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尚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阶段测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尚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阶段测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7 17: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尚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
生物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可以提高优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B.以茎尖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具有抗病毒特性的新品种
C.以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细胞为材料培育出的植株基因型一定相同
D.外植体脱分化和再分化时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人参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常以根入药,由于过度采挖导致人参资源枯竭,而人参的人工栽培周期较长,研究表明,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培养人参不定根,用于满足市场需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次生代谢物通常含量很低,从植物组织中提取会大量消耗植物资源
B.人参不定根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在避光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或蔗糖等能源物质
D.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
3.某研究小组将某植物(2n)幼苗进行培养,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PEG代替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甲,获得四倍体幼苗乙
B.从幼苗乙到幼苗丙的培育过程中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C.图中育种过程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植物组织培养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
4.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技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时可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B.接种外植体的锥形瓶应置于无菌、光照、18~22℃的培养箱中培养
C.可以利用灭活的病毒、电融合等方法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D.利用两种不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得到的细胞类型最多有3种
5.动物细胞培养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胰蛋白酶将组织细胞的膜蛋白消化可获得单个的细胞
B.贴壁生长的细胞传代培养时只需用离心法收集细胞
C.贴壁细胞原代培养具有接触抑制现象,传代培养没有接触抑制现象
D.动物细胞培养的结果是获得细胞群,一般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6.单克隆抗体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图为利用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未经处理的普通小鼠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
B.每个脾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抗体
C.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D.单抗检测时取培养液滴加相应抗原出现免疫反应的为目标细胞
7.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通过采用特定技术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上,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的结构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DC中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导向作用
B.用96孔板培养和多次筛选杂交瘤细胞后,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C.ADC与癌细胞识别后,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ADC在肿瘤细胞里被溶酶体裂解,释放药物,使肿瘤细胞死亡
8.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去核的蛙卵中具有刺激细胞核表现全能性的物质
B.“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属于无性繁殖,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D.“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9.下列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该技术可有选择的繁殖某一性别的动物个体
B.该技术可以提高某些良种家畜的自然繁殖率
C.细胞核移植主要是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细胞之间进行
D.需要选取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作为受体细胞
10.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作为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
B.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分裂Ⅱ
D.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多种酶溶解卵细胞膜外的一些结构
11.下列有关胚胎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胚胎从透明带内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
C.胚胎从桑葚胚经孵化后进入囊胚阶段
D.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期开始发生细胞分化,随后发育为三个胚层
12.下图表示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工程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代表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不同的是体外受精前精子需要人工获能处理
B.受精的实质是雌雄原核的融合,雄原核一般略小于雌原核
C.②代表早期胚胎培养,该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无细胞分化
D.为选育出能泌乳的母奶牛,移植前需从内细胞团取样,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13.下列有关胚胎移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供体牛应选择具有人类所需优良性状的个体
B.对供、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C.在孕育过程中,移入胚胎的遗传特性受代孕母体的影响
D.胚胎移植的动物都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
得0分。
14.“掩映橘林千点火,苞霜新橘万株金”,柑橘甜蜜爽口,老少皆宜。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无籽柑橘,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在低渗环境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实现过程②依赖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C.过程③中杂种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
D.三倍体植株由于联会发生紊乱可产生无籽柑橘
15.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灭活后,经过系列纯化制备的生物制剂。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大致生产流程如下:将抗原性强的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中培养,再使病毒经过β-丙内酯灭活等过程制备成疫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Vero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新冠病毒能够特异性识别的受体
B.培养Vero细胞时,培养液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无菌的环境
C.培养时,需将Vero细胞置于含95%氧气和5%二氧化碳的气体环境中
D.β-丙内酯灭活会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不会破坏其抗原结构
16.CTLA-4和PD-1均是T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特定分子结合后,会使机体肿瘤细胞免受T淋巴细胞攻击。抗CTLA-4单克隆抗体和抗PD-1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如图科研人员将两种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成了抗CTLA-4和抗PD-1的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时注射2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分化为产双抗的浆细胞
B.筛选双抗时需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2种抗原
C.将该双抗与细胞毒素结合后可以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D.使用该双抗治疗肿瘤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
17.中国科学院团队对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下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中”“华华”是对供核动物100%的复制
B.供体细胞注入卵母细胞透明带内后,就可自行进入卵母细胞
C.“中中”和“华华”的性状由多个亲本共同决定,属于有性生殖
D.过程②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
1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精子获得能量后进行体外受精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基本相同,被移植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将小鼠桑葚胚分割成2等份获得同卵双胎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D.绵羊“多莉”的产生涉及细胞核移植,不涉及胚胎工程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9分。
19.(14分)下图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自然条件下,番茄和马铃薯不能进行杂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诱导②过程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电融合法等。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癌症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培养进行到_________(填字母编号)即可。
(3)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在④⑤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及氨基酸外,往往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_________,最终得到的杂种植株_________(可育/不可育)。
20.(12分)犬细小病毒(CPV)主要感染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利用小鼠制备抗CPV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用灭活的CPV免疫小鼠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步骤②后获得的细胞需要在_________上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后获得的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会因为_________、有害代谢物的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依赖的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1.(11分)2019年7月21日代孕猫在胚胎移植66天后顺利分娩,我国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猫“大蒜”诞生。“大蒜”是一只非常可爱的短毛猫,小猫现在健康状况良好。这次成功培育克隆猫是世界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标志着我国在克隆领域又迈进了一大步。下图为克隆猫“大蒜”培育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进行过程①和③时,通常将细胞置于_________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CO2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2)在进行原代培养时,细胞增殖还表现出_________和接触抑制等特点。
(3)将进行培养的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细胞中,去除卵母细胞细胞核的时期是_________。
(4)上述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和牛是世界公认的高档肉牛品种,其体型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移植技术,按如图所示流程操作,成功地批量培育了和牛这一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过程常用_________激素促进和牛超数排卵,还需要对采集到的卵母细胞进行_________。
(2)试管牛的培育需要的工程技术有_________和胚胎移植等。
(3)移植的胚胎处于_________期,移入的甲胚胎能在代孕雌牛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甲环节是对牛胚胎所做的处理,使用的技术称为_________,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_________。
23.(12分)单峰骆驼曾经分布于阿拉伯半岛,濒危动物保护组织宣布单峰骆驼野外灭绝(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灭绝,但在人类活动区会有驯养)。近些年,在我国干燥、缺水的戈壁无人区,科学家又发现了小规模野化单峰骆驼群。科学家欲通过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野化单峰骆驼,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更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E后代和F后代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②过程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受体卵子细胞核的目的是使重构胚的核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与F相比,E更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E是有性生殖后代,其亲代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_________。
尚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
生物参考答案
1.D【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不能提高遗传多样性,A错误;以茎尖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苗,不能获得抗病毒的新品种,B错误;同一植株不同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植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花粉细胞培养形成的植株的基因只有体细胞培养形成的植株的一半,C错误;外植体脱分化和再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D。
2.B【解析】植物细胞次生代谢产物通常含量很低,所以要消耗大量材料才能获得一定量的产品,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人参不定根培养中诱导为愈伤组织过程为脱分化,未培育成植株,故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避光条件下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需要提供能源物质才能满足能量需求,糖类是常用的能源物质,C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参的不定根培养过程中有脱分化过程和再分化过程,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D正确。故选B。
3.D【解析】PEG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促进细胞融合时使用的化学试剂,可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使用前需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因此不可用PEG代替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甲,A错误;从幼苗乙到幼苗丙的培育过程不涉及植物体细胞杂交,不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B错误;图中育种过程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处理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该植物没有进行有性生殖,不涉及基因重组,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为1,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大于1,有利于诱导根的分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小于1,有利于诱导芽的分化,D正确。故选D。
4.A【解析】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以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及其芽孢和孢子,防止微生物污染,A正确;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B错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时不用灭活的病毒,C错误;若只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理论上融合的细胞有3种类型,还存在没有融合的细胞,D错误。故选A。
5.D【解析】胰蛋白酶可以将动物组织细胞之间相连的蛋白质水解掉,细胞彼此分离,就形成一个个的单个细胞,A错误;贴壁生长的细胞传代培养时需先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离心法收集细胞,B错误;贴壁细胞在传代培养和原代培养中均存在接触抑制现象,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增殖,结果是获得细胞群,一般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D正确。故选D。
6.D【解析】应从经过抗原注射后的免疫小鼠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A错误;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针对相应抗原的抗体,每个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B错误;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无接触抑制现象,因此该细胞克隆化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C错误;单抗检测时可用抗原-抗体杂交实验检测:取培养液滴加相应抗原,出现阳性反应的为目标细胞,D正确。故选D。
7.C【解析】ADC中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可将药物运输到肿瘤细胞,具有导向作用,A正确;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至少经过两次筛选,一次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即用96孔板培养和多次筛选杂交瘤细胞后,就可获得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获得单克隆抗体,B正确;ADC与癌细胞的识别后,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C错误;ADC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溶酶体使其裂解,释放药物,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D正确。故选C。
8.C【解析】去核的蛙卵中具有刺激细胞核表现全能性的物质,A正确;“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属于无性繁殖,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正确;“合子”分裂至桑葚胚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错误;“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个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D正确。故选C。
9.A【解析】利用该技术繁殖的动物性别取决于供体(提供细胞核个体)的性别,因此可有选择的繁殖某一性别的动物个体,A正确;核移植技术不能提高良种家畜的自然繁殖率,自然繁殖率是由生物的基因决定的,B错误;细胞核移植主要是在同种动物的普通细胞和去核的卵母细胞之间进行,不是同种组织,C错误;需要选取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期,才可进行核移植,D错误。故选A。
10.B【解析】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作为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A正确;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B错误;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分裂Ⅱ,C正确;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多种酶溶解卵细胞膜外的一些结构,D正确。故选B。
11.B【解析】卵裂期细胞的数目增多,但胚胎并未与母体建立联系且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含量减少,A错误;胚胎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B正确;孵化是指囊胚从透明带出来,孵化后进入原肠胚阶段,C错误;胚胎发育至囊胚期开始发生细胞分化,形成滋养层和内细胞团,D错误。故选B。
12.A【解析】①代表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不同的是体外受精前精子需要人工获能处理,体内受精的精子可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获能,A正确;精子入卵后会形成雄原核,雄原核一般略大于雌原核,B错误;②代表早期胚胎培养,该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C错误;进行胚胎性别鉴定需取样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D错误。故选A。
13.A【解析】供体牛应选择具有人类所需优良性状的个体,A正确;需要利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对受体母牛不需要进行此处理,B错误;在孕育过程中,移入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代孕母体的影响,C错误;克隆得到的早期胚胎,经胚胎移植后产生后代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D错误。故选A。
14.CD【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但为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一般在等渗或略高渗环境中进行,A错误;实现过程②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B错误;过程③杂种细胞培育成三倍体植株,此过程中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C正确;三倍体植株含有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可产生无籽柑橘,D正确。故选CD。
15.BC【解析】题干中用Vero细胞培养新冠病毒,因此Vero细胞的细胞膜上需存在新冠病毒能够特异性识别的受体,便于病毒识别,A正确;培养Vero细胞时,培养液需要定期更换,及时清除代谢产物,以保证细胞培养的无毒的环境,B错误;培养时,需将Vero细胞置于含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而不是95%氧气,C错误;β-丙内酯灭活会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不会破坏其表面的蛋白结构,保留其抗原性,D正确。故选BC。
16.BD【解析】同时注射2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浆细胞,而不是分化成产双抗的浆细胞,A错误;在两种不同的抗原刺激下,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不同的浆细胞分泌形成两种抗体,因此,筛选双抗时需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2种抗原来进行抗原—抗体检测,从而实现对双抗的筛选,B正确;该双抗是针对T细胞的双抗,无法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C错误;使用该双抗会使机体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发起更强的攻击,使机体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BD。
17.ABC【解析】“中中”“华华”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于供核动物,细胞质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去核的卵母细胞,另外生物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中中”“华华”不是对供核动物100%的复制,A错误;供体细胞注入卵母细胞透明带内后,还需要电融合法诱导才能使供体细胞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B错误;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形成属于无性繁殖,C错误;过程②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D正确。故选ABC。
18.ACD【解析】精子获能是获得受精的能力,不是获得能量,A错误;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C错误;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基本相同,被移植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因此胚胎移植过程中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C正确;绵羊“多莉”的产生涉及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其中胚胎移植属于胚胎工程,D错误。故选ACD。
19.共14分,每空2分。
(1)两个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离心法 e
(3)高尔基体 植物激素 可育
20.共12分,每空2分。
(1)加强免疫,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更多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2)选择培养基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分泌抗CPV抗体
(3)细胞密度过大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1.共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CO2 维持培养液的pH
(2)贴壁生长
(3)MⅡ期
(4)动物细胞培养技术(1分)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1分) 胚胎移植(1分)
22.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促性腺 成熟培养
(2)体外受精技术
(3)囊胚 受体雌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2分)
(4)胚胎分割 产生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2分)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23.共12分,每空2分。
(1)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其全能性困难
(2)无法确定(雌性或雄性) 雌性
(3)完全来自供体B驯养单峰骆驼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4)基因重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