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花的学校
你喜欢花吗?花朵娇嫩、美丽,就像孩子般纯洁。可是你知道吗?花也有学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在学校里怎样学习?他们犯了错误,老师会怎样惩罚他们?他们也像我们一样盼着放学吗?快走进这篇《花的学校》,来认识这些花孩子吧!
课文导入
泰戈尔
作者名片: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哲学家,曾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五十多部诗集。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本文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作者介绍
荒凉 口笛 跳舞 昂扬
处罚 互补 住所 衣裳
猜想 狂欢
字词园地
多音字
裳
(衣裳 )
shanɡ
假
(放假 假期 )
jià
突然—— 湿润——
荒野—— 急急忙忙——
忽然
潮湿
荒原
匆匆忙忙
近义词
湿润—— 出来——
荒野—— 急急忙忙——
干燥
进去
慢慢悠悠
闹市
反义词
词语理解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趣:能吸引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AABB”式的成语
急急忙忙
高高兴兴
花花绿绿
白白胖胖
蹦蹦跳跳
上上下下
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整体感知
雷云、阵雨、东风、竹林、绿草、树枝、绿叶。
诗歌划分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狂欢的舞的场景。
第二部分(3、4):想象花朵们在地上的学校上学、做功课的样子。
第三部分(5、6):想象雨来后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衣裳冲出来。
第四部分(7—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自己的妈妈扬起双臂的情景。
句子一
句子二
湿润的东风吹过荒野,在竹林中发出声音。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体会“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一句。
这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走过”“吹着”把东风人格化,使东风具有人的 思想情感和行为,写出了东风可爱的特点。
“润湿”概括了东风的特点。
句子积累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在荒野吹着。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跳舞、狂欢。
为什么不是“一朵又一朵”?
活泼、可爱、美丽、向上
一群一群的花孩子在雨中跳舞、狂欢。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他们多开心啊!
填一填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烘托了花孩子们欢乐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冲破束缚、获得自由的喜悦。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刮风打雷时的场景,其中树枝“相互碰触”、绿叶“簌簌地响”可以看出风刮得特别大,“雷云拍着大手”则是用拟人手法写出雷声响。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激动心情,迫不及待想出来玩,找妈妈
花儿上学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想象力丰富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反问,急切
小组讨论:
花孩子们会在地下的学校做什么功课呢?
3.如何理解“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并不是花儿真的在被罚站。
这是作者的想象,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在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想象成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
写法总结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结构梳理
花孩子
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在地下学校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