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g NaHSO4晶体中含有0.2NA个阳离子
B.11.2 L 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0.01NA
D.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0.2NA
2.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O2的同时,生成2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O2的同时,消耗2molNO2
③v(NO2)正=v(NO)逆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O2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煅烧石灰石 B.炸药爆炸
C.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D.生石灰与水反应
4.一种将CO2转化为二甲醚(CH3OCH3)的反应为2CO2+6H2 CH3OCH3+3H2O。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7 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到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剩余1 mol
B.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等于0
C.二甲醚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D.CO2、H2、CH3OCH3、H2O四种气体的浓度相等
5.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有下列说法: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上述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6.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I2(g)+H2(g)2HI(g),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其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充入稀有气体,增大体系压强 D.增加I2和H2的起始量
7.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极材料为铁和铜,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
B.电极材料为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铁溶液
C.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
D.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8.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作是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下表为某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O=O N≡N N—H
键能() 154 500 942 a
已知火箭燃料肼()燃烧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2比O2稳定
B.
C.表中的
D.图中的
9.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下列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v正(B)=2v逆(C) B.每消耗1molC,同时生成1molD
C.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 + O2 = 2SO3 △H=-196.6 kJ/mol
B.2H2O (g) =2H2(g)+O2(g) △H=-483.6kJ/mol
C.2H2(g)+O2(g) = 2H2O(l) △H=-571.6kJ/mol
D.C(s) + O2(g) = CO2(g) △H= +393.5kJ/mol
11.下列各组材料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Cu片 Cu片、 Cu片 Zn片、Cu片 Zn片、Cu片
插入溶液 稀H2SO4 NaCl溶液 植物油 酒精
A.A B.B C.C D.D
12.在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投入X(g)和Y(g),发生反应生成Z(g)。测得各物质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提示:净反应速率等于正、逆反应速率之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b点:净反应速率等于零
C.上述可逆反应中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D.该条件下,Y的最大限度(平衡转化率)为60%
13.下列措施,不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二、填空题
14.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H2S和SO2)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H2S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如图为质子膜(该膜的作用就是只容许固体电解质中的H+自由通过)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①电极b为电池的_______极,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②每17gH2S参与反应,正极消耗的O2为_______mol。
(2)低浓度SO2废气的处理是工业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如下:
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如果用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下列各溶液分别吸收SO2,则理论吸收量最多的是_______。
A.Na2SO3 B.Na2S C.溴水 D.酸性KMnO4
15.某温度时,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从开始至2min,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3)1min时,___________(填“>”、“<”或“=”)。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消耗1molY的同时生成2molZ
C. D.容器内Z的浓度保持不变
(5)2min后反应达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比起始时___________。
16.为了研究反应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的试管中滴加试剂时,看到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__________释放出来。
(3)若甲烷的燃烧热为,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已知
。
则高温下 ___________。
17.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3min末,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y)为_______。
(3)反应是由_______开始的反应。
A.正反应 B.逆反应 C.正、逆反应同时
(4)若反应的总压强一定,能否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_______。
18.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铜片、银片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1)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
(2)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
(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9.在 1×105 Pa 和 298 K 时,将 1 mol 气态 AB 分子分离成气态 A 原子和 B 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 3 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共价键 H—H N—H
键能(kJ·mol-1) 436 945 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N2(g)+3H2(g) 2NH3(g)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 298 K 时,取 1 mol 氮气和 3 mol 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 Q1,则 Q1=__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 Q2,Q1与 Q2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号)。
A.Q1>Q2 B.Q120.H2O2是一种“绿色”试剂,应用于多个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l)H2O2分子中__________(填字母)。
a.含有离子键 b.只含极性共价键 c.只含非极性共价键 d.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若向2mL30%的H2O2溶液中通入SO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则说明H2O2具有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写出H2O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发现,向20mL0.40mol L-1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可以加快其分解速率。有人提出反应机理可能有2步:i.H2O2+I-=H2O+IO-,ii.H2O2+IO-=H2O+O2↑+I-。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和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标准状况)如下:
t/min 0 5 10 15 20
V(O2)/mL 0.0 12.6 20.16 28.0 32.7
①KI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影响H2O2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
②反应i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下同)反应,反应ii是________反应。
③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则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_________mol·L-1·min-1。
参考答案:
1.D
【详解】A.n(NaHSO4)=,由于NaHSO4晶体没有电离,阳离子仅有Na+,故Na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A项错误;
B.没有指明标况条件,无法计算气体物质的量,B项错误;
C.溶液中c(OH-)=0.01mol·L-1,但没有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OH-数目,C项错误;
D.H2+ I22HI,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气体总量一直保持不变,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仍为0.2NA,D项正确;
答案选D。
2.A
【详解】①根据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可知生成氧气的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①正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molNO2,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②错误;
③v(NO2)正=v(NO)逆,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③正确;
④混合气体颜色不变,说明NO2浓度不变,NO2的生成和消耗的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④正确;
⑤O2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O2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⑤正确;
综上①③④⑤符合题意;
答案选A。
3.A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炸药爆炸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可逆反应有限度,达到平衡时,氢气剩余量多于1mol,故A错误;
B.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化学平衡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量不再变化,因此二甲醚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化学平衡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量不再变化,但根据题意无法确定四种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故D错误;
答案为C。
5.B
【详解】①A是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①错误;
②2A(s)+3B(g) C(g)+2D(g),ΔH<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v(正)、v(逆)均增大,故②错误;
③2A(s)+3B(g) C(g)+2D(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③正确;
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故④正确;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升高温度,使分子的能量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A;
B.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故不选B;
C.充入稀有气体,增大体系压强,但是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选C;
D.增加I2和H2的起始量,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D。
故选C。
7.C
【详解】该原电池的总反应可分为两个电极反应,负极:Cu-2e-=Cu2+,正极:2Fe3++2e-=2Fe2+。铜作负极,其质量不断减小;活动性比铜弱的金属或导电非金属作正极,其质量不变;氯化铁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A. 若电极材料为铁和铜,铁比铜活泼,铁做负极,铜做正极,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故B错误;
C. 根据分析,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故C正确;
D. 根据分析,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不变,故D错误;
答案选C。
8.C
【详解】A.键的键能为,O=O键的键能为,键能越大,分子能量越低,越稳定,则N2比O2稳定,故A正确;
B.从图可知,1mol和1molO2(g)反应生成1mol和2mol放出534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则由题给数据可得关系式,解得,故C错误;
D.图中的,故D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项,根据同一可逆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正(B)=2v逆(C)=v逆(B),故A正确;
B项,由化学方程式可得,每消耗1molC,则同时消耗1molD,所以每消耗1molC,同时生成1molD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项,气体的密度=气体总质量÷气体体积,密闭容器的容积恒定,所以体积不变,A为固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随着平衡发生移动而发生变化,只有平衡不发生移动时,气体的总质量才不变,此时密度不变,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项,由化学方程式可得,该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所以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故D错误。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对于可逆反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变化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因此判断时应抓住以上两点,分析反应中的变化量,如气体质量、分子数等;注意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指同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10.C
【详解】A.2SO2 + O2 = 2SO3 △H=-196.6 kJ/mol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需要表明状态,A错误;
B. 2H2O (g) =2H2(g)+O2(g) △H=-483.6kJ/mol ,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热的符号错误,B错误;
C. 2H2(g)+O2(g) = 2H2O(l) △H=-571.6 kJ/mol ,C正确;
D.C(s) + O2(g) = CO2(g) △H= +393.5 kJ/mol ,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号错误,D错误,
答案选C。
11.A
【详解】A.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A项正确;
B. 两金属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B项错误;
C.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植物油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错误;
D.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酒精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D项错误。
答案选A。
12.D
【详解】A.a点未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正确;
B.b点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净反应速率等于零,B正确;
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知,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终反应体系中存在反应物和产物,说明它是可逆反应,C正确;
D.达到平衡时Y消耗,Y的转化率为40%,D错误;
故选D。
13.A
【详解】A.只有增大压强能引起物质浓度增大时,化学反应速率才能改变,如果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所以增大压强,不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A符合题意;
B.升高温度,增加了分子能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有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也有使反应速率减慢的,所以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1) 正 2H2S-4e-=S2+4H+ 0.25
(2) Na2SO3+SO2+H2O=2NaHSO3 D
【解析】(1)
①b极通入O2,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b为正极;电极a上H2S失电子产生S2,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2H2S-4e-=S2+4H+;
②负极电极反应为:2H2S-4e-=S2+4H+,17gH2S的物质的量为,转移1mol e-,正极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消耗0.25mol O2;
(2)
①Na2SO3水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反应为Na2SO3+SO2+H2O=2NaHSO3;
②如果用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下列各溶液分别来吸收SO2,
A.Na2CO3 吸收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SO2+H2O=2NaHSO3+CO2↑,1molNa2CO3 最多吸收二氧化硫2mol;
B.Na2S 吸收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2Na2S+5SO2+2H2O=4NaHSO3+3S↓,1mol2Na2S最多反应二氧化硫2.5mol;
C.溴水吸收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H2SO4:1molBr2最多吸收二氧化硫1mol;
D.酸性KMnO4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2MnO+5SO2+2H2O=2Mn2++5SO+4H+,1molKMnO4最多反应二氧化硫2.5mol;则理论吸收量最多的是酸性KMnO4,
答案选D。
15.(1)
(2)0.05
(3)>
(4)CD
(5) 增大 不变
【详解】(1)由图可知X、Y物质的量减少作反应物,Z物质的量增加作生成物,反应到2min时,,,,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反应系数比为:1:3:2,反应为:,故答案为:;
(2),故答案为:0.05;
(3)由图可知反应到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min时反应正向进行,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4)A.不能说明各组浓度不再变化,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不选;
B.消耗1molY的同时生成2molZ,表示的均为正向反应,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不选;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选;
D.容器内Z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各组浓度不再变化,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选;
故答案为:CD;
(5)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分子数减少,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恒定,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答案为:增大;不变。
16.(1)放热
(2)热能
(3)
(4)+74.6kJ/mol
【分析】(1)
由于发生反应A+B=C+D,U型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根据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2)
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物质中的化学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故答案为∶热能;
(3)
CH4(g)的燃烧热为△H=-890kJ/mol ,则甲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故答案为∶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4)
①C(s)+O2(g)=CO2(g) ΔH2=-393.5kJ mol-1
②2H2(g)+O2(g)=2H2O(l) ΔH3=-571.6kJ mol-1
③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③-(①+②),得:CH4(g)=C(s)+2H2(g) ΔH4=△H-(ΔH2+ ΔH3)=+74.6 kJ mol-1,故答案为:+74.6 kJ mol-1。
17.(1)x+3y2z
(2)0.25mol/(L·min)
(3)C
(4)能
【解析】(1)
反应到3分钟时,x减少了4mol -3.5mol =0.5mol,y减小了4 mol-2.5mol=1.5mol,所以x、y为反应物,z增加了2.0mol -1.0mol =1.0mol,z为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3y2z;
(2)
3min末,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y)为=0.25mol/(L·min);
(3)
起始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所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的反应,故选C;
(4)
由第(2)问可知,3min内y的反应速率为0.25mol/(L·min),故y为气体,由反应x+3y2z可知,不管x和z是不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同,因此总压强是变量,当反应的总压强一定,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8.(1)Cu-2e-=Cu2+
(2)2Ag++2e-=2Ag
(3)Cu +2Ag+= Cu2++2Ag
【分析】铜片、银片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u能与Ag+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铜片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银片是正极,溶液中的Ag+得到电子。
【详解】(1)据分析,负极反应式是:Cu-2e-=Cu2+;
(2)据分析,正极反应式是:2Ag++2e-=2Ag;
(3)据分析,两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加得到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2Ag+= Cu2++2Ag。
19. 放热 93 kJ A
【分析】(1)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
(2)合成氨为放热反应,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
(3)合成氨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
【详解】(1)N2(g) + 3H2(g) 2NH3(g),H= (945+3436- 6 391) kJ/mol= - 93kJ/mol< 0,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2)1mol氮气和3mol氢气理论上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93kJ,故答案为:93kJ ;
(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因而放出的热量小于93kJ,则Q1>Q2,故答案为: A。
20. d 氧化性 H2O2+SO2=H2SO4 不能 吸热 放热 9.0×10-3
【分析】(l)H2O2分子中既含有H-O极性共价键又含有O-O非极性共价键;
(2)H2O2具有氧化性,H2O2与SO2反应生成硫酸;
(3)①由i、ii相加得到2H2O2=2H2O+O2↑,KI为反应的催化剂;
②反应i生成物能量高,是吸热反应,反应ii生成物能量低,是放热反应;
③结合v= 计算;
【详解】(l)H2O2分子中既含有H-O极性共价键又含有O-O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d;
(2)若向2mL30%的H2O2溶液中通入SO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了硫酸钡,S由+4价升高为+6价,则说明H2O2具有氧化性,H2O2与SO2反应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H2O2+SO2=H2SO4。故答案为:氧化性;H2O2+SO2=H2SO4;
(3)①由i.H2O2+I-=H2O+IO-,ii.H2O2+IO-=H2O+O2↑+I-两式相加后得2H2O2=2H2O+O2↑,KI作反应的催化剂,KI不能影响H2O2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故答案为:不能;
②反应i生成物能量高,是吸热反应,反应ii生成物能量低,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放热;
③0~10min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9×10-3mol,反应的双氧水是氧气的2倍,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则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9.0×10-3 mol·L-1·min-1。故答案为:9.0×10-3 mol·L-1·min-1。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反应的焓变、速率计算等,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反应热的影响、速率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3)②为解答的易错点,③为解题的难点,先求出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再求双氧水的消耗量,再求反应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