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杨
氏
之
子
你听说过我国历史上神童的故事吗?以前梁国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他的风采吧。
课前导入
走进作者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招贤纳士,著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相关链接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载了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课前导入
字词园地
造诣 苦心孤诣 家禽
房梁 飞禽走兽 梁上君子
为
wèi
wéi
为难
因为
应
应和
yìng
yīng
应该
多音字
梁(木梁)
梁(高粱)
诣(造诣)
指(指导)
禽(飞禽)
离(分离)
字词园地
甚:
惠:
诣:
乃:
非常,特别。
同“慧”。
拜访。
就,于是。
词语解释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客人问题的故事。
朗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划分节奏
大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语言妙处。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译文
课文解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点明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很的意思
统领全文
同“慧”,智慧。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为设果,果有杨梅。
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孩子”,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谁为谁设果?
句意: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孔君平故意逗孩子,而孩子既表现
了应有的礼貌,又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
捷,机智幽默。
你听懂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为什么他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
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
听出来了,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可以看出来,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来反驳。
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客人问题的故事,表现了男孩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也让我们领略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中心归纳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他是一个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的孩子。
拜见其父、逗
孔君平
杨氏之子
巧妙回答
甚聪慧
课文框架
感 谢 聆 听