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
一、选择题
1.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都适用
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差很远时不适用
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
[解析]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弹力、摩擦力、重力等几乎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B、C不正确,A、D正确.
[答案] AD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而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一对平衡力
B.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两对平衡力,C选项正确.
[答案] C
3.用网球拍打击飞过来的网球,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 )
A.大于球撞击网球拍的力
B.小于球撞击网球拍的力
C.比球撞击网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D.与球撞击网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解析] 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与网球打击球拍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同时产生,大小相等.
[答案] D
4.如图所示,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鸡蛋A向另一个完全相同的鸡蛋B撞去(用相同部位撞击),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作用力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大小
B.A对B的作用力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大小
C.碰撞瞬间A的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的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A碰撞部位除受到B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的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较小
[解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错误.
[答案] ACD
5.马沿水平方向拉车,车匀速前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不同性质的力
C.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A、B项均错;对于车,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C项对;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D项错.
[答案] C
6.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火箭运载飞船进入轨道之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吸引地球,这就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D
7.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解析] A项和B项中两力性质相同,且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故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误,B正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C错误.对物体所受重力的分解,无论怎样分解,任何一个分力都应该作用在该物体上,而不能作用在斜面上,显然作用在斜面上的压力是斜面所受的力,故D错误.
[答案] B
8.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假设水平地面光滑)( )
A.3个,4个 B.4个,4个
C.4个,5个 D.4个,6个
[解析] 对物体A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水平力F和B对A的摩擦力,即物体A共受4个力作用;对物体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3个力作用: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水平力F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即物体B共受5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的三个木块A,B,C,其中B与C放在A上,木块C受水平恒力F作用,而使三个木块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木块A受力的个数是__________个.
[解析] 先以木块A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各种力的概念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全面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首先分析木块A受到重力;然后分析木块A受到的弹力,有三个弹力:木块B,C对A的压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最后分析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有两个摩擦力:木块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A有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 6
10.在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DIS实验中,我们获得了如下图所示的图线.仅根据图线,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据测量所得到的图象可知,在t=18 s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约为__________N.
[答案]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9.0
11.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 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g取10 m/s2)
[解析] 对物体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则可得绳的拉力F=m(g+a)=20×(10+5) N=300 N
对人,由于人静止,故有Mg=FN+F′,且F′=F
所以地面对人的弹力FN=Mg-F=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
[答案] 300 N
12.一只小猫跳起来抓住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竖直木杆,如图所示,在这一瞬间悬绳断了,设木杆足够长,由于小猫继续上爬,所以小猫离地面高度不变,求木杆下降的加速度.(设小猫质量为m,木杆的质量为M)
[解析] 先对猫进行分析,由于猫相对地面高度不变,即猫处于平衡状态,而猫受重力G1=mg和木杆对猫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如图甲所示,故G1与F二力平衡,即
F=G1=mg①
再对木杆进行受力分析:木杆受重力G2=Mg作用,由于木杆对猫有向上的摩擦力F,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猫对杆有向下的摩擦力F′,且
F′=F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杆的加速度为a=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a=g,即杆下降的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
[答案] g,方向向下
课件61张PPT。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