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购物
第4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标题“购物”点明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熟悉的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 币,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例如,通过“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小小商店”经历购物过程,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科书设计了很多购物或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体会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进行等值兑换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计算, 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正确计算应付的钱或应找回的钱都是加减法在购物中的重要应用。换钱、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的活动,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知识梳理 1.知识框架图师:购物是我们学习的元角分知识,学习了哪些有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课件出示:2.人民币分类。师:从哪几方面来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按照单位(元、角、分)进行分类。 师:还可以按照什么进行分类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3.人民币的换算。师: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元、角、分之间的进率。4.购物的付钱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付钱的多样性。师:购物时有多种付钱方法,无论用什么方法付钱,付钱的总额都是一样的,购物款较多时,用大面额的人民币付钱比较方便。师:一顶帽子23元钱,可以怎么付钱?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哪种付钱方法最方便?4. 元、角加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付钱和找钱的计算方法。师: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的,要统一单位后再相加减。如果算的结果是10角以上,那么应将其转化为几元几角,满10角向元进1。师:给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回顾,回答问题。生:本节课主要是元、角、分的认识,从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和小面额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自由说一说。生1: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7种面额,即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生2: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3种面额,即1角、2角和5角。生3: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3种面额,即1分、2分和5分。学生讨论,再自由说一说。生:还可以按照大面额人民币和小面额人民币进行分类。生:还可以按照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纸币和硬币。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生1: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生2:每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都是10。学生思考,进行交流。生1:可以付2张20的和3张1元的。生2:可以付1张20的和3张1元的。生3:可以付4张5元的和6张5角的。生:可以付1张20的和3张1元的方法最便捷。学生思考,进行小组交流。生:先将元与元相加,10+5+1=16(元),角与角相加,5+5+1=16(角),总钱数:16元+16角=17元6角。 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切,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方便师生不脱离教材巩固学过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让知识再现,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让知识丰富完整,通过老师的板书,进一步让知识归类帮助学生再次经历数钱活动,体会先“分类”,再合计的有序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积累有序数钱为我们带来的便捷性,初次体验有序数钱的优越性
环节二综合练习 1. 换一换。教师引导,元角分每相邻数的进率都是10.2.比大小。48分( )5角教师引导,人民币比较大小,如果人民币单位不同,要先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3.解决问题(1)买一支钢笔和一块橡皮,一共需要多少钱?(2)买钢笔比橡皮贵多少钱?教师引导,单位相同的人民币才能相加减,即元与元相加减,角与角相加减,分与分相加减。 生1:1枚5角可以换5枚1角。生2: 2张1元可以换4枚5角。生3:2张10元可以换4张5元。生4: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学生思考,举手回答。生:5角=50分 48分<50分 48分<5角生1:2元4角+5角=2元9角答:一共需要2元9角。生2:2元4角-5角=1元9角 答:买钢笔比橡皮贵1元9角。 呈现不同层次的3道综合练习,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计算的方法和比较,初步养成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环节三拓展练习 1. 运用推理法解决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飞飞和跃跃都想买同一个布娃娃,两个人的钱数合在一起正好可以买这个布娃娃。飞飞买这个布娃娃差2元4角,跃跃差了4元2角,这个布娃娃的价格是多少?教师引导,飞飞差2元4角,跃跃差4元2角,两人的钱数合起来正好可以买这个布娃娃。飞飞所缺的钱是跃跃补上的,跃跃带来2元4角。跃跃所缺的钱是飞飞补上的,飞飞带来4元2角。2. 运用画图法解决实际问题哥哥和弟弟每人都有50元,哥哥给弟弟5元后,弟弟比哥哥多多少元?教师引导用弟弟现在的钱数减去哥哥现有的钱数,即可求出弟弟比哥哥多的钱数。 生:2元4角+4元2角=6元6角答:这个布娃娃的价格是6元6角。生:50-5=45(元)50+5=55(元)55-45=10(元)答:弟弟比哥哥多10元。 拓展练习相比综合练习难度有一定提升,通过2道拓展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环节四课后活动 妈妈用手机给星仔发了一个88元红包,如果星仔要把这个红包的钱换成现金,那么最少要用几张人民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