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图6.1.1
读“北方地区区域略图”(图6.1.1),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高原;B. 高原;C. 平原;
D. 平原。
(2)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山脉);② 山脉;
③ (山脉);④ 半岛;
⑤ 半岛;⑥ 海;⑦ 海;
(3)北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耕作制度为
。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耕地
黄
渤
辽东
山东
大兴安岭
太行
秦岭
东北(三江)
华北
黄土
内蒙古
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东北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3、分析东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探讨东北振兴的出路。
课本P13
中国政区图
一、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1)位置:(2)范围:
中国的东北部
黑、吉、辽
(3)地形:
(4)气候:
黑
龙
江
乌
苏
里
江
图们江
鸭绿江
辽河
松花江
山地、平原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温带季风气候
课本P14
图6.11 东北三省的地形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少雨
1.自然地理特征
课本P14划笔记及在图6.11圈地形区及河流
课本P15
图6.13 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冷湿
中国冬季风风向图
2.独学: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
冷:纬度较高,紧邻冬季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课本P15补充笔记
3.课本活动: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阅读图6.14,分析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由北到南的变化规律。
281天
242天
166天
2.读图,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三地雪期由北到南不断减少。
53mm
22mm
58mm
延吉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大,延吉位于山地,而长春位于平原;
漠河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大,漠河的纬度高于长春。
课本P16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本P16
屋顶坡度大:
墙体厚,窗户小:
避免雨水、雪堆积在屋顶。
有利于室内保温。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东北产的粮油日用品,东北的粮食生产在我国举足轻重,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粮食产量高,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课本P19
北大荒
北大仓
任务:阅读课本P17-19
1.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2.该区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3.该区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措施?
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三省)
1.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①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②耕地多,利于机械化耕作
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课本P19
④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⑤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因此东北地区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2.该区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课本P17
湿地锐减
3.该区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措施?
课本P18
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
洪涝旱灾频发
气候干旱
生物多样性减少
湿地破坏的危害
停止开垦湿地
退耕还湿
建立自然保护区
措施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市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读右图,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哈尔滨:铁路运输、内河航运(松花江);
长春、沈阳:铁路运输便利;
大连:铁路运输、海上航运。
工业中心沿铁路线分布
2.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对比左右两图,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
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开采矿产资源、国防建设......
合作探究: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图6.21 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
课本P21
图6.20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6.22,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图6.20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伊春:以木材和钢铁工业为主;
原因:附近有煤炭,且靠近小兴安岭。
大庆:以石油工业主;
原因:靠近大庆油田。
鞍山:以钢铁工业为主;
原因:附近铁矿资源丰富。
课本P22
资源枯竭
产业结构单一
设备老化
环境污染
开发新能源
更新设备
治理环境污染
调整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
课本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