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新型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可获得,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
B.反应中和的总能量大于的总能量
C.上述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的使用能降低该反应的焓变
2.下列各组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MgCl2和KCl B.NaOH和NaCl
C.H2O2和Na2O2 D.NH3和NH4Cl
3.下列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氡()质量数为86
B.的电子式:
C.丁烷的球棍模型
D.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4.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混合后可产生白烟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Y>Z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D.Y、Z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5.钛铁基储氢合金是由钛、铁两种元素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该合金吸收氢气后的晶胞如图1所示,每个氢被4个钛原子和2个铁原子包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铁合金属于金属晶体,主要作用力为金属键
B.未吸收氢气时,钛铁合金的晶胞示意图为图2
C.钛铁合金中每个Ti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Fe有8个
D.图1中形成的金属氢化物的化学式:TiFeH2
6.用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g D216O含中子数目为9NA
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
C.密闭容器中2mol NO和1mol O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分子数为2NA
D.0.25mol Zn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分子数小于0.25NA
7.反应Cl2+2NaOH = NaClO+NaCl+H2O,可用于制备含氯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中共价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 B.NaOH的电子式:
C.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Cl D.基态Na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1
8.某立方卤化物可用于制作光电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配位数为6 B.与距离最近的是
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D.若换为,则晶胞棱长将改变
9.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层状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NaH2B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H3BO3结构可知,H3BO3易溶于水
B.分子中B、O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C.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6 mol氢键
D.H3BO3中B为+3价,属于三元弱酸
10.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①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②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③干冰晶体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⑤分子晶体的堆积均为分子密堆积
⑥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中均存在阳离子,但金属晶体中却不存在离子键
⑦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能导电
⑧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A.①③⑦ B.只有⑥ C.②④⑤⑦ D.⑤⑥⑧
11.科研人员研制出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碳分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硬度大、熔点高
C.与乙炔互为同系物 D.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12.下列关于金属键或金属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属的导电性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实现的
②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③、、的沸点依次升高
④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中的电子在整个三维空间运动,属于整个金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物质中有氧离子存在的是
A.CaO B.H2O C.KClO3 D.KOH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C.IA族和VIIA族元素原子间只能形成离子键
D.金属键只存在于金属单质中
15.硫酰氯(结构式为)是一种重要的磺化试剂,可利用反应:制备。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酰氯中每个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该制备硫酰氯的反应,在高温下自发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减小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二、填空题
16.C60、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石墨仅表示出其中一层结构)
(1)C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的关系互为____。
A.同分异构体 B.同素异形体 C.同系物 D.同位素
(2)固态时,C60属于___晶体。
(3)石墨层状结构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___个。
(4)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其中立方氮化硼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如图)。
①该晶体的最小环中含有___个B原子;N原子的配位数为___。
②已知立方氮化硼晶体内存在配位键,则其晶体中配位键与普通共价键数目之比为___。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图中a处B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则距离该B原子最近的N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
17.(1)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O2;②H2;③NH4NO3;④Na2O2;⑤Ba(OH)2;⑥CH4;⑦CO2;⑧NaF;⑨NH3;⑩I2。
其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短周期的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H2R,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___个电子。
(3)只含金属元素的主族位于第___________纵行。
(4)第四周期元素中,如第IIA族原子序数为a,则第IIIA族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
(5)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______族,已知铁的原子序数为26,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6)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则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若XY2为共价化合物,则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
18.已知:离子晶体中与一个离子紧邻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1)图1是NaCl晶体的晶胞,表示表示。该晶胞中实际含有的数为_______,的配位数是_______。
(2)图2是CsCl晶体的晶胞,表示表示。该晶胞中实际含有的数为_______,的配位数是_______。
(3)图3是的晶胞,位于顶角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对角线处。表示的离子是_______,它的配位数是_______;表示的离子是_______,它的配位数是_______。
19.试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的主要原因。
(1)金属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形变,而离子晶体容易破裂________。
(2)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的分子_______________。
20.金属导电性的解释_______
21.现有下列八种晶体:
A.水晶 B.冰醋酸 C.氧化镁 D.白磷 E.晶体氩 F.氯化铵 G.铝 H.金刚石
(1)属于共价晶体的是___________,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是___________,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___________。
(2)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是_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___,属于分子晶体的单质是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而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受热熔化后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
22.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Pb2+、I-和有机碱离子CH3NH,其晶胞如图(b)所示。其中Pb2+与图(a)中_______的空间位置相同;若晶胞参数为a nm,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 g/cm3 (列出计算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3.某种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计算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_______,并确定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该反应的ΔH<0,说明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A错误;
B.该反应的ΔH<0,说明反应中和的总能量大于和的总能量,B错误;
C.Cl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H2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HCl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则反应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C正确;
D.Ru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ΔH,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MgCl2和KCl均为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A正确;
B. NaCl中只含离子键、NaOH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B错误;
C. H2O2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 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错误;
D. NH3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NH4Cl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错误;
答案选A。
3.C
【详解】A. 原子序数为86,质量数为222,A错误;
B. 是共价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
C. 丁烷分子内有4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有4个单键,正丁烷的球棍模型为,C正确;
D. 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D错误;
答案选C。
4.A
【分析】由分子结构可知Y形成5个共价键,则Y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由于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则W是氮元素,Y是磷元素,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磷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Z最外层电子数也是奇数,X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结合都是短周期元素,则Z是氯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X最外层电子数为(5+7)/2=6,原子序数比磷小,则X是氧元素。根据上述分析知:W是氮元素,X是氧元素,Y是磷元素,Z是氯元素。
【详解】A.W是氮元素,Z是氯元素,W的最简单氢化物NH3与Z的单质Cl2混合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8NH3+3Cl2=6NH4Cl+N2),反应产生的NH4Cl在室温下呈固态,可以看到白烟现象,A项符合题意;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3PO4,其为中强酸;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ClO4,其为强酸,所以Z>Y,B项不符合题意;
C.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W—NH3,Y—PH3,X—H2O,氨气和水的分子间均都有氢键,沸点较高,水在常温下呈液态而氨在常温下为气态,所以沸点顺序为H2O>NH3>PH3,即X>W>Y,C项不符合题意;
D.Y为P元素,可与氯形成PCl5,其中P不能满足8电子结构,D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A
5.D
【详解】A.合金属于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主要作用力为金属键,故A正确;
B.未吸收氢气时,钛位于立方体的顶点,铁位于体心,故B正确;
C.由图2可知,该晶体中每个Fe被8个Ti所形成的立方体包围,每个Ti亦被8个Fe所形成的立方体包围,即钛铁合金中每个Ti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Fe有8个,故C正确;
D.由图1可知,Ti位于晶胞的顶点和棱上,Fe位于晶胞内部,H位于体心和面上,因此每个晶胞中含有的Ti原子个数=8×+4×=2,含有的Fe原子个数=2,含有的H原子个数=10×+1=6,Ti:Fe:H=2:2:6=1:1:3,则理论上形成的金属氢化物的化学式:TiFeH3,故D错误;
故选D。
6.B
【详解】A.D216O的中子数为10,则20g D216O含中子数目为×10×NA mol—1=10NA,故A错误;
B.石墨烯中每个六元环含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所共有,则每个环中含有6×=2个碳原子,则12g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NA mol—1=0.5NA,故B正确;
C.密闭容器中2mol一氧化氮与1mol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mol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会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四氧化二氮,则产物的分子数应小于2mol×NA mol—1=2NA,故C错误;
D.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1mol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mol氢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硫,则0.25mol Zn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时,无论是生成氢气,还是二氧化硫,或是二氧化硫或氢气的混合气体,气体的分子数恒定为0.25mol×NA mol—1=0.25NA,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Cl2中含有的是Cl-Cl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O-H极性共价键,电子式为,故B错误;
C.左下角写质子数,左上角写质量数,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表示为:Cl,故C错误;
D.Na是11号元素,基态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故基态Na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1,故D正确;
答案选D。
8.B
【详解】A.配位数为与其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F-的个数,如图所示,位于体心,F-位于面心,所以配位数为6,A正确;
B.与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与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所以与距离最近的是,B错误;
C.位于顶点,所以个数==1,F-位于面心,F-个数==3,位于体心,所以个数=1,综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正确;
D.与半径不同,替换后晶胞棱长将改变,D正确;
故选B。
9.A
【详解】A.根据H3BO3结构可知,H3BO3含有羟基,羟基是亲水基,因此H3BO3易溶于水,A正确;
B.B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与O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因此B原子不是8e-的稳定结构,B错误;
C.1个H3BO3分子对应着6个氢键,每个氢键对应着2个H3BO3,则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 mol氢键,C错误;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H3BO3中B为+3价,H3BO3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NaH2BO3是正盐,可知H3BO3是一元酸,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0.B
【详解】①原子晶体是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如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晶体中Si-O键是极性键,故错误;
②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故错误;
③干冰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晶体,升华时分子间距增大,属于物理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没有破坏化学键,故错误;
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故错误;
⑤分子晶体的堆积不一定是分子密堆积,如冰晶体中存在氢键,不是分子密堆积,故错误;
⑥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金属晶体是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不存在离子键,故正确;
⑦金属晶体中由自由电子,可以导电,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熔融的离子晶体可以导电,故错误;
⑧依据构成微粒与微粒间的作用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故错误;
答案选B。
11.D
【详解】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8,是由C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错误;
B.该物质由C18分子构成,硬度小、熔点低,故B错误;
C.该物质是C元素组成的单质,乙炔是化合物,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该物质与都是由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选D。
12.C
【详解】①金属的导电性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实现的,而金属阳离子并没有移动,因此①错误;
②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并非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因此②错误;
③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金属单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三种离子的半径依次减小、离子所带电荷数依次增多,金属键越来越强,因此③正确;
④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有电子在三维空间运动,属于整个金属,因此④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A.CaO中含有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含有氧离子和钙离子,A正确;
B.H2O中存在O的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氧离子,B错误;
C.KClO3中存在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有离子键,不存在氧离子,C错误;
D.KOH中存在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有离子键,不存在氧离子,D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是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
B.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故B正确;
C.IA族和VIIA族元素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中只含共价键,中只含离子键,故C错误;
D.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故D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A.根据硫酰氯的结构式,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硫原子已达12电子,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又因为,反应在低温是自发进行,故B项错误;
C.升高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错误;
D.该反应为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可变的量,故D正确;
故选:D。
16. B 分子 2 3 4 1∶3 (,,)
【详解】(1)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答案选B;
(2)C60构成微粒是分子,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所以属于分子晶体;
(3)石墨层状结构中,每个碳原子被三个正六边形共用,所以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6×=2;
(4)①该晶体的最小环中含有3个B原子,3个N原子,N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B原子有4个,N原子的配位数为4个;
②立方氮化硼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大,属于原子晶体,硼原子的价电子数为3,形成4个共价键,有1个配位键,3个普通共价键,配位键与普通共价键数目之比为1∶3;
a处B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距离该B原子最近的N原子连线处于晶胞对角线上,且二者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则该N原子到各坐标平面距离均等于晶胞棱长的,距离该B原子最近的N原子坐标参数为(,,)。
17. ④ ③⑤ ③④⑤⑧ 6 2 a+11 VIII S=C=S
【详解】(1)①O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H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NH4NO3中与形成离子键,、中N和H、N和O形成极性共价键,属于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④Na2O2中Na+和形成离子键,中O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⑤Ba(OH)2中Ba2+和OH-形成离子键,OH-中O原子和H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⑥CH4分子中C和H形成极性共价键,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⑦CO2分子中C和O形成极性共价键,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⑧NaF中Na+和F-形成离子键,属于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⑨NH3分子中N和H形成极性共价键,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⑩I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综上,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④;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的是③⑤;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④⑤⑧;
(2)短周期的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H2R,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即得到了2个电子,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2=6个电子,故答案为:6;
(3)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只含有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2纵行,故答案为:2;
(4)第四周期元素中,第ⅡA族元素和第ⅢA族元素之间还有10个过渡金属元素,若第IIA族原子序数为a,则第IIIA族原子序数为a+11,故答案为:a+11;
(5)F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Ⅷ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Ⅷ;;
(6)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则XY2为CaF2,其电子式为,若XY2为共价化合物,则XY2为CS2,其结构式为S=C=S。
18. 4 6 1 8 8 4
【详解】(1)由NaCl晶体的晶胞示意图知:钠离子位于棱边的中点和体心,则该晶胞中实际含有的数为,的配位数是6。
(2)由CsCl晶体的晶胞示意图知:氯离子位于晶胞的顶点,该晶胞中实际含有的数为,的配位数是8。
(3)图3是的晶胞,位于顶角和面心,则数目为,位于大立方体对角线处,则数目为8,二者比值为1:2,则表示的离子是Ca2+,由晶胞示意图知,Ca2+的配位数是8;表示的离子是,它的配位数是4。
19. 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层状紧密堆积结构,当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晶体中各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形变,自由电子使得各层之间始终保持金属键的作用。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着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不能发生自由移动,因而受到外力作用时离子键被破坏而使晶体破裂。 使离子晶体中的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的是离子键,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在离子晶体中,每个阳离子的周围都有一定数目的阴离子与之紧邻,每个阴离子的周围也有一定数目的阳离子与之紧邻,整个晶体通过这种方式在空间延伸,所以离子晶体不存在单个的分子。
【详解】(1)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层状紧密堆积结构,当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晶体中各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形变,自由电子使得各层之间始终保持金属键的作用。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着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不能发生自由移动,因而受到外力作用时离子键被破坏而使晶体破裂。
(2)使离子晶体中的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的是离子键,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在离子晶体中,每个阳离子的周围都有一定数目的阴离子与之紧邻,每个阴离子的周围也有一定数目的阳离子与之紧邻,整个晶体通过这种方式在空间延伸,所以离子晶体不存在单个的分子。
20.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带负电的“电子气”(自由电子),这些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解析】略
21. AH AEH E B F DE G BDE AH
【详解】(1)水晶为SiO2晶体,由Si原子和O原子构成,属于共价晶体,金刚石由C原子构成,属于共价晶体,故此处填A、H;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包括原子晶体A、H,以及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E,故此处填A、E、H;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其晶体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故此处填E;
(2)醋酸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此处填B;NH4Cl由离子构成,其晶体属于离子晶体,且铵根离子内部存在共价键,故此处填F;白磷、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故此处填D、E;
(3)金属晶体能导电且不发生化学变化,故此处填G;分子晶体受热熔化后分子不变,化学键不发生变化,故此处填BDE;共价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故此处填AH。
22. Ti4+
【详解】距离最近的是处于面心的,的配位数为6,图(a)中的配位数也为6,其与图(b)中的空间位置相同;
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有的个数为,;的个数为,的个数为1,化学式为,摩尔质量为,一个晶胞的质量为,体积为,则晶体密度为。
23. 2 BN
【详解】B原子位于顶点和内部,顶点贡献,所以B原子的个数为8×+1=2,N原子位于棱心和内部,棱心贡献,所以N原子的个数为4×+1=2,B和N原子的个数比为1∶1,所以化学式为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