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7 17:22: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5张PPT)
16 *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脉。(重点)
2.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品位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难点)
3.理解责任的含义,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重点)
(一)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二)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2.词语释义
揽:拉到自己身上来。
失意:不得志。
达观: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契约: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监督:察看并加以管理。
排解:调解(纠纷);排除危难。
循环: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海阔天空: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想象
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3.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 请归纳出本文的论点: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5.针对上述论点,提出解决办法: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6.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种种没有尽到责任的现象来论证观点。如:承诺未兑现、欠钱未还、受恩惠未报、得罪人未赔礼,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归纳出背负未了的责任是痛苦的观点。
“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运用了道理论证,说明尽了责任之后的快乐无与伦比,极具说服力。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逃避责任只能是“自投苦海”,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7.本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引用、反问等。
文章的开篇用了一连串排比和设问,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贫、失意、老、死。这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和说法。作者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显得不突兀了。
第5段引用孟子、曾子的话,论证“人应当敢于负责任,因为责任越大,痛苦越大,最后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大”。引语典型,极具说服力。
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的气势。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尽责任是每个成人都躲不了的。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先谈未尽责任之苦,进而引出尽责任之乐,阐明了苦与乐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提出具体做法“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四)拓展延伸
记得在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一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联系本文的观点,说说毕淑敏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
因为这个苦孩子只是想着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想到尽自己的责任。人应学着尽到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