汽车站台上不动,丙同学坐在一辆公交车的座位上随车离开这个车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于乙是静止的 B.丙对于甲是静止的 C.丙对于乙是静止的
9.按下图所示方式用力将木块推出,木块的运动轨迹是( )。
A.① B.② C.③
10.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我们的影子在( )。
A.东 B.南 C.西
11.蚕卵若呈白色,上面还有小孔,说明( )。
A.是刚产下的卵
B.马上要孵出蚁蚕
C.是已经孵化出蚁蚕的卵壳
12.上面月相由月初到月末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④③ B.④⑤③①② C.②③①⑤④
二、填空题(13分)
13.太阳和月球的形状都是______,其中_______能自己发光,______不能自己发光。
14.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15.可以用( )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应该至少测量( )次。
16.车轮在路面上的运动是_________,小明从滑梯上滑下来是_________。(两空选填“滚动”或“滑动”)。
1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__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
18.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为了细致地观察蚕卵,我们可以使用( )(选填“放大镜”或“剪刀”),发现蚕卵的形状是( )(选填“扁圆形”或“球形”) 。
三、判断题(12分)
19.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长度的单位。( )
20.可以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少量的杀虫剂。( )
21.蚕卵的颜色变化顺序是淡黄色—玫瑰色—紫黑色。( )
2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有关系的。( )
23.农历8月15的月相是圆的(满月),我推测农历9月15的月相也是满月。( )
24.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
25.地球上的涨潮和退潮主要与月球的引力有关。( )
26.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
27.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
28.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不同的。( )
29.只要知道方向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了。( )
30.小车运动的时间相同,运动的距离长,说明小车运动得慢。( )
四、连线题(13分)
31.黑子
环形山 太阳
潮汐 地球
液态水 月球
发光发热
32.鲸鱼
蝙蝠 卵生
蝴蝶 胎生
天鹅
大熊猫
33.把物体和它的运动路线连起来
过山车
掉落的苹果 直线运动
垂直的电梯 曲线运动
老鹰飞翔
打台球
五、简答题(12分)
34.请你说一说: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包括位置变化和长短变化)
35.要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的一些事情,应当有观察计划。观察蚕时,要记录哪些信息?
36.在笔直的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六、实验题(13分)
小科同学进行探索影子秘密的甲、乙、丙三个实验,在白墙壁上留下影子,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37.图中手电筒和白墙壁分别称为( )。
A.光源和阻挡物 B.光源和屏 C.阻挡物和屏
38.甲图所示改变的是( )。
A.物体的摆放形式 B.光照的亮度 C.光的照射角度
39.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出现的影子变化的是( )。
A.形状 B.方向 C.大小
40.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圆锥体,出现的影子的形状( )。
A.a照射呈圆形 B.b照射呈圆形 C.a照射呈三角形
探究运动
下图是小明搭建的“过山车”,请回答下面问题:
4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 )。
A.软尺 B.秒表 C.软尺和秒表
42.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 );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4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
A.垫高甲的位置 B.垫高丁的位置 C.再多设置2个弯道
44.小明将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如果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会( )。
A.静止不动 B.滑动 C.滚动
45.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46.小明为小黑球驶完全程计时3次,如下表。其中有一次到达终点时秒表的停止键按慢了,按慢的那次最有可能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9秒 13秒 8秒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小东发现环境中某一个因素变化对蚕的生长有影响,于是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每个纸盒中放入8条大小相似、健康的蚕,放在某个因素不同其他环境条件相同的地方,每天饲养同样的桑叶,如下图所示:
47.由图可知,小东同学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因素对蚕生长的影响。
48.小东查阅资料后,得知在25℃左右的温度下蚕生长发育最快。一段时间后,测量了三个盒子中蚕的平均长度分别为4厘米、5厘米、6厘米,乙盒中蚕的长度应该是( )。
A.4厘米 B.6厘米 C.5厘米
49.盒子中放8条蚕宝宝做实验的目的是( )。
A.避免实验中的偶然性 B.数量多有趣 C.没有什么目的
七、综合题(13分)
研究星球
50.下图是两个不同星球的局部画面,观察分析B星球是(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51.A星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我们把它叫做( )。
A.盆地 B.环形山 C.月海
52.判断:地球上的潮涨潮落是受到月球对地球引力的影响。( )
53.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圆地方”,认为地球( )。
A.是方的 B.是球体
54.但一部分人根据( )和( ),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A.看远方的来船,总先看到帆顶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北极星始终“不动” D.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55.我们也可以来做个模拟实验:先制作一艘帆船,再观察它在球面和平面上移动。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________上移动(填“球面”或“平面”);如果一开始只能看到帆船的桅杆,后来才逐渐观察到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________上移动(填“球面”或“平面”)。
56.直到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A.麦哲伦 B.伽利略 C.牛顿
探究动物
小明养了几条蚕,每天都细心地照顾、仔细地观察,并做了相关的记录。请回答:
57.下列关于养蚕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蚕卵孵化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为防止蚊虫叮咬,要养在密闭空间内
C.蚕小的时候,要将桑叶切碎
58.在养蚕活动时,以下观察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B.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
C.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59.在观察蚕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 )方式记录。
A.画图、填写记录表 B.拍照、摄像 C.以上方法都可以
60.蚕宝宝每蜕一次皮就长大一龄,结茧前共蜕皮( )。
A.4次 B.5次 C.6次
61.小明发现蚕宝宝身体变得有点黄和透明,不再吃桑叶,脑袋摇晃,由此判断( )
A.蚕要结茧了 B.蚕要眠了 C.蚕生病了
62.蚕结茧十几天后,小明发现有蚕蛾从茧里面钻出来,蚕蛾是蚕的( )阶段。
A.幼虫 B.成虫 C.蛹
小明和小军各有一辆玩具小车,他们想比较哪辆小车开得快,于是准备了一个秒表、一条跑道。
63.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轮子在( )。
A.摆动 B.滚动 C.振动
64.小车开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的位置的描述,最合适的是( )。
A.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 B.小车在位置③的东边 C.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65.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振动
66.他们让两辆车跑相同的时间,结果小明的跑得比小军的更远,他们俩( )。
A.一样快 B.小明更快 C.小军更快
67.第二次比赛他们让两辆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小明用了9S,小军用了8S,他们俩( )。
A.一样快 B.小明更快 C.小军更快
参考答案:
1.B
【详解】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在适当的温度下,受精的蛋会在一定时候孵化,幼体用口部上方的角质物凿开蛋壳破壳而出。所以幼虫或幼崽从动物的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B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它的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地球与太阳的最大距离是1.521×108千米,最小距离是1.471×108千米,平均距离是1.496×108千米。月球距离地球有384401公里,月球离地球近。
3.B
【详解】我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方向。甲的东面是乙,则甲在乙的西面。丙的南面是乙,则丙在乙的北面。
4.B
【详解】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5.B
【详解】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人在生长过程中,大致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年级的大部分同学处于青少年期。
6.B
【详解】刚从蚕卵里孵出来的蚕我们称为是蚁蚕,用肉眼看,蚁蚕的身体颜色是褐色的,极细小,且大阔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适宜采用的观察方法是用毛笔、羽毛轻取轻放。B选项符合题意。
7.A
【详解】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可以设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
8.A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甲和乙两位同学站在公共汽车站台上不动,丙同学坐在一辆公交车的座位上随车离开这个车站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乙相对于甲也是一样;以甲、乙为参照物,丙是运动的。
9.B
【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图中木块推出后会做曲线运动,②符合。
10.C
【详解】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晨太阳在东边,物体的影子朝向西,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朝向也在发生变化,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1.C
【详解】刚产下的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到2天,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3到4天变成绿色或紫黑色,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长约2—3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蚕卵若呈白色,上面还有小孔,说明是已经孵化出蚁蚕的卵壳。
12.B
【详解】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 上半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亮面在左侧。B选项符合题意。
13. 球体 太阳 月球
【详解】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其中太阳能自己发光,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14. 胎生 哺乳
【详解】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来喂养后代。
15. 秒表 3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应该至少测量3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
16. 滚动 滑动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相同条件下,滚动比滑动速度快。车轮在路面上的运动是滚动,小明从滑梯上滑下来是滑动。
17. 短 相反
【详解】要是物体站着不动,太阳东升西落这种情况,其规律是影子先由长变短,由淡变清晰,到正午时分,影子在物体底部,最短,且最清晰,过了午后后,影子渐渐的由短变长,由清晰变模糊,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8. 放大镜 扁圆形
【详解】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形状上、下是略扁的圆形,蚕卵很细小,经1到2天,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3到4天变成绿色或紫黑色,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蚕卵很小,为了看清楚,可以选用放大镜。
19.×
【详解】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
20.×
【详解】根据养蚕经验的总结,养蚕时要注意:(1)适宜的温度和湿度;(2)食物(桑叶)的清洁;(3)生活环境的清洁;(4)疾病;(5)光照的强度不能太大;(6)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气净化剂、香味化妆品等。绝对禁止用任何类型的杀虫剂等。
21.√
【详解】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
22.√
【详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相同高度的斜面上运动,其运动状态是不一样的,如车轮在相同高度的斜面上运动,其运动状态是滚动,木块在相同高度的斜面上运动,其运动状态是滑动。
23.√
【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农历8月15的月相是圆的(满月),我推测农历9月15的月相也是满月,题目说法正确。
24.√
【详解】影子的形成的条件是光、遮挡物、屏。影子总在背光的一侧。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短,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长。
25.√
【详解】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对地球的潮汐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繁殖、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27.×
【详解】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蛹是有生命的,一般情况下不动,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它是有生命的。
28.√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不同的。
29.×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30.×
【详解】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越少,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31.
【详解】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对地球得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得现象就是潮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会一直在发光发热,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温度适中,液态水存在。太阳上的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
32.
【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鲸鱼、蝙蝠和大熊猫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蝴蝶、天鹅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
33.
【详解】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过山车、老鹰飞翔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掉落的苹果、垂直的电梯、打台球的运动方式是直线运动。
3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位置(方向)的变化规律:西—东(或者西——北——东);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长—短—长。
【详解】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所以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5.每天记录蚕宝宝生长中的食量、皮肤、颜色、长短变化等,记录可采取文字、拍照、画图等方式。
【详解】在养蚕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并记录蚕的每个阶段的生长变化。每天记录蚕宝宝生长中的食量、皮肤、颜色、长短变化等,记录可采取文字、拍照、画图等方式。
36.在笔直的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解析】略
37.B 38.C 39.C 40.B
【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7.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图中手电筒和白墙壁分别称为光源和屏;
38.根据题干可知,甲图所示改变的是光的照射角度;
39.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乙图中手电筒照射的远近不同,所以出现的影子变化的是大小。
40.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圆锥体,出现的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即出现的影子的形状b照射呈圆形。
41.B 42. A B 43.A 44.A 45.C 46.B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4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由于路程一定,所以只需要借助秒表测量时间即可;
42.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根据题干可知,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直线;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曲线。
4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垫高甲的位置,这样起始位置越高,小球的速度就越快。
4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也会不动。
45.物体所在的方向一般分为东南西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通过参照物确定物体的方向,进而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方向,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根据题干可知,终点在起点的西南方;
46.根据题干可知,第二次的数据和第一和第三次的数据差距太大,所以按慢的那次最有可能是第二次。
47.温度 48.B 49.A
【分析】实验中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每个纸盒中放入8条大小相似、健康的蚕,放在某个因素不同其它环境条件相同的地方,每天饲养同样的桑叶,
47.由图可知,甲盒的温度是10℃,乙盒是25℃,丙盒是38℃,控制的变量是温度,该同学探究的是温度这个因素对蚕生长的影响。
48.查阅资料后,得知在25℃左右的温度下蚕生长发育最快。一段时间后,测量了三个盒子中蚕的平均长度分别为为4厘米、5厘米、6厘米,乙盒中温度适应,蚕的长度应该最长,是 6厘米。
49.盒子中放8条蚕宝宝做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中的偶然性。
50.C 51.B 52.√ 53.A 54. A D 55. 平面 球面 56.A
【解析】地球有充足的空气、自身不会发光、是一个球体、表面有海洋和陆地、生活着形态多样的动植物。和太阳、月球相比较,地球的独特之处是有丰富的液态水。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是一个天然卫星。太阳是一个会发光的球体。
50.从外太空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着。根据星球的局部画面,观察分析B星球是地球。
51.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是一个天然卫星。A星球就是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我们把它叫做环形山。
52.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绕地球运动,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53.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的范围很小,人们靠直觉认识地球,就以为大地是平的,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由此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认为地球是方的
54.由于地球是球体,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些现象:远方的来船,总先看到帆顶;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55.先制作一艘帆船,再观察它在球面和平面上移动。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平面上移动;如果一开始只能看到帆船的桅杆,后来才逐渐观察到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球面上移动。
56.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具有伟大的意义。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探索地球的真实形状;在1522年,麦哲伦带领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他的首次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
57.C 58.A 59.C 60.A 61.A 62.B
【分析】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蚁蚕到五龄蚕蜕皮4次在茧内蜕皮两次,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57.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蚕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应该精心照料它们。养蚕的注意事项包括:桑叶要保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每日对蚕的住所进行清洁;将病蚕及时隔离;防止老鼠、蚂蚁等伤害蚕。
58.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做到:爱护小动物,不惊动、不伤害动物,不损坏它们的家,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观察完的小动物,要将它们及时放生。所以不可以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59.为了更好地了解蚕宝宝的生活,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等工具帮助观察,在观察的时候要作好记录。记录方式可以多样化:文字、画图、拍照、视频等。
60.刚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幼虫。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蜕皮4次后变成五龄蚕,蚕在五龄蚕时期就可以吐丝结茧。
61.蚕吐丝前表现为不吃桑叶,身体透明,到处乱爬,吐一点丝,便便黑中带绿,会流一些黄色的水水,是在排水。
62.蚕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蛾从茧里面钻出来,蚕蛾是蚕的成虫阶段。
63.B 64.C 65.B 66.B 67.C
【解析】63.(1)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轮子在滚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64.读图可知,小车开到位置②时,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故选项C符合题意。
65.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故选项B符合题意。
66.相同时间内,跑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他们让两辆车跑相同的时间,结果小明的跑得比小军的更远,说明小明的车跑的更快,故选项B符合题意。
67.相同距离内,用时越短,速度越快;第二次比赛他们让两辆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小明用了9s,小军用了8s;小军更快,故选项C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