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五)
一、选择题
1.在一个已知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中具有惟一一对分力的是( )
A.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C.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D.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解析] 判断一个力的分解是否惟一,实际上是判断力的分解示意图是否惟一,即能否作出惟一的平行四边形,A、D正确.
[答案] AD
2.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个重物,如下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解析] 根据CO绳对O点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几何关系进行判断.将FTC沿AO与BO延长线方向分解(如右图),可得AO与BO受到的拉力,在平行四边形中表示AO绳子张力的FTA的边最长,所以,FTA最大,必定是OA先断.
[答案] A
3.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F1和F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
C.F1和F2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D.F是F1和F2的合力
[解析] 由分力和合力具有等效性可知,B正确,分力F1和F2并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对C错.
[答案] ABD
4.如图所示,将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F1和F2,已知F=10 N,F1与F的夹角为37°,则F2的最小值是(sin37°=0.6,cos37°=0.8)( )
A.4 N B.6 N
C.8 N D.10 N
[解析] F、F1和F2三个力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F2⊥F1时,F2最小,此时F2=Fsin37°=10×0.6 N=6 N.
[答案] B
5.如图甲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乙中的( )
[解析] 绳对手指的作用力为拉力,杆对手掌的作用力为压力,故D正确.
[答案] D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3 N的两个分力
B.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5 N和4 N的两个分力
C.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5 N的两个分力
D.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两个10 N的分力
[解析] 该题可以反过来用力的合成做.例如,A项,6 N和3 N的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3~9 N,不可能是2 N,所以2 N的力也就不能分解成6 N和3 N的两个分力;同理,B项也是不可能的,C、D两项可能.
[答案] CD
7.如图所示,重20 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物体( )
A.对地面的压力为24 N
B.所受的摩擦力为12 N
C.所受的合力为5 N
D.所受的合力为0
[解析] 将力F根据效果分解如右图,
对地的压力为N=F2+G=Fsin30°+G=24 N,故A对;又因F1=Fcos30°<μN,故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Fcos30°=4 N,物体静止,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所以D项正确.
[答案] AD
8.右图中,AB、AC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面成30°.若把球O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
A.G,G B.G,G
C.G,G D.G,G
[解析] 对球所受重力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F1=Gcos30°=G,
F2=Gsin30°=G.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表面光滑、质量不计的尖劈插在缝A、B之间,在尖劈背上加一压力F,则尖劈对A侧压力为________,对B侧压力为________.
[解析] 将力F沿垂直劈两侧面分解,如图所示.则tanα=F/F1,
sinα=F/F2
所以F1=F/tanα=Fcotα
F2=F/sinα.
[答案] F/sinα Fcotα
10.如图甲所示,有同一平面内5个共点力,相邻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都是72°,F1大小为90 N,其余各力大小均为100 N.求5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如图乙所示,将F1分解为沿F1方向的大小为100 N的分力F1a和沿F1反方向的大小为10 N的分力F1b,如图所示.这样原题转化为求解F1a、F1b和F2、F3、F4、F5这六个力的合力.由对称性可知,F1a和F2、F3、F4、F5这五个力的合力为零,所以F1、F2、F3、F4、F5这些力的合力等于F1b,大小为10 N,沿F1的反方向.
[答案] 10 N 与F1方向相反
11.如图所示为压榨机的示意图,B为固定铰链,A为活动铰链.在A处作用一水平力F,物块C就以比水平力F大得多的力压物块D.已知L=0.5 m,h=0.1 m,F=200 N,物块C的质量不计,且与左壁接触面光滑,求物块D受到的压力.
[解析] 根据水平力F产生的效果,它可分解为沿杆的两个分力F1、F2,
如图甲所示,则F1=F2=,而沿AC杆的分力F1又产生了两个效果:使物块C压紧左壁的水平力F3和使物块C压紧物块D的竖直力F4,如图乙所示,则F4=F1sinα=
又tanα=,所以F4== N=500 N
即物块D受到的压力为500 N.
[答案] 500 N
12.用细绳AC和BC吊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所示.已知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为
使两细绳不断裂,则物体的重力不应超过多少?
[解析]
选结点C为研究对象,任意假设AC绳或BC绳达到最大拉力,求解另一绳上的拉力,从而判断哪一条绳先达到最大拉力.
如图所示,结点C受到的三个力的方向已确定.FAC和FBC的合力与物体的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假设FAC=150 N,根据几何关系得
FBC=FACtan30°=86.6 N<100 N
此时物体的重力G==173 N
即当物体的重力G=173 N时,FAC已达到最大值150 N,而此时FBC还未达到最大值.如果再增大物重,AC绳将断裂,即物体的重力不应超过173 N.
[答案] 17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