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7 22:2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共20分)
1.猛犸象灭绝的原因,普遍认为是什么造成的( )。
A.陨石撞击 B.气候变暖 C.海啸地震
2.下列植物种子中,借助自身力量进行传播的是哪组种子( )。
A.莲蓬和蒲公英 B.柳树和椰子 C.豌豆和凤仙花
3.吊兰的繁殖方式主要和下列哪种植物一样。( )。
A.胡萝卜 B.红薯 C.月季
4.蚕在茧里变成了( )。
A.蛹 B.蛾 C.卵
5.动物以卵或幼虫过冬的有( )。
A.蚊子 B.麻雀 C.蛇
6.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 )。
A.高-低-高 B.低-高-低 C.低-高
7.回顾我们做过的实验,下列实验现象中,符合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关系的是( )。
A.同样多的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摆绳短的摆动快,摆绳长的摆动慢。
B.同样多的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摆锺轻的和摆锤重的摆动快慢没有明显差异。
C.同样多的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摆幅大的和摆幅小的摆动快慢没有明显差异。
8.下列关于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B.在一般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C.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会继续上升
9.黄鳝的洞穴位于( )。
A.树上 B.水边 C.枯枝下
10.水结冰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在0℃不变
二、填空题(共7分)
11.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_______、空气、_______、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_______。
12.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
13.小玲同学在饲养盒的两边分别放上莴笋叶和桑叶,将蚕宝宝放在正中间,一段时间后蚕宝宝将爬向______________。
14.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_______撞击而成。
15.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太紧。这是因为电线具有( )的现象。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拦河筑坝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洄游通道。( )
17.石笋会长出小石笋,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是生物。( )
18.人类符合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属于哺乳动物。( )
19.用叶繁殖时,叶片正面朝上。( )
20.关于昆虫的问题都可以进行课堂实验探究。( )
21.桑叶、莴笋叶、生菜叶,都可以用来喂养桑蚕。( )
22.地球的卫星照片上,蓝色部分是海洋。( )
2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人们对地球是球形的猜想。( )
2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上升。( )
25.夏天用棉被把冰棍盖起来,冰棍会比暴在阳光下融化得更快。 ( )
四、连线题(共11分)
26.通过学习,小明知道了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繁殖,请将下列植物的繁殖方法与其正确的繁殖类型连起来。
把切好的胡萝卜墩,放在潮湿的土质上
根繁殖 将菊花的枝条剪下,插入松软的土中
茎繁殖 把剪切下来的芦荟叶片插入湿润的土里
叶繁殖 红薯上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
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
将多肉植物的叶子摘下,放入土里
27.在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实验中,请把下面物品模拟的对象连起来
沙面 阳光
石块 月面
手电筒 流星
丢石子 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
大小坑 环形山
五、简答题(共15分)
28.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然而人类的一些行为正在破坏着自然环境,请你举例说明。
29.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的自身特点有一定关系,苍耳是怎样利用自身特点来传播种子的?
30.在9点的时候,小华一家到达了展览馆。展览馆里面有好多昆虫的标本,你知道昆虫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吗?
31.人类怎样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32.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眼镜片上会有一层白色的雾,为什么?
六、实验题(共17分)
33.小兰同学用自制的日晷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下表是她记录的影子变化数据。
时间(时)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影长(厘米) 60 35 22 11 6 11 22 35 60
(1)从表中发现,( )时影子最短。16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厘米。
(2)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决定同一物体影子长短的是( )。
(3)小兰在实验中还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关。太阳在东边,影子就 会出现在物体的( )。
(4)上图是小兰在观察记录时,给旁边一棵树拍下的五张照片,根据影子变化特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是( )。
(5)从上述观察记录中可以发现,不同时间的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下面是小明和同学一起完成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验记录表,请你根据记录表中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
温度(℃) 10 6 3 1 0
34.水结冰的过程是( )。
A.凝结 B.凝固 C.融化
35.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下降了,说明( )。
A.水释放了热量 B.水吸收来热量 C.水不干净
36.你认为第6分钟时,温度计的读数应该是( )。
A.1℃ B.﹣1℃ C.0℃
七、综合题(共20分)
37.生物通过生殖实现了生命延续和种族繁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是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长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水仙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把水仙的____________浸入水中,就能生根、发芽、开花。
(3)青蛙、面包虫等动物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马、猫等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4)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乳等一系列复杂行为,如弹涂鱼“跳舞”属于动物的_________行为。
38.豆天蛾是一种危害大豆的害虫,鸡蛋是我们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下图1是豆天蛾的发育过程形态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豆天蛾各时期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受精的鸡卵(鸡蛋)可以孵化成小鸡,像鸡这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做____________。
(4)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等。“孔雀开屏”体现的繁殖行为是____________。
39.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北极熊是一种体型很大的熊类动物,体毛较多,体长而肥硕,有长的脖子和较小的头部。它们的耳朵圆圆的,短小而多毛,还有一口锋利的牙齿,可以方便撕咬猎物的肉。北极熊的四肢粗壮,足部非常宽大,在足掌上长有很多毛。足掌上的毛起到了防滑垫的作用,使得北极熊可以在光滑的冰面上自由行走。
(1)北极熊的体毛多,体长而肥硕,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极熊能在光滑的冰面上自由行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北极熊以上的外形特征,是生物_________(填“影响”或“适应”)环境的体现。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进化经历了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地区,由于气候变暖,猛犸象适应不了环境,所以最后灭绝了。
2.C
【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莲蓬、椰子靠水流传播种子;蒲公英和柳树靠风力传播种子;豌豆和凤仙花借助自身力量传播种子。
3.C
【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月季和吊兰的繁殖方式都是茎繁殖;胡萝卜、红薯的繁殖方式都是根繁殖。
4.A
【详解】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蚕在茧里变成了蛹,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
5.A
【详解】蚊子、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都以卵或幼虫过冬;麻雀和蛇会在夏季或春季产卵,这样等到冬季后代就已经长大了。
6.B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所以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7.C
【详解】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摆幅的大小,其他条件比如摆动时间、摆长等保持不变。同样多的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摆幅大的和摆幅小的摆动快慢没有明显差异。
8.C
【详解】A、水加热获得热量,在沸腾前,水的温度持续上升,故A正确;
B、水的沸点与气压等条件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故B正确;
C、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沸腾现象持续,但是水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故C错误。
9.B
【详解】动物们常会在栖息地寻找合适的地方来营造巢穴,例如山洞、树洞等;或者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如树枝、树叶、杂草、土块等来搭建巢穴。黄鳝的洞穴位于水边的,白天经常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者是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通常不活动,夜间才会出穴觅食。
10.C
【详解】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11. 阳光 水 材料
【详解】栖息地是指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包括个体或群体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非生物环境和其他生物。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12.胎生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3.桑叶
【详解】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小玲同学在饲养盒的两边分别放上莴笋叶和桑叶,将蚕宝宝放在正中间,一段时间后蚕宝宝将爬向桑叶。
14.流星、陨石
【详解】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15.热胀冷缩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太紧,给冬季气温降低时电线收缩预留长度,避免电线因收缩被拉断。
16.√
【详解】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随着人们对河流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隔流建筑物修建在自然河流中,如拦河筑坝修建的水电站,这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游通道,大大影响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鱼类的减少甚至灭绝。目前,人们多采用建设渔道的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鱼道是供鱼类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
17.×
【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石笋会长出小石笋,但是石笋没有生命,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所以属于非生物。
18.√
【详解】羊、狗、猫等动物,它们的哺育方式叫作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作胎生。人类符合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属于哺乳动物。题目说法正确。
19.√
【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叶也可以用来繁殖后代,用叶繁殖时,叶片正面朝上。
20.×
【详解】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关于昆虫的问题有很多很多,并不是每个都可以进行课堂实验探究;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自己在课下研究。
21.√
【详解】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蚕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应该精心照料它们。桑叶、莴笋叶、生菜叶,都可以用来喂养桑蚕,但是要洗干净晾干,否则水分过多蚕就会死。
22.√
【详解】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呈蓝色的面积最大,是地球上的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没有植被的陆地,绿色部分可能是森林或草原,白色是冰雪和云层。
23.√
【详解】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又回到了出发地,通过了人类第一次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24.×
【详解】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后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5.×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夏天用棉被把冰棍盖起来,棉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所以冰棍会比暴在阳光下融化得更慢。
26.
【详解】植物一般都是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也有少数依靠根、叶和茎来繁殖后代的。把切好的胡萝卜墩,放在潮湿的土质上,属于根繁殖;将菊花的枝条剪下,插人松软的土中,属于茎繁殖;把剪切下来的芦荟叶片插人湿润的土里,属于叶繁殖;红薯上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属于根繁殖;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属于茎繁殖;将多肉植物的叶子摘下,放入土里,属于叶繁殖。
27.
【分析】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详解】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用沙面模拟月球表面,用石块模拟流星,用手电筒的光模拟阳光,用丢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坑模拟环形山。
28.答:①砍伐森林②城市扩张③排放废气④石油泄漏……
【详解】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在生活中,破坏环境行为包括:随意砍伐树木、用除草剂除去田野中的杂草、化工厂污水直接排放、乱扔垃圾等。
29.苍耳长有带勾的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依靠动物把种子带到远处。
【分析】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外部特征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轻,有绒毛是适合风力传播的种子特点;有小刺或多肉好吃是适合动物传播的种子特点;果荚易开裂,种子能滚动是适合弹射传播的种子特点;果实可以浮在水面上,含有丰富的纤维质,种子不沾水是适合水流传播的种子特点。
【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苍耳长有带勾的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依靠动物把种子带到远处。
30.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
【详解】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成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1.(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2)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
(3)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球形的。
【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又回到了出发地,通过了人类第一次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从太空看到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
32.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挂在眼镜片上,形成一层白色的雾。
【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挂在眼镜片上,形成一层白色的雾。
33. 12 大于 太阳的高度(或位置) 西边 b d a c e 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随太阳的位置(或高度)变化而发生改变
【详解】(1)分析图表可知,12时影子最短。16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大于60厘米。
(2)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决定同一物体影子长短的是太阳的高度(或位置)。
(3)小兰在实验中还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关。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西边。
(4)太阳刚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并在物体的西侧,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会越来越短,并逐渐向西北移动,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朝向北方,然后太阳向西方落下,影子越来越长,朝向东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影子方向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所以根据影子变化特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是b d a c e。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影子方向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随太阳的位置(或高度)变化而发生改变。
34.B 35.A 36.C
【分析】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4.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由液态变为固态。
35.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水的温度下降了。
36.水结冰的温度是0℃,直至完全结成冰,根据表格推断,第5分钟水的温度下降到0℃开始结冰,第6分钟时,还是冰水混合物状态,温度计的读数应该是0℃。
37. 胚 种皮 根 茎(或球茎) 卵生 胎生 求偶
【详解】(1)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观察发现,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长出来的结构是根。
(2)把水仙的茎浸入水中,就能生根、发芽、开花。这属于无性繁殖。
(3)青蛙、面包虫等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马、猫等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4)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乳等一系列复杂行为,如弹涂鱼“跳舞”属于动物的求偶行为。
38. 成虫 蛹 卵 幼虫 ③→④→②→① 卵生 求偶
【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蜜蜂,蚕等。像鸡这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等。“孔雀开屏”体现的繁殖行为是求偶。
【详解】(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豆天蛾属于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图中豆天蛾各时期的名称是中①是成虫,②是蛹,③是卵,④是幼虫。
(2)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卵、幼虫、蛹和成虫,用序号和箭头表示为:③→④→②→①。
(3)受精的鸡卵(鸡蛋)可以孵化成小鸡,像鸡这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
(4)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等。“孔雀开屏”体现的繁殖行为是求偶。
39. 保暖防寒 足部非常宽大,在足掌上长有很多的毛 适应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1)北极熊体长而肥硕原因是生活在酷寒的北极地区,有利于保暖防寒。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极熊能在光滑的冰面上自由行走的原因是足部非常宽大,在足掌上长有很多的毛,足掌上的毛起到了防滑垫的作用,使得北极熊可以在光滑的冰面上自由行走。
(3)北极熊以上的外形特征,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体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