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6”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苏州园林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9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领略江南园林的风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
二、自主预习
1自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轩榭( ) 池沼( ) 丘壑( ) 镂空( )
嶙峋( ) 蔷薇( ) 重峦( ) 叠嶂( )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
标本:
布局:
层次:
映衬:
斟酌:
鉴赏: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自出心裁: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生么?作者对其总体印象如何?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3)文章是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何特点?
四、当堂评价
1通过以上分析,请同学们快速给课文划分层次。
2文章在结构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从上述看,本文说明顺序是什么?
五、拓展提升
1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想想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2假如让你来介绍苏州园林,你还有别的思路吗?
六、课后检测
见练习册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一)探究表达方式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二)把握说明方法
文章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二、当堂评价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总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绝不”可以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摸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能去掉吗?)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1教育网
三、拓展提升
说说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四、课后检测
见练习册
五、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