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9-27 20: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社会行为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上,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个飘动的“蚁团”。蚁团随水漂流时,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社会行为的特征你知道动物界中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鲸、狼、蜜蜂、蚂蚁、猕猴……探究主题 一蚂蚁群体中有哪些成员?怎么分工?蚁后(雌蚁)体形最大,是专职的“产卵机器”,能产很多卵,使种族得以延续。雄蚁专与雌蚁交尾,完成受精过程。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头部有钳状的大颚结构,强悍善斗,护巢御敌。工蚁个体最小,筑巢、喂养其他各种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