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设计+评测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设计+评测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8 07: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的情况;知道唐末农民起义及唐朝的灭亡、中国进人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也是唐朝政治腐败的结果;理解出现“五代十国”纷乱局面中的统一因素,认识到国家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认识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的概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理解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的统一因素。
【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唐朝安史之乱、反映安史之乱的诗歌及五代十国形势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一诗展示杜甫的《垂老别》(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第一篇章: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书本 23-24页,思考让学生找出安史之乱的背景、经过、影响。由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先自学,然后讨论达成共识。
2、教师依据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并结合课本回答: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简单概括:
(1)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3、据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教师引导:
结合材料并阅读课本 P24,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什么样的灾难?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1)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教师可补充介绍:玄宗时,边境共设10个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力量。
4.评价唐玄宗学生讨论后得出: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人,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把唐朝推向全盛,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这是他的功绩。而唐玄宗统治后期,却重用奸臣,贪图享乐,荒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国家日趋衰落,这又是他无可争辩的过失。所以,唐玄宗有功有过。但总起来说,唐玄宗应该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经验教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二)第二篇章:
黄巢起义(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
1.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1)背景:唐朝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混战不已;宦官专权,把持朝政。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2)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2.唐朝灭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朝廷,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第三篇章:五代十国
1.概念:唐朝灭亡后的 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为十国。
2.这个时期政权较多学生很难捋顺更迭的顺序,也缺乏对五代十国的详细了解,我截取了视频片段助学生一臂之力,让他们更好的认识到这个阶段的特点,各国的大致情况。让学生看“五代十国形势图”,了解五代十国的基本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书本讨论:
(1)、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2)、五代的统治特点教师归纳: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继续扩大,军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最后统一的大任由北宋完成,中国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一页。
三、课堂小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评测练习
1、(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题)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A.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2、(2021·江西·中考真题)“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
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4、(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公元 907年,一个在东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这个“乱世”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日:“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日:“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违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植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1)依据材料指出,开元初和开元末,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何不同。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唐玄宗所作所为带来的不同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1 D 2 C 3 B 4 C5
【解析】本题以史料为切入点,考查唐玄宗前后期统治的不同及带来的后果。开元初,唐玄宗勤于政事,重用人才,实行改革。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开元末,唐玄宗贪图享乐,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前后时期统治措施及结果的不同,告诉我们:亲贤臣,远小人,则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反之,则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王朝衰亡。答案:(1)开元初:勤于政事,重用人才,实行改革。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开元末:贪图享乐,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2)亲贤臣,远小人,则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反之,则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王朝衰亡。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记诵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小历中教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历史教师都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使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纪律的维护者、监管。所以我在课堂上尽量把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看课本、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做成常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多方面考虑,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教学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无非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把抽象、艰涩的知识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展现给学生,学生自己思考,分组讨论,发表见解,教师启迪总结。总之,在历史教学中的探索和创新一定要为教学服务,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