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 糖 类 栏目链接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了解糖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要意义。
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掌握葡萄糖的主要性质,并了解其用途。
3.掌握蔗糖和麦芽糖的组成、主要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4.掌握淀粉、纤维素的组成,以及它们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掌握淀粉的检验方法。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 葡萄糖和果糖 栏目链接1.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以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它们的________。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葡萄糖和果糖就是常见的________。
2.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是__________色________体,______溶于水,________甜味。通过实验可推出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的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多羟基醛多羟基酮 脱水缩合物单糖低聚糖多糖单糖C6H12O6 无晶易有醛CH2OH(CHOH)4CHO3.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从结构上看,葡萄糖也可与乙酸发生________反应。 栏目链接酯化4.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放出热量,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5.果糖是最________的糖,分子式为________,与葡萄糖互为________,纯净的果糖是________色______体。易溶于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推出果糖是一种多羟基的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C6H12O6+6O2―→6CO2+6H2O甜C6H12O6同分异构体无晶水乙醇乙醚酮2 蔗糖和麦芽糖1.蔗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________,是由1分子________和1分子________脱水形成的,蔗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体,__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溶于乙醇,甜味仅次于________。
2.在________条件下,蔗糖可水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水 栏目链接二糖葡萄糖果糖C12H22O11白晶易难果糖酸性葡萄糖果糖 栏目链接C12H22O11同分异构体葡萄糖 4.麦芽糖分子中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________二糖。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是一种________二糖,但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栏目链接还原性非还原性3 淀粉与纤维素1.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多个________分子脱水而形成的,其分子式为(C6H10O5)n,淀粉、纤维素的每个葡萄糖单元仍有________羟基,所以其分子式也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二者________________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
2.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有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葡萄糖三个 [C6H7O2(OH)3]n 高分子化合物n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3.淀粉是________状物质,________溶于冷水,在热水中________溶解。淀粉溶液遇碘显________色。淀粉在________或________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纤维素一般________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纤维素与淀粉都无还原性,但其________都有还原性。 栏目链接粉末不部分蓝酸酶不水解产物 栏目链接 要点1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的实验探究应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特别提示:
用CuSO4溶液和NaOH溶液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NaOH要过量。要点2 糖类的水写1.糖类水解的条件。
(1)蔗糖:稀H2SO4作催化剂并水浴加热。
(2)淀粉。
①稀H2SO4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②淀粉酶(唾液中存在),室温(最适宜温度36 ℃)。
(3)纤维素。
①催化剂为90%的浓H2SO4。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特别提示:
(1)用碘水检验淀粉时,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发生反应I2+2OH-===I-+IO-+H2O而使实验失败。
(2)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生的葡萄糖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水解液与检验试剂混合前要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并使溶液呈碱性。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题型1 糖类的结构及性质 栏目链接例1 A、B、C、D四种有机物,它们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618。在通常情况下,A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其水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6倍,B常用作制镜工业的还原剂;C和D两种物质的蒸气密度都是2.68 g/L(换算成标准状况),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但C的水溶液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而D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具有水果香味。试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栏目链接解析:四种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618,即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1,最简式都是CH2O。因为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又因为其通常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推断其为甲醛;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分子式为C6H12O6,又是制镜工业的还原剂,应为葡萄糖;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溶液显酸性,应为乙酸;D为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应为甲酸甲酯。
答案:A:HCHO B:CH2OH(CHOH)4CHO
C:CH3COOH D:HCOOCH3变 式
应 用 栏目链接1.(2014·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段考)大量存在于葡萄中,在加热条件下,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纤维素 D.乙酸解析:淀粉、纤维素、乙酸都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明显答案为A。
答案:A题型2 糖类的水解及产物的判断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解析:(1)方案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证明有淀粉存在,至于淀粉水解程度如何,应另加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验。(2)方案乙中淀粉的水解液,应加碱中和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保证实验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铜可与硫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答案:(1)方案甲设计正确,但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 栏目链接(2)方案乙设计不正确,结论也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而不能与葡萄糖反应。
(3)方案丙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4)方案丁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名师点睛:(1)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2)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变 式
应 用 栏目链接2.(双选)向淀粉中加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碘水 ⑤氯化钡溶液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C题型3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栏目链接例3 (双选)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甲酸甲酯 B.蔗糖
C.葡萄糖 D.麦芽糖 栏目链接解析: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蔗糖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错误;酯可以水解,甲酸甲酯分子中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A项正确;麦芽糖是二糖,可以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正确。
答案:AD 栏目链接变 式
应 用3.某有机物进行实验鉴定,其结果如下:①有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的Cu(OH)2无变化;③加入锌粒不反应;④与含碱的酚酞溶液共热,发现红色褪去。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甲酸 B.葡萄糖
C.蔗糖 D.甲酸异丙酯 栏目链接变 式
应 用解析:①有银镜反应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醛基;②中并未加热,不满足反应条件并不能证明无醛基;③加入锌粒不反应说明其分子中无羧基;④可知其分子中含有酯基,因此满足条件的只有选项D。
答案:D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