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 坪坝 绒球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飘扬 朗读 安静 摔跤 停止 粗壮 影子 洁白 凤尾竹
生字新词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汉、扮、读、停
艳、服、静、粗
晨、装
我会认
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导入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描写同学们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
描写同学们上课认真读书和下课尽情玩耍的情景。
总结全文,赞美这所边疆小学的可爱。
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鲜艳的服装
凤尾竹的影子
洁白的粉墙
绒球花
( )的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景是什么样的?
导入
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
精读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思考:
小学生都是来自哪些名族的?他们的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
好朋友,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友爱!
互动探究:
请同学们仿照“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个句子?
有 ,有 ,有 ,还有 。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 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精读
思考:
同学们在校园里都有哪些行为表现呢?体现了学生们的什么品质呢?
向小鸟问好、向老师打招呼、向国旗敬礼。
体现了学生们的天真可爱和有礼貌,也写出了它们喜爱动物、尊敬老师,热爱祖国的行为美!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精读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我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
请你用上“这是一所 的小学。 。”的句式说一说。
可以用上你关注的有新鲜感的词语。
请你说一说:
这是一所 的学校;
这是一所 的学校;
这是一所 的学校……
美丽
欢乐
团结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 和 ,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小学的 、 之情。
幸福的学习生活
友爱
团结
热爱
赞美
这篇课文写的内容是什么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文章主旨)
来处不同
民族不同
语言不同
穿戴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
(民族团结 其乐无穷)
一起上课
一起读课文
一起跳舞
一起游戏
课文结构
精读
拓展运用
少数民族的谚语
刀不磨快难砍柴,孩子不教难成材。 ——景颇族
有理不在高声,有才不在宣扬。 ——水族
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儿朋友多。
——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