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一讲解课件+课后作业:25-26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一讲解课件+课后作业:25-26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9-27 11:35:29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
一、选择题
1.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法        B.实验归纳法
C.理想实验法 D.控制变量法
[解析] 由于时间测量上的困难,伽利略无法直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外推,最终得到倾角为90°时小球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所以,在当时并没有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伽利略所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选项C正确.
[答案] C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大
B.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 所有物体在同一地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加速度相等,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选项A错误;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由于惯性具有水平初速度,物体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错误;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有关,速度增大时阻力增大,当雨滴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阻力与重力相比不可忽略,雨滴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C错误;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忽略不计,可认为只受重力作用,水滴下落的过程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正确.
[答案] D
3.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先后经过b点和c点.已知石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bc段的位移之比为(  )
A.1:3 B.1:5
C.1:8 D.1:9
[解析] ab段的位移为xab=,bc段的位移为xbc==,所以xab:xbc=1:8,选项C正确.
[答案] C
4.某物体从某一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 s内通过了全程的一半,则物体还要下落多长时间才会落地(  )
A.1 s B.1.5 s
C. s D.(-1) s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所以,物体下落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为(-1) s,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5.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3 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解析] 由x=gt2得t= =3 s,
最后一秒内位移:
Δx=gt-gt=25 m,
落地速度:v=gt=30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 m/s=15 m/s.
则A、B、C正确.
[答案] ABC
6.1971年7月26号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斯科特驾驶月球车行驶28公里,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如图所示,出现的现象是(月球上是真空)(  )
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
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铁锤和羽毛同时落地
D.因为在月球上,所以无法判断铁锤和羽毛哪一个先落地
[解析] 月球上是真空,铁锤和羽毛都不受阻力作用,只受月球的吸引力,所以二者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速度的变化与其质量大小无关,因为是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应同时落地,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7.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  )
A.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D.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解析] 当第一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时,第二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
h1=gt2 ①,v1=gt ②
h2=g(t-1)2 ③,v2=g(t-1) ④
由①③得Δh=h1-h2=gt-g,由②④得Δv=v1-v2=g,因此,Δh随t增大,Δv不变.选项B正确.
[答案] B
8.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解析]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而题图中位移之比为2:3:4:5,故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选项A错误,B正确;由Δs=aT2知a=,选项C正确;v3==,选项D正确.
[答案] BCD
二、非选择题
9.《北京晚报》报道了一位青年奋勇接住一个从5层高楼窗口跌下的孩子的动人事迹.设每层楼高度是2.8 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楼窗下需要的时间是1.3 s,请你估算一下他要接住孩子,至少允许他有________ s的反应时间.
(g取10 m/s2,提示:反应时间指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
[解析] 孩子的落地时间t= =  s=1.5 s,其反应时间Δt=t-t0=0.2 s.
[答案] 0.2
10.一座高6 m的水塔顶端渗水,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滴落下.当第5滴离开水塔顶端时,第1滴水滴正好落到地面,则此时第3滴水滴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m.
[解析] 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五滴水相当于一滴水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相邻两滴水的间距之比为1∶3∶5∶7.设第3滴离地高为x,则=,解得x=4.5 m.
[答案] 4.5
11.世界上悬崖跳水的最大高度纪录是由瑞士人奥利弗·法维尔(男)创造的.1987年,奥利弗·法维尔在法国Villers-le-Lac的悬崖上,表演了漂亮的反身翻转两周后顺利入水,他所保持的高度纪录是53.90 m.将奥利弗·法维尔的跳水过程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取g=10 m/s2,请估算奥利弗·法维尔创造纪录时:
(1)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到达水面时的速度.
[解析] (1)由h=gt2得t== s=3.28 s
(2)由v2=2gh得v== m/s=32.8 m/s.
[答案] (1)3.28 s (2)32.8 m/s
12.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 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2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木棒AB的长度.
[解析] 静止的木棒A端到C点的距离是h=0.8 m,剪断绳后木棒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得A端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因为h=gt,所以tA= =  s=0.4 s.B端由开始下落到通过C点的时间为:tB=tA-0.2 s=0.2 s,则木棒B点到C点的距离h′=gt=×10×0.22 m=0.2 m,木棒的长度l是A、B端到C点的高度之差:l=0.8 m-0.2 m=0.6 m.
[答案] 0.6 m
课件83张PPT。 第二章 [答案] C [答案] CD [答案] C [答案] B [答案] C [答案]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