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变形的金刚》特色教案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多样性主题的探讨。
3.通过阅读思考和领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写人的基本特点。
2.通过阅读小说,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
通过感性体验,做出理性评价,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念。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收集有关作家毕淑敏的材料。
分析文章的结构。
二、课堂教学
(一)检查预习
1.作家、作品介绍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北京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4卷等。《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已》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共发表作品200万字。国家一级作家。
2.内容分析
分析文章结构(找同学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感激地冲他笑笑”),写“我”和儿子在商场买变形金刚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又一天晚上”到“从小到大,儿子没挨过打”),写儿子的变形金刚被小胖弄坏了,而儿子又把一个小女孩的变形金刚弄坏了。
第三部分(从“那是冬天里极冷的一日”到完),写“我”因儿子去向小胖要赔偿而打了他。
【板书】
分析文章结构
1.买变形金刚的经过
2.儿子的变形金刚被小胖弄坏
女孩的变形金刚被儿子弄坏
3.儿子向小胖索要赔偿,“我”打了他
(二)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成长如蜕,就是关注孩子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心理与情感。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铸剑》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了解了眉间尺和“我”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经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不会变形的金刚》,通过这篇小说,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成长如蜕”的深刻含义。“成长如蜕”说起来轻松,实际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词语的本来意义看,蜕变,就是脱去原来的皮壳,换一层新皮壳,如蚕、如蛇、如蝉,肯定是有痛苦的,甚至是有危机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不会变形的金刚》,去了解和探究小主人公在成长中的困惑与痛苦。
(三)研习文本
1.人物分析
(1)“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问答式)
A.从情节入手感知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B.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描写具体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特别提示本文的突出特点:心理描写)
C.细节中感受母亲这一人物的生动性。
【答案预设】 “我”是一个善良、宽厚、坚韧,心疼儿子而又不溺爱孩子的母亲。
“我”可以为了懂事的儿子放弃筹划已久的买毛线的愿望,任凭寒风吹袭。
“我”鼓励儿子的宽容行为,为此而骄傲。
当儿子在现实和美德面前游移不定时,“我”尽量教育他应该保守善良。
当儿子的行为违背了善良的准则时,“我”又严厉地惩罚了他。
(2)通过以上分析评价人物的方法,请你概括一下“儿子”跟“丈夫”的形象特点?
儿子是一个懂事、善良、而且有克制能力的好孩子。
作者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述、行动及“我”的衬托写出儿子身上的这些特点的。
如:在卖玩具的柜台前,儿子明明十分想要变形金刚,但却压制自己的欲望说不想要,可是身体却背叛了他的语言,转向变形金刚那一边。
当“我”担心儿子会因为玩具而影响成绩时,儿子的克制能力让“我”欣慰。
当小胖因为把儿子的变形金刚弄坏而道歉时,儿子宽容地原谅了他。
当儿子受到女同学母亲严厉的指责后,因怕“我”伤心而让寒风把泪吹干,看出儿子的懂事。
儿子送给“我”最喜欢的绿色毛线,看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一如母亲对孩子之爱的深刻和细腻。
(3)丈夫是一个能吃苦,爱妻子,爱儿子,但又有些粗暴鲁莽的人。
他为给“我”买毛线而戒烟;为节省开支、满足儿子而尽量不吃肉;又为给“我”买棉靴而把戒烟的时间拉得更长。
【板书】
人物形象分析
“我”——善良、宽厚、坚韧,不溺爱孩子
儿子——懂事、善良、细致,有克制能力
丈夫——能吃苦、爱家庭、有些粗暴鲁莽
2.本文语言细腻,情感饱满,比喻生动,找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阅读欣赏。(可结合课后练习)
如:我长吁了一口气,好像自己也走了很远的路。我轻轻地吻了一下儿子的额头,他的汗咸而微甜。
【答案预设】 这句话同时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母子两人的内心活动。儿子如何处理小胖弄坏了他的变形金刚这件事,“我”也关注着儿子的处理方式。“像走了很远的路”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内心经过较长时间的冲突,“我”也一直为儿子担心,怕他不能宽容小胖。儿子额头的汗也说明了内心活动的激烈。“我”的轻吻是对儿子的赞许。
如:我想用母亲温馨的心捻成毛线,为儿子织一间温暖的小屋,可惜我不是整个世界。
【答案预设】 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的爱心,当儿子受委屈时,她本能地想保护儿子,“为儿子织一间温暖的小屋”。但同时她也明白这个世界除了母爱的温暖外,还有一些儿子不得不面对的阴冷。
如:我和儿子揣着共同的秘密,迎回了家里最主要的男人。儿子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希望我别说,又希望我快说。
我不想说又不得不说,想晚说又想干脆早说。人有时飞快地迎着一个东西跑过去,其实是为了躲开它。
【答案预设】 这一段颇似绕口令的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母子二人面对“家里最主要的男人”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人有时飞快地迎着一个东西跑过去,其实是为了躲开它。”更突出了这一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父亲在这个家庭里的威严。
3.合作探究
(1)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如何处理跟“小胖”之间的事情?如何面对“女同学”和她“妈妈”对你的态度?
(2)如果你是“妈妈”,你如何处理“儿子”跟“小胖”的事情?
(3)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当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你如何看待?(讲述令自己感动的故事并做评价)
小结:经过以上对文本的角色感悟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现实的思考,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文章主题反映了母爱、父母与孩子的代沟、商品社会两代人之间道德观念的冲突、钱可以让人屈服、凡是真正敬佩的只有品德等等。我们通过阅读思考和领悟,通过多样性主题的探讨,可以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拔萃】
毕淑敏教子:引导孩子独立自由地成长
薛 宁
一定要陪着儿子一起成长
毕淑敏写过很多作品,《女人之约》《预约死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处方》《血玲珑》……每一部都十分引人注目,但她最上心的还是《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与儿子卢淼共同完成的《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因为那是她怀着对儿子真挚的爱,用心血写成的亲情之作。
毕淑敏是为了儿子放弃军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涯的。当年,她刚生完孩子,就返回位于阿里地区的部队了,儿子芦淼托付给了老家的婆婆。儿子1岁多的时候,婆婆寄来了照片,毕淑敏一看,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照片里的儿子小小瘦瘦的,佝偻着身子,脸色苍白。做医生的毕淑敏明白,儿子这是缺钙啊!她难过了好几天,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转业。11年的军旅生涯培育了毕淑敏献身国防忠于职守的人生理想,可是为了儿子,她却打起了退堂鼓。在转业报告中,毕淑敏这样写:“作为一名军人,为祖国,我已忠诚地戍边11年。现在,我想回家,为我儿子尽职。”
毕淑敏的爱子之心打动了阿里军区司令部的领导,他们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毕淑敏的转业要求。毕淑敏终于可以回家照看自己的宝贝儿子了。
虽然刚转业的毕淑敏很忙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她坚决要求自己带孩子,她不想让孩子在永不重来的童年生活里因为缺乏母亲悉心的照顾而有丝毫的缺憾。她把儿子从婆婆那里接了回来,陪伴他成长。
教儿子学会自由选择独立生活
毕淑敏疼儿子,儿子生病了,再要紧的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都放下,给儿子喂水喂药;儿子不开心,再重要的工作她都推掉,给儿子讲故事逗他高兴。成长中的儿子也有很顽皮、很叛逆、拒绝听从妈妈叮嘱的时候,这时,毕淑敏就让他自由地选择独立生活。她认为,反正有母亲看着,孩子再怎么叛逆,也出不了轨,不妨给他点自由让他学会独立。
和不少小孩子一样,芦淼不喜欢多穿衣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见大太阳就叫嚷着脱外套。最初,每当儿子要脱衣服的时候,毕淑敏都会苦口婆心地教导他“春捂秋冻”,可后来,她发现儿子虽然当着她的面穿上了衣服,出门照样就脱了。于是,她不再“碎碎念”,而是任由儿子自己决定生活细节,这样一来儿子反倒可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儿子生病了,做医生的毕淑敏画张路线图,让他自己去医院看病。
母亲的做法,让芦淼觉得开心,也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他的责任心,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动辄搬出“我妈说了”来推卸责任,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去选择,所以比起其他的孩子,芦淼的幸福感多了很多。上学之后,芦淼常常会一脸幸福地对母亲说:“妈,我一直认为他们(同学朋友)都跟我一样的自由呢!原来不是啊!”毕淑敏听了心里偷偷地乐,看来自己的放手,还真的是让儿子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幸福。
“打孩子”也是一种可取的家教方法
毕淑敏为人平和,11年的军旅生涯磨练出她宠辱不惊遇事平稳的性格,可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她也曾经采用过暴力的教育方法:打!
芦淼很小的时候,毕淑敏天天把儿子捧在手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别说打儿子,就是别人碰儿子一根指头,她都不乐意。可芦淼懂事后,越来越调皮,越来越叛逆,毕淑敏在夸奖、批评,甚至恐吓等方法都失效之后,拿出了最后一件家教法宝——打!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打在儿子身上疼在母亲心里,可玉不磨不成器,只要打得适当,就能让儿子牢记自己犯的错误,懂得生活中必须遵守的种种规矩。
毕淑敏每次责打儿子,都会先讲清楚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挨打。毕淑敏从来也不用工具,只用手打,她觉得这样可以精确地掌握下手的轻重,让儿子受到教训而又不至于伤害他的身体。
芦淼走过了那段青春懵懂的岁月之后,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蓬勃向上知书达理的好青年。儿子懂事了,毕淑敏也就不再动用“打”这种暴力的方法了。如今,一些家长向毕淑敏提出 “是否可以打孩子”的疑惑时,毕淑敏会笑着说:“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认为都不必打,对他们来说,打是没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打与不打,其实都是爱。”
巧妙消除代沟顺利和孩子沟通异性问题
很多家长对于如何消除与孩子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代沟,如何和孩子沟通两性问题颇为头疼,在儿子的青春期阶段,毕淑敏也曾经有过一样的烦恼。不过,她开动脑筋,想了一个好主意。
那一次,海外的朋友寄来的刊物里有一份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少男少女的问卷,题目是:“异性的哪种特质最吸引你?”毕淑敏知道儿子拒绝和自己谈“性”,就想用这份答卷和儿子说说和异性交往的问题。
可没想到,儿子只看了一眼问卷,就明白了妈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九九”,根本就不愿做。毕淑敏了解儿子的倔强和要强,就故意说:“作为一个母亲,我想了解你的想法,是很正当的。一个人心底无私才天地宽,你是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襟怀坦荡才对,这样遮遮掩掩拒绝表露内心的看法干什么!”听了母亲这番话,芦淼低下了头,毕淑敏趁热打铁,软硬兼施:“来,帮我看看这个词,第14条‘你是否喜欢酷’是什么意思,残酷还是严酷?怎么能让孩子们喜欢残酷的生活呢,这道题也太匪夷所思了吧。”芦淼一听笑了起来,话匣子终于打开了:“连酷都不懂,还算什么作家。酷就是冷峻漠然的样子,是个好词。”毕淑敏故意说:“喔。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不喜欢这个酷。”
接下来,母子俩就从“酷”字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谈起了各自对生活、对异性的看法,芦淼也在母亲的引导下,认认真真地填写了母亲递给他的答卷。然后母子俩还饶有兴趣地就问题和答案进行了一番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代沟消除了,毕淑敏也了解并引导了儿子对于异性的看法。
在很多次这样的沟通之后,毕淑敏和儿子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一致的意见,芦淼对于异性的喜好和选择异于毕淑敏的喜好和选择,但是他会认真地考虑母亲的意见,当然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他自己手中。这样的结果,母子俩都很满意,而作为母亲,毕淑敏也顺利地完成了对儿子的青春期的性教育。
(选自《女性天地》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