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三)(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三)(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7 22:1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24分)
1.垃圾回收后,我们可以进行资源再生,比如纸可以变成再生纸。课堂中,我们制造一张再生纸时可以使用( )为原料。
A.树皮 B.旧报纸 C.旧渔网 D.棉布
2.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比最多的是( )。
A.淡水湖泊水 B.地下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3.根据课堂实验判断,要提高船的载重量,下列方法最科学的是( )。
A.增加水槽中的水量 B.增大船的体积
C.增加重物的数量 D.增加船的质量
4.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 B.没有按照设计图制作
C.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D.具有质量和成本意识
5.在船舶发展史中,最古老的船是( )。
A.竹筏 B.独木舟 C.帆船 D.摇橹木船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情况是( )。
A.北极熊有白色的体毛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D.枯叶蝶的颜色形状与枯叶很像
7.秋天青蛙会刨土挖洞是为了( )。
A.产卵繁殖 B.捕猎进食 C.躲避天敌 D.准备冬眠
8.下列现象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下过雨的马路过一会儿干了 B.湿衣服晒干了
C.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冒白烟 D.夏天河流的水位有所下降
9.雾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 )变成了小水滴。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D.凝固
10.如图所示,把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棒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油粘上火柴棒,用酒精灯对铜棒的一端加热,过一会儿,可以看到火柴棒掉落的顺序是( )。
A.从1到5 B.从5到1 C.同时掉落 D.3、2、4、1、5
11.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充足的阳光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量的水分
12.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的方便生活时,也被“白色污染”问题困扰,这主要是因为塑料制品( )。
A.燃烧时容易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很容易破碎、分解
C.不易腐烂、不易降解
D.重量轻、数量少、价格贵
二、填空题(21分)
13.妈妈烧好排骨汤,倒在不锈钢碗里,轩轩马上去帮忙端,一碰就感到很烫,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________。轩轩拿来毛巾,把碗包起来端,就不烫手了,说明毛巾是一种热的________。等了一会儿,爸爸还没回来,为了凉得慢些,妈妈把排骨汤盖上盖子,因为盖子能有效地阻止热量以________的方式传递。(填“热对流”“热传导”或“不良导体”)
14.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会逐渐上升,升到________℃时水开始沸腾;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开始________。
15.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比世界平均水平________,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1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________、________和火药。
17.在设计我们的小船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船的________,船的________,船体________,以及载重量,________性和________系统等。
18.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________。潜艇靠调节自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核潜艇的动力来自________。
19.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________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发芽的可能性,减少实验________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
20.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2分)
21.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2.把一些碎冰块入一个玻璃杯中,过一会儿会有水从杯中渗出到杯壁上。( )
23.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24.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氧气含量增多。( )
25.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26.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
27.为了提高船的载重量,应该想办法让船排开更多的水。( )
28.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它在食用油中也一定是沉的。( )
29.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植物的生长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
30.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每一组种子的数量只需要一颗。( )
31.食物链中,既有以植物为食物的消费者,也有以动物为食物的消费者。( )
32.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 )
四、连线题(10分)
33.把下面的材料与对应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铁片
棉布 热的良导体
铝片
泡沫板 热的不良导体

34.用连线的方式把垃圾进行分类。
旧报纸
发霉的面包 可回收垃圾
玻璃
旧轮胎
过期药品 不可回收垃圾
35.连线题
橡皮泥
塑料 浮在水面
西瓜 沉入水中
色拉油
葡萄
36.连线题
燕子 深山老林里
鲸鱼 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雪狼 大海里
老虎 温度很低的南极
企鹅 冰天雪地
五、简答题(12分)
37.夏天用棉被把冰棒盖起来,冰棒会融化得比较慢,请你说说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38.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
39.某科学小组想制作一艘大型纸船,载着大家在水中行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请分析并写出你的想法。
40.位于江西省的鄱(pó)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3.6~5.5℃,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为29℃左右。每年10-11月都会有往返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行程达万里之遥的白鹤到达,这些白鹤第二年气温10℃时将会返程飞回俄罗斯(在俄罗斯的栖息地雅库特最冷的1月份时气温常接近-50℃,冬季时间长达6-9个月)产卵育雏。白鹤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这些白鹤为什么多年如此往返?
六、实验题(10分)
阳阳的爸爸是一个外卖配送员。冬天,如果配送的是食物,路程又较远,容易变凉。阳阳认为如果要减慢食物变凉的速度,可以用一些材料将食品盒包住。于是他准备了4个食品盒,用三种不同的材料分别包住其中的三个食品盒,另外一个没有任何材料包裹。
41.在实验设计中,阳阳让其中一个食品盒不用任何材料包裹,他的目的___。
42.在实验设计时,你觉得保持不变的因素有( )。(多选题)
A.食品盒大小 B.材料包裹的层数 C.食品盒中装同种食物
D.食物的多少 E.包裹的材料 F.实验的时间
43.阳阳经过测试,得到如下数据:
包裹的材料 温度(℃)
初始温度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A盒:无包装盒 55 40 27 17 11
B盒:羊毛制品 55 48 42 36 33
C盒:泡沫制品 55 52 49 45 46
D盒:棉布制品 55 44 36 26 21
由数据可知,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最差的是________。
44.夏天的时候,阳阳的爸爸要配送棒冰,为了防止棒冰融化,你会建议阳阳的爸爸选用________进行包裹。你的理由是________。
45.奇奇为了在家成功种植绿豆芽,他先探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因素,他在4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8粒相同的绿豆种子,实验情况如下表所示。
瓶号 瓶中加水情况 放置地点 放置时间 发芽情况
1号 没加水 窗台上 3天 ×
2号 适量,没淹没种子 窗台上 3天 √
3号 较多,淹没种子 窗台上 3天 ×
4号 适量,没淹没种子 冰箱里 3天 ×
(1)把2号瓶和3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填“是否有水分”或“水分的多少”或“适宜的温度”)。
(2)为了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我们可以选择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开展实验(填“1”“2”“3”或“4”)。
(3)分析绿豆种子发芽情况,1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3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4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温度过低”“没有水分”或“水分过多”)。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奇奇想在家成功萌发绿豆芽,在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一定要满足的条件有( )。(多选)
①适合的阳光 ②适宜的水分 ③适宜的温度 ④土壤 ⑤空气
七、综合题(11分)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艘小船,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46.这艘船上用到了许多材料,其中可以浮起来的有( )。
A.泡沫板 B.小电动机 C.电池 D.导线
47.这艘小船的动力来自( )。
A.电动机 B.蒸汽 C.风帆
48.小船行驶的过程是把( )转化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电能 动能 B.动能 动能 C.动能 电能
49.船身的形状偏向于流线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如果想要船行驶过程中保持方向稳定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华北地区发生5次较大规模的沙尘暴,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甚至是质疑和争论:沙尘暴怎么又来了?沙尘暴何时结束?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什么没有拦住沙尘暴?沙尘暴多次肆虐,波及大半个中国,发生频率和含沙量都是空前的。沙尘暴期间,灰尘弥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51.北方“沙尘暴”天气具有频繁、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52.“沙尘暴”天气逐年加剧,说明我国北方________受到了严重破坏。
53.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②采伐森林,开垦耕地 ③工业的发展 ④黄河出现断流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54.请你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下列( )是治理沙尘暴的措施。(多选)
A.植树造林 B.合理放牧 C.合理利用土地,不过度开发
参考答案:
1.B
【详解】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纸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载体。课堂中,我们制造一张再生纸时可以使用旧报纸、瓦楞纸等为原料造纸。棉布和树皮、旧渔网垃圾在课堂上是没有的,而且一般在校园里也很难见。
2.D
【详解】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
3.B
【详解】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所以要提高船的载重量,增大船的体积最科学。
4.B
【详解】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制作小船时需要注意:要按照设计图进行,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我们需要改进设计,可以及时在设计图和经费预算上做出调整,互相协作,人人参与,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B做法不合理。
5.B
【详解】船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在船舶发展史中,我们知道最早的船是独木舟,然后是竹筏、木板船,后来出现了蒸汽轮船、内燃机船、电力船、核动力船只。
6.C
【详解】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是它生活在冰海雪原中的保护服,说明与环境相适应;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少雨的沙漠环境,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是动物对环境影响的表现。
D、枯叶蝶的颜色形状与枯叶很像,有利于避免敌害,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7.D
【详解】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冬季来临时,青蛙冬眠过冬,所以秋天青蛙会刨土挖洞是为了准备冬眠,D符合题意。
8.C
【详解】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冒白烟是水蒸气凝结现象,而下过雨的马路过一会儿干了、下过雨的马路过一会儿干了、夏天河流的水位有所下降都属于水分蒸发现象。
9.B
【详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化现象,雾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
10.B
【详解】用酒精灯对铜棒的一端加热,热会沿着铜棒从右边向左边传递,蜡烛油受热会熔化,火柴会掉下来,可以看到火柴杆掉落的顺序是从5到1。
11.D
【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适量的水分。
12.C
【详解】白色污染是指指废弃塑料及其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塑料不易降解,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影响环境质量。白色污染主要是因为塑料制品不易腐烂、不易降解,所以C符合题意。
13. 热传导 不良导体 热对流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妈妈烧好排骨汤,倒在不锈钢碗里,轩轩马上去帮忙端,一碰就感到很烫,这种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热的方式是热传导;轩轩拿来毛巾,把碗包起来端,就不烫手了,说明毛巾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等了一会儿,爸爸还没回来,为了凉得慢些,妈妈把排骨汤盖上盖子,因为盖子能有效地阻止热量以热对流的方式传递。
14. 100 下降
【详解】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开始下降。
15. 14亿立方千米 低
【详解】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主要是海洋和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其中两极的冰、高山冰川、永久雪盖和永久冻土都是不宜利用的水,真正能够利用的水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占淡水资源的30.3%。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16. 造纸术 印刷术
【详解】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17. 大小 形状 材料 稳固 动力
【详解】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18. 水的阻力 重力 浮力 核能
【详解】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根据鱼类发明了潜艇,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
19. 3 偶然性
【详解】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3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发芽的可能性,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
20.食物链
【详解】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21.×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
22.×
【详解】装冰的玻璃杯壁温度较低,周围的空气遇冷水蒸气凝结附着在杯壁上,形成小水珠,而不是水从中杯中渗出,题干说法错误。
23.×
【详解】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用传热性能好的材料是不能用作保温用途的。
24.×
【详解】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不是氧气。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垃圾分类是处理垃圾公害的最佳解决方法和最佳的出路。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路径。垃圾分类能够使得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最终的素质素养。所以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6.√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约占1%。
27.√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物体排开水的重量越多,获得的浮力越大。船所装货物越多,船浸入水中越多,排开更多的水来获取更大的浮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8.√
【详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由于同体积的食用油比水轻,所以该物体在食用油中也一定是沉的。
29.×
【详解】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但是植物的生长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比如一个地方某种植物的疯长就会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整个环境。
30.×
【详解】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所以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每一组种子的数量至少需要两三颗,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
31.√
【详解】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既有以植物为食物的消费者,也有以动物为食物的消费者。
32.√
【详解】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船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转变稳定性、载重量、动力性能等不断完善和优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33.
【详解】材料根据导热性能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金属属于善于传热的良导体,如铁片和铝片,导热快散热快;棉布、泡沫板和水等属于导热性能差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34.
【详解】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按照能否回收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旧报纸、玻璃、旧轮胎、旧手机属于可回收垃圾。发霉的面包、过期药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35.
【详解】体积相同的物体,重量越大,越容易下沉;重量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下沉;物体的沉浮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上浮。橡皮泥会沉入水中,塑料会浮在水面上,西瓜会浮在水面上;色拉油会漂浮在水面上;葡萄会沉入水中。
36.
【解析】略
37.夏天用棉被盖住冰棒,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从而使冰棒化得慢。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所以夏天用棉被盖住冰棒,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从而使冰棒化得慢。
38.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的水冲厕所、浇花,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用具等。
【详解】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生能够做到节约用水,比如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的水冲厕所、浇花,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用具等。
39.纸船的大小要能容得下一个人;纸船的体积要尽量大,在水中不会沉;船的底部要加宽,防止侧翻;船的船头形状是尖的,以减小阻力;船的外层应选择防水纸。(合理即可)
【详解】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一般来说,船的体积(容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载重量也就越大,所以我们要尽量增大小船的体积,来增加载重量。在船上安装船舵,它可以更好地控制船前进的方向;船头设计成尖形,可以减小水的阻力;给小船安装电力动力系统,为小船提供稳定的动力。
40.白鹤为了躲避严寒、寻找食物,多年往返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迁徙是鸟类对外界条件、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是某些鸟类的一种本能。鸟类的迁徙,往往是受到外界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鸟类通常一年迁徙2次,而且每年迁徙的时间很少变化。白鹤为了躲避严寒、寻找食物,多年往返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
41.形成对比,探究实验有无外包装是否对温度有影响 42.ABCDF 43. 泡沫 棉布 44. 泡沫制品 塑料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与其他三种材料相比,保温效果最好。
【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41.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在实验设计中,阳阳让其中一个食品盒不用任何材料包裹,他的目的形成对比,探究实验有无外包装是否对温度有影响。
4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包裹的材料,其他条件比如食品盒大小、材料包裹的层数、食品盒中装同种食物、食物的多少、实验的时间都要保持不变;
43.根据题干可知,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泡沫,下降的温度最慢;最差的是棉布,下降的温度最快;
44.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塑料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与其他三种材料相比,保温效果最好,所以为了防止棒冰融化,选用塑料泡沫制品来包装。
45. 水分的多少 2 4 没有水分 水分过多 温度过低 ②③⑤
【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把2号瓶和3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应该选择2号和4号进行研究;
(3)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分析绿豆种子发芽情况,1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没有水分,3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水分过多,4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温度过低;
(4)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46.A 47.A 48.A 49.减小水的阻力 50.增加船舵
【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46.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泡沫板是漂浮材料;
47.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这艘小船的动力来自电动机。
48.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小船行驶的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49.船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不同形状的船首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与圆形、方形的船首相比,尖形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50.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舵方向决定,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只航行。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51. 范围大 含沙量大 52.生态系统 53.D 54.植被越少,越容易造成沙尘暴 55.ABC
【分析】沙尘暴天气是强风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的天气现象,多发于春季。防治沙尘暴的根本办法是防沙、治沙,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51.根据题干可知,北方“沙尘暴”天气具有频繁、范围大、含沙量大等特点。
52.近年来,沙尘暴在我国北方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归根到底是由于草原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失去了平衡。
53.沙尘暴天气是强风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的天气现象,多发于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有在草原上过度放牧、采伐森林,开垦耕地、工业的发展、黄河出现断流现象等;
54.沙尘暴天气是强风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的天气现象,多发于春季。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植被越少,越容易造成沙尘暴。
55.防治沙尘暴的根本办法是防沙、治沙,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