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三)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C.只有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且接触面粗糙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并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作用
[解析] 相互压紧且接触面粗糙的物体间,若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无摩擦力,故A错;相对运动的物体,若接触面光滑,也无摩擦力,故B,D错,C正确.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三个:(1)接触面不光滑;(2)两物体相互挤压;(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故选C.
[答案] C
2.在水平台上放一物体,物体与平台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推力F把物体推向台边,如图所示,物体在台边翻倒以前的过程中,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A.逐渐减小到零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翻倒以前物体对平台的压力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答案] B
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
定木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F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
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
[解析] 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长木板B的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只要A处于静止状态,长木板B对木块A的摩擦力都等于FT,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4.
如图所示,如果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自然滑行,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
A.都向前
B.都向后
C.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D.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解析] 自行车自然滑行时,人不再用力蹬车,即不再给后轮施加动力,由于惯性,人和车应向前滑行,此时前、后轮受到地面对它们的摩擦力作用,且前、后轮都有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的趋势,故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应向后.选项B正确.
[答案] B
5.如下图所示,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是( )
A.(a)图中,A沿粗糙的竖直墙面滑下
B.(b)图中,A沿光滑的斜面向上运动
C.(c)图中,A随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D.(d)图中,A在斜面上静止不动
[解析] A中,物体A与墙面无挤压,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B中,斜面光滑,所以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C中,A与B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二者无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A不受摩擦力作用;D中,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A受摩擦力作用.
[答案] D
6.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推出的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C.μ与F成正比,与FN成反比
D.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
[解析] μ与两个物体的材料和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有关,与F、FN无关.
[答案] D
7.如图所示,两块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30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都是100 N,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30 N,方向向上 B.20 N,方向向上
C.40 N,方向向下 D.100 N,方向向上
[解析] 由于木块静止,由二力平衡可得,木板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为30 N,故A正确.
[答案] A
8.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右图所示,t=0时刻,物体静止,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
[解析] 不论物体做怎样的运动,只要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由于物体受的水平推力为F=kt,由二力平衡得,墙与物体间的压力FN=kt.当F比较小时,物体受的摩擦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将沿墙壁下滑,此时物体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F=μFN得,滑动摩擦力Ff=μkt.当摩擦力Ff大小等于重力G时,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物体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滑动摩擦力.随着摩擦力的增大,摩擦力将大于重力,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摩擦力将变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跟重力始终平衡.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如右图所示,一木块
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受F1、F2和摩擦力这三个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
[解析]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具有可变性,只要木块所受推力没有超过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它的大小总与推力大小相等,它的方向总与推力方向相反.
当水平方向受三个力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木块与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m≥8 N.撤去力F1后,推力F2没有超过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 2 水平向右
10.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 kg,金属板B的质量m′=0.5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放大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f=__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取10 m/s2)
[解析] A、B间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由题图可读出为2.5 N.再由Ff=μFN=μmg可得μ==0.25.
[答案] 2.5 0.25
11.如图所示,重10 N的物体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上.
(1)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2)当压力F稍微增大后,物体所受摩擦力是否变化?
(3)当在物体上再放5 N的重物时,物体恰好开始运动,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多大?
[解析] (1)由生活实际知,当物体贴在竖直墙上时,因为受重力作用而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水平力F的作用,会使物体与墙间有压力作用,满足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判断物体就受静摩擦力,物体受静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平衡力,故静摩擦力的大小应为10 N.
(2)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相互挤压的力无直接关系,当F稍微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3)当在物体上再放5 N的重物时,物体恰好运动,由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可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 N.
[答案] (1)10 N (2)不变 (3)15 N
12.质量为3.0 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 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3 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 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2.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当拉力F2=10.3 N时,木箱匀速运动,木箱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2和滑动摩擦力Ff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Ff2=F2=10.3 N.
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木箱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木箱重力,即FN=mg.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则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5.
(2)当拉力F1=8.0 N时,木箱静止,木箱在水平方向所受到的静摩擦力Ff1与F1是一对平衡力,则有
ff1=F1=8.0 N.
(3)当拉力F3=12.0 N时,木箱将在地面上滑动,此时木箱所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则可知,Ff3=Ff2=10.3 N.
[答案] (1)0.35 (2)8.0 N (3)10.3 N
课件74张PPT。 第三章 【答案】 D[答案] C【答案】 BC[答案] AC[答案] AC[答案] B[答案] BD[答案] A[答案] B[答案] ACD[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